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今译

〔明〕四明鄞江沙门妙叶 集
演莲法师 译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述

述曰:闻夫法外之异见易除,法内之异见难涤。慈氏所谓“谤菩萨藏,说相似法”也。净土法门,如大小权实诸疑,皆自外来者也。胥徒入境,望为敌国,壁垒虽坚,而亦可攻。唯认“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者,以虚妄识神为自性,以胸中缘影当唯心,痴守迷情,妄拨身土,此自内发者也。以法谤法,真似难明。袭我旌旗而来,人皆认贼为己。在昔像季,此说尚未炽然。末法渐深,毒气渐惨。古今师匠,未有认定此疽以为时证,而专治之者也。妙喜老人,痛呵默照邪禅,扫清黑山鬼窟。妙叶禅师著《念佛直指》,暴斥土外立心之谬。二师所治者同一病,所投者同一药,所显示者同一不思议心性。而净土尤难。良以自性二语,乃诸祖诚言,天下古今所共据。奸生肘腋,多易忽难图。举国皆狂,每一呼众哗。余读《十疑》《或问》,以迄《直指》,深叹运愈移,人根愈陋。时日降,见网日张。所幸至人出兴,恰应时节。萧墙祸起,干蛊诞生。十方广长,无处不遍。诸佛恩德,其在兹乎。谨奉《直指》,次天如禅师《或问》而流通焉。至于此书显晦之缘,详在别序。(今调《西斋诗》于第七,此则次《西斋诗》后。)

【译文】

成时法师评述:我曾听说佛法之外的邪知异见容易除灭,依附在佛法之内的邪知异见却难以肃清。这也就是慈氏菩萨在《菩萨地持经》中所提到的“谤菩萨藏,说相似法”这一类。关于净土法门,譬如讨究此宗是属于大乘、小乘,权教、实教等种种疑问,这基本是来自本宗以外提出的问题。如同外来的官兵侵入我境内,既然相望为敌国,其壁垒虽然坚固,但也可以攻破。唯独那些认定“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人,却以虚妄的识神为自性,将胸中的缘影当作唯心,愚痴地固守迷昧的情执,狂妄拨弃十方诸佛国土,这都是来自净土宗内部而发的异见。以似是而非的言论来毁谤佛法,使人对于真实的佛法与相似的佛法难以明辨,甚至把袭我旌旗而来的贼寇,误认成自己人。在以前像法年代,这种异见之说尚未炽然兴起;到了末法时期逐渐加深,邪风毒气越来越惨烈。古今以来佛门中的师匠,尚未有人认定这种异见之疽是每一时代的恶症,而加以专门对治。宋朝妙喜老人(即宗杲禅师),痛切呵责默照禅法为邪禅,扫清存在于禅门中的黑山鬼窟。近有妙叶禅师著《念佛直指》,强烈斥责“土外立心”的谬见。这两位大师所治的是同一病,所投的是同一药,所显示的是同一不思议心性。而对于净土法门来说尤其困难。正因为“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两句话,确实是出自历代祖师诚言,为天下古今学佛者共同所依据。然而有时奸邪就出现在最贴近的身边,往往容易忽略而难以图治,以致几乎所有学佛的人都跟着癫狂,每有一人高呼,便有众多之人跟着哗然附和。

我读《净土十疑论》《净土或问》,以至现今的《念佛直指》,深深感叹时运越迁移,人的根机越陋劣。随着时日越往下,异见之网也日益嚣张。所幸每个时代总有高明的至人出来兴利除弊,恰能顺应时节因缘。尽管佛门内部发生祸乱,然而继承如来家业的高贤大德随时都会诞生。十方诸佛广长舌相无处而不周遍,诸佛对末法众生的大恩大德,也就在这里体现了。谨奉《念佛直指》,列在天如禅师《净土或问》之后而流通。至于此书失而复得的因缘,详在别序中说明。(今调整《西斋净土诗》于第七要,此《念佛直指》则继《西斋净土诗》之后。)

重刻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序

念佛三昧,所以名为宝王者,如摩尼珠,普雨一切诸三昧宝。如转轮王,普统一切诸三昧王。盖是至圆至顿之法门也,始自《华严》,终至《法华》,一代时教,无不赞扬此宝王三昧。始自文殊、普贤,乃至永明、楚石,一切菩萨圣祖,无不修证弘通此宝王三昧。而世之昧者,犹以为自性弥陀,非即乐邦教主。唯心净土,不在十万亿西。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全不知十方法界,一一无非即心自性也。可不哀哉?元末明初,鄞江有大善知识,厥名妙叶。深悯邪见,述为《念佛直指》二十二篇。世久失传,故云栖老人每欲见之而不可得。神庙年间,古吴万融禅伯,偶于乱书中得此遗帙,与唐飞锡法师所撰《宝王论》,同为一编。皆云栖老人所未见也。韩朝集居士,先刻《宝王论》板,置于云栖。予续刻此《直指》板,留于佛日。客岁幻寓长干,有车蔤蕃居士,秉受归戒,听讲《唯识心要》及南岳《大乘止观》,遂专心修净土行。今夏禁足九旬,执持名号。因念今时狂妄之徒,薄视念佛法门,以大悲心,手辑古今净土法语一册,名曰《念佛须知》。分为信解、发愿、修行、证验四门。盖信愿行三,乃生西之要筏。而证验,则举果以劝因也。节录甫成,适予应祖堂请,重到长干,遂虚心乞予雠校可否。予曰:“居士之志则善矣。但净土法语,从古迄今,充楹积栋。曷择其简切精到者而流通之,不尤易取信乎?以予观居士命名立科之旨,则叶师《直指》最为相似。何以言之?彼第一极乐依正,第二斥妄显真,第三诃谬解,乃至第八示折摄,皆居士所谓信解门也。第九劝修,即居士所谓发愿门也。第十劝戒杀,乃至第十八罗显众义,皆居士所谓修行门也。第十九一愿四义,谓戒解行向,是重申以愿摄信行也。戒亦是行,解即是信,向仍是愿。一愿便具四义,四义乃满一愿。明信愿行,本非条别。愿居于中而统前后,厥义彰矣。第二十示灭罪义,第二十一示列祖行,皆居士所谓证验门也。第二十二正示回向,普劝往生,例同经论有流通分。从始至终,雅合居士之旨若此。居士何不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乎?”于是居士踊跃欢喜,再拜稽首而谢曰:“某乃知妙叶大师,先得我心之所同然,又能发我之所未发也。今得奉此遗编,誓当刊布流通。用荐先人,早生净土。又愿普与法界有情,决定信入此门,永不退转。请更序厥缘,以为同志者告。”噫!如车居士,亦可谓勇于自利利他者矣。读是书者,慎勿负此苦心也哉。庚寅冬十有一月之吉,古吴蕅益道人智旭,识于祖堂幽栖寺之大悲坛右。

【译文】

念佛三昧,所以名为宝王的原因,如同摩尼珠,能普雨一切诸三昧宝;也如同转轮王,能普遍统领一切诸三昧王。这正因为念佛三昧是至圆至顿的法门,始自《华严经》,终至《法华经》,释迦如来一代时教,无不称扬赞叹此宝王三昧。始自文殊、普贤,乃至永明、楚石,一切菩萨圣贤祖师,无不修证弘通此宝王三昧。然而世间一些愚昧的人,还是顽固地以为自性弥陀,并非即是乐邦教主阿弥陀佛;唯心净土,决不会是远在十万亿土之外的西方。这是妄认六尘缘影的意识为自心之相,全然不知十方法界,一一无非即是本心的自性,岂不可怜?

元朝末年至明朝之初,鄞江(今浙江宁波)有一位大善知识,其名为妙叶。这位妙叶法师深悯许多众生被邪见所误,因而著述《念佛直指》二十二篇。但由于世久失传,是故云栖老人(莲池大师)每思欲见此书而不可得。明朝神宗万历年间,住在古吴(今苏州)的万融禅伯,偶然于乱书摊中得此遗帙,与唐朝飞锡法师所撰的《念佛三昧宝王论》,合为一编。此二书都是云栖老人所未曾亲见的。韩朝集居士先刻《念佛三昧宝王论》板,置于云栖寺。我续刻此《念佛直指》板,留存于佛日寺。

去年我寄居在南京长干寺,有车蔤蕃居士前来禀受三归五戒,并听我讲解《唯识心要》,以及南岳慧思禅师所作的《大乘止观法门》,此后这位居士便专心修行净土。今年夏季九十天不出门,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因念今时佛门中,有许多狂妄之徒轻视念佛法门,就发大悲心,亲手辑录古今净土法语一册,名为《念佛须知》。全书内容分为信解、发愿、修行、证验四门。因为信愿行这三门,是往生西方净土的重要宝筏。而证验一门,则是举果报以劝修因。他刚刚节录完成,正好我应祖堂之请,重新来到长干寺,他就虚心向我请教是否可以校勘,以便刻板付印流通。我对他说:“居士所存的志愿固然很好,但有关净土的法语,从古迄今多得充楹积栋。何不选择其中简切精到的著作加以流通,岂不是更容易让人取信呢?以我观察居士对此书命名、立科的宗旨,则与妙叶法师所作的《念佛直指》最为相似。我何以这么说呢?《念佛直指》中第一极乐依正,第二斥妄显真,第三诃谬解,乃至第八示折摄,这八章相当于居士所谓的信解门。第九劝修章,相当居士所谓的发愿门。第十劝戒杀,乃至第十八章罗显众义,这九章皆相当于居士所谓的修行门。第十九章一愿四义,指从一愿生起戒、解、行、向四义,这是重申以愿含摄信行。因为戒也是属行,解即是信,向就是愿。一愿之中便具四义,四义具足乃满一愿。说明信愿行本来并非可以区分的,愿居于中而统括前后的信行,其义显明。第二十章示灭罪义和第二十一章示列祖行,这两章相当于居士所谓的证验门。第二十二章正示回向,普劝往生,例同经论中有流通分。一部《念佛直指》从始至终,正好与居士辑录净土法语的意旨如此相合。居士何不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呢?”

于是居士听我这个建议,踊跃欢喜,再拜稽首而谢说:“我这才知道,原来妙叶大师早就编述好我心中所要编辑的内容,又能发挥我所未发挥的道理。今得奉此《念佛直指》遗编,誓当刊布流通,用以超荐先人早生净土。又愿普与法界有情,决定信入此门,永不退转。恳请师父更为此书写一篇序文,说明其缘起,以告同修净土的道友。”

噫!这位车居士,也可称得上是一位勇于自利利他的有心人。希望读到这部《念佛直指》的人,请不要辜负了此居士一片苦心啊。

庚寅(公元1650年)冬十一月吉日,古吴蕅益道人智旭识于祖堂幽栖寺之大悲坛右。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卷上

念佛三昧称为宝王者,盖于一切三昧之中,最上三昧者也。首独唱于庐山,后遍流于天下。历代所修,往生非一。著文于世,证验良多。自昔至今,富于编简。若禅若教,无不尊崇。是圣是凡,悉皆景仰。但末代浅根,因药致病。以极乐净土,不求之于西方,而求之于分别缘影。多流此见,内怀痛伤。嗟彼唐丧其功,虽修无感。乃以净土诸经及各宗疏钞,采其奥旨,述以成编。虽其言之不文,莫敢裁于胸臆。自为警省,敢闻于人?故以《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定其名焉。

【译文】

念佛三昧之所以称为宝王,是因为在一切三昧之中,这念佛三昧可称为最上三昧。自佛法流传至我国以来,首先倡导修念佛三昧的是庐山慧远大师,其后普遍流布于天下。历代依此法门而修的人,其往生净土者不在少数。据各种文献记载流传于世的,可以证验确实很多。古今以来,弘扬净土法门的经典著作极为丰富。无论是修禅宗的或是研习教理的,无不尊崇此法门;不论是圣贤或是凡夫,对此法门悉皆景仰。但是到了末法时代,众生根机浅薄,因用药不慎反而致病。对于极乐净土,不求之于西方,而求之于分别缘影的识心。眼见许多人都流于此见,内心难免为之痛伤。慨叹他们徒然浪费工夫,虽有修行而并无感应。于是就以净土诸经论及各宗疏钞注解,采录其中奥妙的意旨,编述而成此书。虽然所铺述的语言文字,朴实而没有文采,但也不敢别出心裁。只是留着作为警醒自己,哪敢刊布闻之于人?是故就以《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作为书名。

极乐依正第一

原夫无上正遍知觉,圣主世尊,普应机宜,从兜率宫降神于世。故四十年中,说法三百余会,皆令群有,同证真常。乃至末后灵山会上,方说法华,俾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出世本怀,于兹畅矣。然出世度生之道,非但释迦,三世如来莫不咸尔。而于释迦一代施化法门之中,求其所以机宜相感,生佛缘深,至简至易,而功高径捷者,无越求生净土一法门也。盖念佛法门,首因法藏比丘,于无量劫前为大国王。闻世自在王佛说法,遂弃国出家而成比丘。其佛复为广说二百一十亿佛刹庄严,人天善恶粗妙不同等事。法藏闻已,即于佛前发四十八种大愿:愿成佛时,国中无有三途、三毒、八苦、八难、九恼、十缠等一切障碍。生我国者,皆住正定,得忍悟心,解脱胜智之人。乃至十念得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其时大地震动,天雨妙花,空乐自鸣,佛与其记。今已得果,成佛十劫。因昔愿胜,功德神通,光明力无畏等,超过十方。佛号阿弥陀。其阿弥陀佛所居之国,从是娑婆世界,直西过十万亿国土,名曰极乐,或曰安乐。今现在彼,以昔大愿及神通力而为说法,摄取十方世界念佛众生。众生生者,得不退转。刹那尚莫胜数,何况历劫度脱。其生彼者,有何限极?微尘恒沙所不能喻。其佛国土,庄严胜妙,超过十方。有诸宝池,随其大小,皆七宝成。或有大池,其量盈广,正住其中。底布金沙,边铺阶道。其池之上,复有楼阁,千层万叠,广博妙好。光明赫奕,不可具说。其池之内,八功德水,香美清彻,盈溢充满。为十四支,于诸无量庄严具中,寻流上下,出声演说无量法门。是妙水中,复有六十亿七宝莲华,团圆正等。水注叶间,四色四光。三辈九品,行列次第。香洁微妙,映蔽其国。宝地平正,愿力所成。于其地上,复有七重栏楯,七重行树。宝幢台榭,幡盖珠缨,各各无量,殊特妙好。周回间列,庄严其国。又于虚空,雨诸天衣天香天花天缯天乐,各各无量。缤纷散漫,遍虚空界。如是无量诸庄严具,皆金银琉璃、砗磲玛瑙、毗楞伽、甄叔迦等,金刚摩尼,如意珠王,不可思议众宝所成。是众宝内,各放无量百千万亿宝色光王,互相辉映,一一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其光交罗,不相障碍。极虚空际,不可穷尽。如是无量一一光明,一一庄严,与虚空中天乐香华,珍禽铃网,其声雅正。宫商清彻,铿锵应节,流出无量无边微妙之音。其音遍满,不间不断,悉能演说苦空无我诸波罗蜜。叹菩提道,赞佛法僧。或说念处正勤根力觉道诸菩萨行,谛缘愿度,力无畏等,十八不共,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不可思议无量法门。其所说法,三世十方依正色心,融通无碍,及劝精进,如佛音声,等无有异。其国众生闻是法已,悉皆念念随其所乐,速能证入三乘胜行,一切道品,无量解脱。如从佛闻,得无差别。纵是凡夫,闻此法故,自然精进,尚无一念疲倦之心,云何更有退转?又彼国土,纯一男子,无有女人。莲华化生,不处胎胞。妙服美味,能成法喜。从其所欲,悉随念至。无寒暑昼夜,无生老病死。无土石诸山,无三途恶道。往来虚空,经行树下。欲作佛事,示现神通,悉从心念。又复寿命无极。如是种种快乐无极,故名极乐。况复弥陀世尊,功德光明,威神相好,各八万四千,如紫金山。处大莲华师子之座,庄严赫奕,超过虚空。大海弥卢,所不能及。眉间白毫,功德增胜。如日舒光,众明悉绝。光中化佛、菩萨、声闻,各放光明远照尘刹,摄受众生。彼二大士,亦复如是。文殊师利、普贤大行诸大菩萨,皆住彼国。一生补处,其数甚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悉为良友,以佛为师,亲近慈容,闻第一义。顿超三界,即证无生。十地高超,二觉圆满。况能于念念中,供养十方三宝,成就一切法门。游戏神通,净佛国土。乃至入于三途六道,舒光破暗,救苦众生。或复尘刹分身,随机化导。应病与药,如佛弘慈。于念念中,圆满普贤所有行愿。具文殊智,有大势力。如观世音,同证菩提,同佛所住。则一切众生性虽昏昧,得闻此说,谁不欢喜而生信乐?然彼妙土及庄严事,虽具我心,若非弥陀如来于过去世,为度众生,行菩萨道,不可称计,焉得成就?当知彼佛行愿无边,庄严无尽。是故如来居彼国土,大愿圆满,宝土斯成。依正庄严,悉皆具足。如是庄严依正境界,假使各十方面,百恒河沙微尘刹数菩萨、声闻,以大辩才,如实称扬,尽未来时,不可穷极。若善男子善女人,闻如是说,至心信乐,欲生彼国者,应如佛教,圆发三心,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然后直心正向,观彼国土一切依正无量庄严胜妙境界,及彼如来八万相好功德光明清净之身。或复随取一相一境,乃至如来眉间白毫相光。远离虚妄,或一念至十念,或一日至七日。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其有直信有彼国土,有彼如来愿力威神,不生疑惑。但能一心不乱,执持名号者,不出所期,亦得生彼。何待色身报满,然后得生?当知阿弥陀佛,接引众生,令离苦海,过彼慈亲。于先劫中,已立大誓。无苦不忍,无行不臻,无愿不立,无法不说。为度我故,方便百千。今正是时,目睛不瞬,垂臂待我,已历十劫,念念不舍,甚于剖心。乃至其心激切,入生死中,遍历三道,地狱猛火,不辞劳倦。我若回心向佛,如子恋母,正慰所怀。则不逾当念,便得往生。何必更经十念之顷,然后得生?

【译文】

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一位具足无上正遍知觉的圣主世尊,为了普遍顺应各类众生得度的机宜,从兜率天宫降生于人世。是故于四十年中,讲经说法三百余会,皆令一切有情众生,同证真常之道。乃至末后灵山会上,方说法华一乘真实之法,使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我佛出现于世的本怀便于此得以大畅了。然出世度化众生之道,不仅是本师释迦,十方三世诸佛如来无不都是如此。而于释迦如来一代施行教化的种种法门之中,求其所以能与众生根机相适宜、相感通的修行方法,同时众生与佛宿缘最深,而其修法又是至简至易,功果高而又路径直捷的,没有能超越于念佛求生净土这一法门的。

若论这念佛法门的缘起,首先是因为法藏比丘,于无量劫前曾经是位大国王,因听闻世自在王佛说法,便放弃国王之位而出家成为比丘。当时世自在王佛为法藏比丘广说二百一十亿佛刹庄严,以及其中人天所作善恶、生活环境粗妙不同等事。法藏比丘听闻之后,即于世自在王佛前发了四十八种大愿。其大意说:愿自己将来成佛时,所成就的国土中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存在,在我国土中的人民没有贪嗔痴三毒,并且没有生老病死等八苦,没有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等八难,不会遭遇九种苦恼事,也没有十种能缠缚众生身心的烦恼等一切障碍。凡往生我国者,皆住正定聚,得证无生法忍,悟明心地,都能成为解脱系缚而获胜妙智慧之人。乃至十念称我名号,亦得往生我国。若不能成就如是之事,誓不取无上正觉。

当法藏比丘发此大愿之后,其时大地震动,天雨种种妙花,空中天乐自鸣,世自在王佛与他授记。今已得证佛果,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因其昔日所发大愿殊胜,所成就的功德圆满,是故神通、光明、十力、四无畏等,超过十方诸佛。其成佛的名号,称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所居住的国土,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一直往西方过十万亿国土,其世界名为极乐,或称为安乐。阿弥陀佛今现在彼国,以昔日大愿及神通力而为众生说法,并摄取十方世界的念佛众生。众生往生净土之后,皆证得不退转位。每一刹那之间尚且有不可胜数的众生往生,更何况历劫以来所度脱的众生。所以十方世界凡念佛往生极乐国土的人,其数量之多哪有极限,即使以微尘恒河沙数都不能为喻。

阿弥陀佛以其功德所成就的国土,清净庄严殊胜微妙,超过十方诸佛国土。在极乐国土中,有大大小小诸宝池,皆是七宝所成。或有大宝池,其量充盈宽广,正住在诸宝池中间。池底遍布金沙,周围四边铺有阶道。其宝池之上,又有宫殿楼阁,其楼阁千层万叠,高广博大庄严妙好,光明赫奕,难以一一具说。其宝池之内,八功德水盈溢充满其中,其水香美清澈。水柱分为十四支,于诸无量庄严具中寻流上下,出微妙音声,演说无量法门。于这微妙不思议的水池之中,更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有十二由旬之大。其摩尼水,流注在华叶之间。莲华分有青黄赤白四色,各放其光。其莲华随三辈九品往生之人而各得其所,行列整齐而有次第。朵朵莲华微妙香洁,映蔽其国。

极乐国土宝地平正,同样也是阿弥陀佛功德愿力所成就。于其宝地之上,又有七重栏楯,七重行树。宝幢亭台楼榭,宝幡宝盖宝珠缨络,各各无量,殊特妙好。环绕间列,庄严其国。

又于虚空之中,雨诸天衣天香天花天缯天乐,各各无量。缤纷散漫,遍满虚空界。如是无量诸庄严具,皆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毗楞伽(宝玉的名称)、甄叔迦(宝石的名称)等,金刚摩尼,如意珠王,不可思议众宝所成。是众宝内,各放无量百千万亿宝色光王,互相辉映,一一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其各色各样的宝光彼此交织罗列,不相障碍。极虚空之际,不可穷尽。

如是无量一一光明,一一庄严具,与虚空中的天乐、香华、珍禽、风铃、宝网等同时发出音声,其声和雅纯正。宫商之音清彻悦耳,铿锵之声应合节拍,流出无量无边微妙之音。其音遍满极乐世界,从来不曾间断,悉能演说苦空无我诸波罗蜜。称叹菩提道,赞扬佛法僧。或说四念处、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诸菩萨行,或说四谛、十二因缘、十愿、六度、十力、四无畏等,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不可思议无量法门。其所说法,三世十方依正色心,融通无碍,及劝行人精进办道,如同佛的音声,等无有异。其国众生闻此种种法门之后,悉皆念念随其心之所乐而依教行持,速能证入三乘胜行,一切道品,无量解脱。如同从佛而闻,得无差别。纵然是带业往生彼国的凡夫,闻此法故,自然精进修行办道,尚无一念疲倦之心,为何更有退转?

又彼极乐国土,纯粹都是男子之身,没有女人形相。都是从莲华化生,不受胞胎之苦。所穿的是天衣妙服,所食的是珍馐美味,皆能增长道心,成就法喜。从其所欲,悉能随念而至。而且极乐世界气候宜人,没有寒暑迁流、昼夜变换,没有生老病死等诸苦,没有土石诸山坎坷不平,没有三途恶道险难怖畏。其国众生,或往来虚空之中,或经行七宝树下,想要举行种种佛事,想要示现种种神通,悉从心念。又其国众生,寿命无有穷极。如是等种种快乐无极,故名极乐。

况且阿弥陀佛,其功德光明,威神相好,各有八万四千。其身广大如紫金山,处于大莲华狮子座之上,巍巍庄严,光明赫奕,超过虚空。即使是八大海环绕中的须弥山,亦所不能及。眉间的白毫,功德无比增胜。如日舒光,众明悉绝。光中化现诸佛、菩萨、声闻,各放光明远照十方尘刹,摄受念佛众生。在极乐世界辅助阿弥陀佛一起教化众生的观世音、大势至二位大士,其功德庄严亦复如是。

而且我们心目中所敬仰的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等诸大菩萨,也都住在彼极乐国土。一生补处的菩萨,其数甚多。能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悉为良师益友,以阿弥陀佛为导师,时时亲近慈容,听闻第一义妙法。因而能够顿超三界,即证无生。高超于十地菩萨,直至等觉、妙觉二觉圆满。况能于念念之中,供养十方三宝,成就一切法门。具足游戏神通,清净诸佛国土。乃至入于三途六道,舒放光明,破除暗蔽,救度苦难众生。或者分身遍布尘刹,随众生机而加以化导,应众生病而与良药,如同诸佛弘慈,化度无量众生。于念念中圆满成就普贤菩萨所有行愿,具足文殊菩萨的大智慧,有如同大势至菩萨的大威德力,有如同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愿与法界众生同证菩提,同佛所住。

极乐世界既有如是等胜妙庄严,则一切众生心性虽然昏蒙愚昧,但得听闻此说,谁能不欢喜踊跃,而生信乐之心呢?然彼胜妙国土及种种庄严事,虽然也是我的心性所本具,但若非阿弥陀佛于过去久远世,为度众生,行菩萨道,积功累德不可称计,怎能得以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当知彼阿弥陀佛行愿无边,庄严无尽。是故阿弥陀佛现在居彼国土,证知其所发大愿悉皆圆满,众宝妙土于斯成就,依正庄严悉皆具足。如是由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庄严之所成就的依正境界,假使尽十方遍法界,百千恒河沙微尘刹数的菩萨、声闻,各以无碍大辩才如实称扬赞叹,尽未来时亦不可穷极。

若善男子善女人,闻如是说,能够至心信乐,决定欲生彼国者,应当如佛所教,圆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具足受持种种戒律,不违犯礼节威仪。然后直心正向,观察彼极乐国土一切依正无量庄严胜妙境界,及彼阿弥陀佛八万相好功德光明清净之身。或者随取一相一境,乃至以阿弥陀佛眉间白毫相光而作观想。远离虚妄之心,或一念至十念,或一日至七日而称念佛名。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得往生极乐国土。其或有人直信有彼极乐国土,有彼阿弥陀佛愿力威神,心中不生疑惑。但能一心不乱、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者,不出所定的期限,自能预知时至,亦得往生彼佛国土。何必等待色身果报受满,然后才得以往生?

当知阿弥陀佛接引念佛众生,令其脱离生死苦海,远远超过自己慈爱的双亲。阿弥陀佛于往劫中,早已立下广大誓愿,其后无一苦而不忍受,无一善行而不臻圆满,无一愿而不立,无一法而不说。为了度化我等之故,施行种种善巧方便。今正是我等得度因缘成熟之时,阿弥陀佛慈悲的绀目凝视着我等而不暂眨,垂着金色臂殷切期待我等早日归来,已历经十劫,对我等念念不舍,其慈悲摄受之情甚于剖心析肝。乃至于其心激切,为我等故,入生死海中,遍历三恶道,虽地狱猛火,不辞劳苦疲倦。我等若能回心向佛,如同赤子依恋着慈母,这样才能让阿弥陀佛为我等脱离苦海而感到欣慰。如是则不出当下一念,便可以得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何必还要经十念的时间,然后才得以往生呢?

斥妄显真第二

(附:真妄心境图说)

行人欲生彼国,出离生死,先当深识求生彼土真妄之心。且谓如是极乐世界,为是在境,为是在心。若在于心,但有虚想,无土可生。若在于境,虽有生处,又复失心。若谓心、境二俱求生,则我身心是一,宁生两处?若谓心、境是一,一心求生,则自今心、境宛尔,难说是一。又极乐娑婆,净秽不同。况是世尊垂教,敕令舍秽求净,一义奚得?四句既不可求,或谓处处皆是西方极乐,或谓心净则是极乐,或云极乐不离这个。若作此解,皆名邪见。而余因不得以默矣。彼若谓极乐在心,即便妄认此心住在我今身中。既在身中,但名求心,何名求生?岂我世尊不知极乐在心,而说在西方十万亿国土之外耶?又岂不能指说内心,而但能说外境耶?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在说法,实境宛然。此是圣人诚言,焉敢不信?而不知此缘影心外之极乐,正即是我真心。我此真心,如彼大海不增不减,而汝妄谓为境。汝谓极乐在缘影心。此缘影心,如海一沤,生灭全妄,而汝妄谓为心。汝若固执妄见,不信外有极乐,信在汝缘影心内者。汝缘影心无体,不可以心求生于心。而不知彼极乐虽在西方,西方即我真心。真心无性,即彼名体以显我心。名体本空,亦即我心而示其相。心境一体,生佛同源。求彼佛,即求自心,非外求也。究自心,须求彼佛,岂他惑哉?如是则取舍忻厌,炽然著相,任我所求,岂复外心?心能具故,则知此心圆裹一切依正境界,乃至色心净秽,生佛因果,三世十方诸法,含摄无外,同一受用。求一外相,了不可得。虽无外相,不分而分,净秽宛尔。故当如是而求,岂可求之于妄心也?如是愿求,佛所印可。与彼世之不识本心,愚痴无智,不求西方极乐之佛,但向自己肉团缘影妄心中求,谓是“唯心净土,本性弥陀”者,实辽远矣。然彼极乐国土,非依缘影妄心。又彼弥陀色身,非在众生阴体。若向我今四大缘影身心中,求本性自己之佛,不求西方极乐之佛。则妄心生灭,佛亦生灭。佛生灭故,三昧不成。纵求有得,但成生灭之佛,还生生灭之土,不成正行。经云“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彼圆觉性,亦同轮转”,即此义也。若欲离诸妄见,直生彼者,但求西方十万亿国土外极乐弥陀之佛。以称性妙观,如实观之,使彼如来本觉相好,于彼显现,合我众生始觉真心,于此发明。始本相冥,生佛互感。三昧乃成,正行斯立。不生灭土,始可生也。故知此心遍一切处,尚不间于地狱,何止极乐。但地狱苦处,今顺性而求离。极乐九品,今顺性而求生。但依修多罗教,顺佛法音,求离苦得乐,从凡入圣,实不出吾之心性,故名“唯心净土,本性弥陀”,非谓从妄心中求。妄心无体,焉得名为唯心本性之佛耶?彼向自己缘影妄心中求者,以色身及山河大地十方刹海为外境也。此向自己不动真心中求者,即十方刹海大地山河为内心也。若知十方刹海即内心,则打成一片。故我任意于中舍秽取净,厌东忻西,不出自心。以实有彼大愿果佛能接引故,故求无不得。若谓十方刹海为外境,则打作两橛。故才动念,便乖法体,即失其用,不得自心。以但有此性具因佛,无力用故,故虽求无得。又妄心但是虚妄缘影,惑为色身之内,无土可生。真心含育一切尘刹,本具极乐依正,求之必生。妄心舍外趣内,真心即外为内。内无外故,外求有相果佛,即求自心。内非实故,内求无体缘影,不见自心。妄心心境宛然,真心即心即境。妄心生灭无据,真心不动不摇。妄心在因无果,始终生灭。真心因果一致,性修交彻。故知从真心妄心求者,其别若是。论时,则何啻日劫相倍。论处,则何但天地悬殊。论体,真则圆裹十虚,妄则居于身内。论用,真则横截娑婆,直出生死。妄则煮砂为饭,经劫难成。是故行人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岂可但求自己缘影妄心,不求西方极乐真佛?良可痛伤。譬如欲西而面东,欲升而抱石,从水求火,从火觅水,奚可得焉?嗟今之人,不识真心遍一切处,即色显体,而妄认缘尘影事,谓是本性,谬之甚矣。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必被消灭。分别影事,妄认为心,亦复如是。若或识子是贼,贼不为害。知意是妄,妄亦奚伤?但不可认彼为是极乐依正也。四明法智大师,所以有指妄即真之说、观佛观心之谈,终不拨于极乐依正实境。奈何后世邪见蜂起,魔侣炽然。破灭佛法,断佛种性。妄计极乐妙土在我缘影心中,而不肯西求,可胜颠倒。彼闾巷之人,未闻正说,以此邪见密相传授,疑误人者,虽不逃于地狱苦报,尚有可恕。而我出家四众,圆顶方服者,同此见解,尤可伤悯。倘若真为生死,则必以此说为是。若有障重之人,于此法门不能随顺者,则当更审缘影妄心,境界云何?此虚妄心既无有体,但随我生灭,遂即妄认为我。妄认我故,便谓此心住在我今色身之内,谓此色身住于今之世界,谓此世界还住今之虚空之中。此虚空性,广大难量,遍含尘刹。如是则空大界小,心劣于身。一念转微,不可举示。岂可以至微至末一念无体之妄心,而于此求极乐依正之妙境乎?不可求而求,岂不甚惑?既了此义,则知如是空性无边,虽不可量,元不出我大觉清净心中,如彼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况此色身在世界耶,况此妄心在色身耶?故知妄微身著,界大空圆,从纤至洪,不出我今本心之内。故知我心如空,彼空如尘。我心广大无涯无底,圆裹十方三世一切虚空微尘刹土,一切众生色身妄念,欲求一法在于心外,了不可得,何特西方极乐非心外耶?造次颠沛,尚不可离。况净行庄严,要期西迈,透脱生死,岂求外耶?经云:“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百千澄清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又云:“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又云:“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以是义观,既十方空刹,依正色心,是我本有。我今决志求生本有之土,求见本有之佛,有何不可?而谓外求,我既愿求,心能感故,彼佛为我显现之时,即我自家底本有心佛显现。心佛真实,何有外来?既无外来,彼佛显时,即我心显。我心显时,即彼佛显。我心即是彼佛之心,彼佛即是我心之佛。一体无二,性本圆融。何可舍彼西方极乐内心之佛,而妄计别有唯心佛也?或曰:虽妄心,岂不亦具依正之法,何必使人求乎外境?答曰:妄心设具一切依正之法,岂不亦具西方极乐?若知西方极乐一如娑婆之实境可求,可说心具。若谓此心即是,心外更无实境,此则但是妄心虚想,有何实焉而谓心具?又即境之心名真心,离境之心名妄心。故知真妄虽同,即离为异,即得离失,即是离非,其旨明矣。又如法师少康,因念佛故,称佛名时,佛从口出,状若连珠,亦存其相,使其众会皆得见也。佛既有相,土焉不实?更有一等,谓于事则有,于理则无。或云处处皆是净土。伤哉此辈,深惑难祛。又禅宗南阳国师为禅客举“无情说法”之话,虽不专言净土旨趣,亦痛末世向缘影求佛者多。故此说中,不得不备。

附:真妄心境图说

(下图大方相,喻大觉不生灭之真心也。心量不可为喻,今姑以方相拟之。内一圆相,喻十方无边虚空也。内十个小方相,喻十方各微尘数世界也。内人身中“心”字,喻汝今胸中所蕴六尘缘影之妄心也。此妄影心在我身中,身在世界,世界在空,空在大觉本然真心之中。故知此东秽西净二土,实境两形,远隔十万亿国土之外,岂在汝今虚妄缘影心中?佛、祖有云“唯心净土,本性弥陀”者,正在此以方相为喻、能含裹十虚大觉不生灭真心中。若谓在汝即今妄想缘影心中,可谓惑甚。《楞严》云:“譬如百千澄清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此是迷中倍人。”即此义也。又云:十方虚空生汝心内,如片云点空。况世界在空,岂能离我本然真心也。又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如是则净秽等土,不离真心,又何碍于著相求生耶?若能了远即近,求即无求,自合理趣。此真妄二心,古人广有妙释,不能具引。行者可不鉴乎?)

【译文】

修行念佛的人希望往生彼极乐国土,出离六道生死轮回,先当深刻认识自己求生彼土的真妄之心。试问:你认为像上面所介绍的这么一个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究竟是在于境呢,还是在于心呢?若认为在于心,那么极乐世界只是虚构的幻想,并没有真实的国土可以往生。若认为在于境,虽有可往生之处,但又失了心的体用。如果认为心、境二者俱可求生,那么我的身和心是一体的,怎么能生两处?如果认为心、境是一,只要一心求生即可,那么自己如今心是心、境是境,明显各有,难说心、境是一。又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清净与污秽完全不同。更何况是释迦世尊垂慈教化,劝导我们舍离秽土而求生净土,可见心、境是一的这种理念也不能成立。这样一来,“是心非境,是境非心,亦心亦境,非心非境”四句既不可推求,于是就有人以为处处皆是西方极乐,有人说心净就是极乐,也有人说极乐不离这个。若无知妄作此解,皆名邪见。为此,我也就不能再沉默不言了。

若认为极乐世界就在自心的人,即便是妄认此心住在我今身中。极乐世界既在自身的心中,只可名求心,怎么可以名求生?难道我佛世尊不知极乐世界在各人自心,而说在“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之外吗?又岂不能对人直接指出,说明极乐世界就在内心,而只说是在内心以外的境界相吗?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在说法,真实的境界宛然存在。此是诸佛圣人所说诚实言,哪敢不信。只因不知此缘影心之外的极乐世界,正好即是我的真心。我此真心,如彼大海不增不减,而你却妄以为极乐世界不过是境界相,你以为极乐世界只是存在于你的缘影心之中。此缘影心,不过如大海中一小水泡而已,缘生缘灭全是虚妄,而你却以虚妄的缘影心为真心。你若是固执妄见,不相信十万亿国土之外有极乐,只信极乐的境界相就在你缘影心内,那么你的缘影心并无体相,不可能以心求生于心吧?而不知彼极乐世界虽在西方,其实西方即是我真心。真心本无实性,即借彼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名体以显明我的真心。名体本自空寂,亦即以我真心而显示其名体之种种殊胜境界相。

由此可知,心、境原本一体,众生与佛同一真源。求彼阿弥陀佛,实际上即是求自心,并非向外而求。而要究明自心,必须求助于彼阿弥陀佛,难道求彼佛是因为被他佛所惑吗?如是则取净舍秽,欣求极乐、厌离娑婆,尽管炽然着相,任我心之所向往而求,又岂是在我真心之外?因为心能具一切法故,则知此心圆满含裹一切依报、正报境界,乃至于色法心法、净土秽土,众生与佛各各因果,三世十方一切诸法,全都含摄而无外,皆同一真心受用,求一丝毫心外之相,了不可得。虽然没有心外之相可得,但又不分而分,净土与秽土宛然存在。是故应当如是而求于自心所具的极乐净土,岂可求之于妄心呢?作如是发愿求生净土,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印可的。与世间那些不识本心,愚痴无智的人,不求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但向自己肉团缘影妄心中去寻求,犹且以为是“唯心净土,本性弥陀”,其差别实在太遥远了。

可见彼极乐国土,并非依于缘影的妄心;又彼阿弥陀佛色身,也绝对不是存在于众生五阴的形体。若是向自己现前四大假合的色身及缘影的妄心中,去寻求本有自性之佛,而不求西方极乐之佛。那么,自己现前的妄心念念生灭,佛也跟着生灭。佛既有生灭,那念佛如何还能成就三昧呢?纵然以虚妄的身心去寻求本有之佛有所得,但也只是成就了生灭之佛,还生于有生灭之国土,完全不能成就往生净土的正行。这就如同经中所说的:“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彼圆觉性,亦同轮转。”

若要远离种种妄见,径直往生彼佛国土,就必须要发愿希求从是西方过十万亿国土外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称合自性的妙观,作如实观想,使彼如来本觉的相好于彼显现,合我众生始觉的真心于此发明。始觉与本觉相互冥合,众生与佛相互感通,这样念佛三昧才能成就,往生净土的正行才能由此建立,始可往生于不生不灭的国土。

故知此心遍一切处,尚且不间隔于地狱,何止只是极乐世界。但地狱是恶道众生受苦之处,今随顺自性而求远离恶道。极乐九品莲华是念佛众生托生之所,今随顺自性而求生极乐。但能依从大乘经教,随顺诸佛真实法音,而求离苦得乐,从凡夫而入于圣人,自始至终,实不出我的心性,故名“唯心净土,本性弥陀”;而不是说要从虚妄心中去寻求。妄心本来就没有实体,怎么可以称为唯心本性之佛呢?

那些不识本心的人,只知道向自己的缘影妄心中去寻求,以为色身及山河大地、十方刹海是心外之境。若识得本心的人,便懂得该向自己寂然不动的真心中求,因为十方刹海、大地山河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果然知道十方刹海即在我内心,则心、境打成一片。故我可以任意于中舍秽取净,厌东欣西,来去始终不出于自心。又因为实实在在有彼极乐世界,实实在在有曾经由发大愿而成果觉的阿弥陀佛能接引念佛众生故,是故凡念佛求生净土者没有不得往生的。

若是认为十方刹海是心外之境,则是把心和境分成两截。是故才一动念,即与诸法体性相违,即失其真心妙用。因为不能了悟自心全体大用,就只有此本性所具的因地佛,但没有真实力用故,所以虽求之于心,却了无所得。又妄心只是能虚妄识别六尘缘影而已,却又误以为此妄心就在色身之内,如是则求之于妄心,当然没有净土可生。而真心则是含藏化育十方一切微尘刹土,原本就具足极乐世界依正二报,因而求之于真心,必然生于本具之净土。

执著妄心的人,舍弃外境而趣向于内;识得真心的人,即外境便是内心。因为真心之内已包罗万有,更没有心外之法故。虽然外求有相的果佛,其实也即是求自己的真心。如果真心之内并非实含万有故,而向心内寻求没有体性的缘影,那当然是不会见到自己的真心。

执著妄心的人,心、境宛然为二;识得真心的人,心、境同一体性,即心即境。妄心念念生灭无所依据,真心却不动不摇;妄心在因中不含果德,因而始终都是生灭;真心却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因果一致;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德与修德交彻。

由此可知,或从真心求,或从妄心求,其差别有如是之不同。论时间,则何止一日与一劫的相差倍数。论处所,则何止是天与地的悬殊。论体,真心之体则圆满含裹十方虚空世界,妄心则只是居于色身之内。论其作用,依真心而修,则横截娑婆世界,直出生死轮回。依妄心而修,则如同煮沙为饭,纵经尘劫难成。

是故行人发菩提心,念佛求生净土,怎么可以只求自己的缘影妄心,而不求西方极乐世界真实的阿弥陀佛?这真令人感到悲痛伤心。譬如想要前往西方却面朝东方而行,要从海底升起却紧紧抱着重石,又如从水中取火,从火中觅水,这怎么可能呢?

可叹现今的人,不识真心遍一切处,即于色法显其真心之体,却妄认缘尘影事的识心,以为就是本性,这真是荒谬至极了。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必然被他劫夺一空。把分别缘尘影事的识心,妄认为真心,其所受损害亦复如是。假若有人识破此子即是贼,贼就不敢为害。知道起分别的意识只是妄心,妄心也就伤害不了我。但千万不可误认为妄心即是极乐世界的依正。宋朝四明山法智大师(即知礼大师)所以有“指妄即真”之说,以及“观佛观心”之谈,但始终不拨于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实境。

奈何后世心怀邪见之人,如同群蜂飞舞,纷然并起;魔罗眷属肆行猖獗,意欲破灭佛法,断佛种性。对人妄称极乐世界庄严妙土,就在我的缘影心中,因而不肯向西方别求净土。这实在是一种极为糊涂颠倒的谬见。但那些住在乡下的民间百姓,平时不曾听闻过佛法正说,于是就以此邪见,暗中秘密相互传授,引起人们对净土法门产生疑误。这种人虽然难逃于地狱苦报,但他们既非佛门中人,尚有可恕之处。而我辈出家四众弟子,乃是依佛剃度身披如来方形袈裟的人,居然也有认同此种见解的,这就更加令人痛心怜悯。

倘若真为了脱生死而念佛求生净土,则必当以我此说为是。若有业障深重之人,对于此法门不能信受随顺者,则应当更进一步审察其缘影妄心,究竟境界如何?此虚妄心既没有真实的体性,但随我色身而生灭,于是此妄心便妄认色身为我。既认定色身为我故,便认为此心即是住在我今色身之内,又认为此色身就住于现今世界之中,又认为此世界还住于现今的虚空之中。而此虚空的体性却是广大难量,遍含十方尘刹。既然如此,则虚空大而世界小,而此心既在色身之内,自然心又小于色身。那么心中所起的一念就更加微细的可怜,简直不可举示。怎么可能以此至微至末的一念而又没有体性的妄心,而求于极乐世界依正之妙境呢?既不可求而仍求之,岂不令人甚感困惑。

既然了知此义,则知如是虚空体性广大无边,虽不可量,却原不出我大圆满觉清净心中,就如同一片飘浮的云朵点缀于广大的太清里,何况诸世界在虚空中呢,又何况此色身在世界中呢,更何况此妄心在色身之中呢?故知妄心微小色身显著,世界虽大而虚空更是圆满周遍,从微不足道的色身至广大无边际的虚空,总不出我现前本具的心性之内。故知我心如太虚空,彼虚空中的世界如尘点。我心广大无有涯际无有边底,圆裹十方三世一切虚空微尘刹土,乃至一切众生色身妄念,欲求一法在于心外了不可得,何止只是西方极乐世界不在此心之外呢?孔子所谓“造次颠沛尚且不可离于仁”,何况修此清净妙行庄严福慧,以期往生西方净土,透脱生死轮回,又岂是求之于心外呢?

《楞严经》中说:“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百千澄清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又说:“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又说:“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从以上这些经文的含义来看,既然十方虚空刹土,无论依报正报色法心法,全是我妙明真心中本有之物。我今决志念佛求生本有之国土,求见本有之阿弥陀佛,又有何不可?就算说是外求吧,我既发愿求生净土,自心能感故,彼阿弥陀佛为我显现之时,也就是我自家的本有心佛显现。心中之佛既是真实,何有外来之佛?既无外来,彼佛显现之时,即是我的真心显现;我的真心显现之时,也即是彼佛显现。我心即是彼佛之心,彼佛即是我心之佛。心佛一体无二,体性本来圆融无碍,怎么可以舍弃彼西方极乐内心之佛,而妄计别有唯心之佛呢?

有人问说:虽是妄心,岂不同样也具有依报正报之法,何必使人求于外境呢?

答:妄心假设具有一切依报正报之法,难道不也同样具有西方极乐?如果知道西方极乐如同娑婆世界一样有实境可求,这还可以说是心具。若认为此妄心即是净土,妄心之外更没有实境的净土,这只能算是妄心中的一种想象,究竟有何真实,而认为是心具?又境即心中之境,名为真心,离境之心名妄心。故知真心妄心虽同名为心,然而就在“即”与“离”上产生差别。能体悟即境即心为得,离境之心为失,即境即心名是,离境之心为非,这其中的旨意便可明了。

又如唐朝少康法师,因至诚念佛的缘故,当他每称念一声阿弥陀佛名号时,便有一尊化佛从口中而出,其形状如同连贯的念珠一样,而且其佛身相分明,当时在场的众人都能得见。阿弥陀佛既有身相可见,其极乐国土怎能不确实存在?更有一等人,认为于事相则有,从理体上说则无。也有人说处处皆是净土。这些人怀有如此深重的见惑而难以祛除,真够可怜哪。又唐朝禅宗大德南阳慧忠国师为禅客举“无情说法”的话头,虽然不是专言净土的旨趣,也是痛心末法时代的人,多是向缘影妄心处求佛。故我于此一门中不得不详备说明。

附:真妄心境图说

(下图中整个大的正方形相,比喻大觉不生不灭的真心。而心量的广大难以为喻,今姑且以一方相来比拟。内一个圆相,比喻十方无边的虚空。内十个小方相,比喻十方各微尘数世界。右边在一个人的身形中有个“心”字,是比喻你今胸中所蕴六尘缘影的妄心。此妄影心在我身中,而身在世界,世界在虚空,虚空在大觉本然真心之中。故知此东方秽土的实境与西方净土的实境,在相对面的两个方位,这其间远隔十万亿国土之外,岂是在你今虚妄缘影心中?诸佛、菩萨、祖师所说的“唯心净土,本性弥陀”者,正在此图中以方相为喻、能含裹十方虚空的广大觉性不生不灭之真心中。你若认为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在你即今的妄想缘影心中,那真是迷惑至极。《楞严经》中说:“譬如百千澄清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此是迷中倍人。”即是这个意思。又说:“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那么,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岂能离我本然真心?又说:“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如是则十方净秽等土,皆不离真心,又如何会妨碍于着相求生呢?若能了知虽远在十万亿土即近在我心,虽有求即求之于心,无需远求,这样自然合于理趣。此真妄二心,古人有许多微妙的解释,不能具引。行者怎可不加以明鉴呢?)

呵谬解第三

(堪为前祖吐气)

念佛三昧,名三昧王。境界甚深,卒难究竟。古今师授,互有不同。至于天台,其说大备。慈恩贤首,各引其长。暨我禅宗,亦极明显。但后学浅陋,莫得指归。尚未升堂,焉能入室。寻门未得,异见多途。遂将禅宗六祖大师《坛经》说净土处,暗地抟量,随语生解,便谓本无净土,不必求生。而不知我大师非但所说随机,实乃义符经旨。纵随其语,但言净土不必生,亦不说无净土。净土既有,生理昭然。何故初机执指为月?若依大师所云:“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又云:“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又言:净土远近,但随众生善根不同,而佛土焉有远近之异。是谓不必求生也。然要众生永断十恶八邪,具修十善八正。又令妙识心地性王,不离此身,但迷悟有异。若悟,则能行慈悲喜舍,能净平直等善,即是观音、势至,释迦、弥陀。若迷,则分别人我,邪心虚妄尘劳之殊,即是须弥海水之境,龙鬼地狱之党。今详大师旨意,但能心净,则随处皆净。实与维摩会上佛足按地,变秽为净,其诸大众各各自见坐宝莲华,义实无二。则经所谓“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其说明矣。大师之辩,岂不称可佛心,深符经旨?但圣人说法,遮表不同。其有位未至于此者,不可引彼遮诠而自诳也。况一大藏教,或说遮诠,一切皆非,何必求生。或说表诠,一切皆是,必当求生。此二法说,同出佛口,义无有殊。岂可偏执遮诠之说,顿弃表诠求生之义耶?若果直谓于土不必舍秽取净,而但净其心者,则大师亦当谓人但净心而已,不必令人断诸恶业而修善行也。今既令人断恶行善,则必于土舍秽取净,其义益明。故佛说遮诠之时,正欲显于表诠令求生。说表诠时,正是依于遮诠知无生。故知曹溪令人因心先净,则报境自净。不令求生,遮诠也。庐山令入佛报境净,则因心自净。教必求生,表诠也。然佛祖说法,因果不二。非前非后,二义未尝相离。虽使人所入不同,而法体本一。奈何今人才闻遮诠之说谓是,便谓表诠之谈为非。自生退障,良可悯伤。不知大师作此遮诠不必求生之说,正是显于表诠,令求生净土故也。又如释尊一代圣教,诸部历谈,无非一味。而于显说法中,定多赞显说。于密说义中,必特称密说。各宗当部,而置别谈。然佛岂无别谈妙于此者?盖欲应机,使众会受持,得以一志无犹豫也。今像季中扶宗树教,岂无抑扬之时?六祖既欲弘一行三昧,理宜杜绝诸乘。庐山特欲阐念佛三昧,使之横超直截,正当圆摄群机。后学岂可妄生二见?宜详审之。又谓东方西方之人心净无罪,不净有愆者,正谓东方恶境粗强,佛已灭度,不能心净。如俗在家,火宅万煎,纵修亦失。譬如小石,入水即沉。故必求生西方,弥陀圣众现在,境胜行深。逃子既回,佛亲诲益。如出家在寺,善缘具足,决不退转。故生彼国,心净无愆。如彼大石乘船,入水不沉故也。又东方西方,理本一体。彼佛国土,非但境胜,其佛现在,能除愆罪。心必清净,圣地可阶。故必远胜娑婆,须求生也。若是根胜如曹溪六祖者,尚能入生死大海,寻声救苦,教化众生,何必求生。其或道力未充,妄效先觉,自不求生,教人亦不求生。譬如救溺无船,彼此俱溺,可奈何哉。又我大师,实弘禅宗之六祖,所说岂非阐扬少室之禅?乃云“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若依此语,则谓不必持戒修禅矣。而不知心若平,则我待物无不平。物我既平,岂可杀他自养,盗彼自利,分男女相而行非行,语不真实,而更饮酒,使醒醉异时。心平既无此犯戒之相,则一切戒皆在其中。岂可全不持戒,与劫杀人等,而云心平?是知作此心平何劳持戒之语,正是显于大戒也。“禅”字乃是梵语,此翻“静虑”,或翻“正定”,或翻“一行三昧”。岂有行直之人,其心虑而不静,其住定而不正,其行有不一者?是知“何用修禅”之语,正是显于深禅也。大师行超天人之表,道隆像季之间。恐后学著法泥迹,于戒体中说“何劳持戒”之语,于禅境中说“何用修禅”之言。例此,则知亦于必当求生净土法中,而说不必求生之语也。后学犹转泥迹,谓实不必求生,愚之甚也。盖大师所说,反劝也。诸祖所谈,顺赞也。非顺,则无以启进修之路。非反,则不显圆顿之修。反劝顺赞,悉应当时之机,无有实法。如云“逢佛杀佛”,岂真杀佛乎?若杀佛之语是实,则文殊仗剑,亦是真杀佛乎?苟随古人之语,不求古人之心,谓实不必求生者。正所谓醍醐上味,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药矣。是故大师称彼三谛圆妙之理,于有生中说无生,于无证中说修证。二边叵得,中道不存,令教乘圆顿法门,坦然明白,如揭日月于昏衢,无不蒙照。而谓禅宗于念佛三昧净土旨趣,有所未尽,可乎?若夫河西绰公、长安善导、信源禅师,智觉、慈觉,岂非继其后者?皆能远禀遗音,力弘斯道。道珍、怀玉,行业厥彰。圆照诸师,其验益著。况今禅林为病僧念诵及荼毗十念称佛名号,俾其往生。事载典章。余风尚在,更奚惑焉?

【译文】

念佛三昧,称为诸三昧中王。其境界极为深妙,初学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究竟之义。古今以来诸师传授,互有不同。至于天台智者大师,对于有关念佛三昧的开示可说是相当完备。其后慈恩、贤首二宗的祖师大德,各引其长而加以诠释。至于一向受人们所景仰的禅宗诸老,其推崇净土也极为明显。然而后世学者见识浅陋,一时得不到正确的修行意向。尚且未能走进厅堂,更谈不上进入内室。甚至就连修行的门路都还没寻到,便怀着异见多端。于是将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论及净土之处,私下里揣测度量,随语言文字而做出囫囵吞枣的解释,便以为根本就没有真实的净土,不必念佛求生净土。而不知惠能大师不但是随顺众生根机、因时制宜而说,实际上其义理也是符合佛经的旨趣。据《坛经》中的意思,只是强调自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因此说净土不必求生,并没有否定净土的存在。净土既然真实存在,那么往生净土的道理便昭然明白。初机学佛的人,何必定要执著指月的手指为月亮呢?

若依惠能大师所说:“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又说:“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而且大师还说,净土的远近,只是随众生的善根而有所不同,而佛土哪有远近的差异。因此说不必求生。其实是希望众生永断十恶业及八邪道,具足修行十善法及八正道。同时也是要使人们妙识自己心地性王并不离此身,只是因为各人迷悟不同而有差异。若能悟得自性与诸善法相应,就能行慈悲喜舍,能自净其心,能心存平等,以及行为正直等善,当下即是观音、势至,释迦、弥陀。若是迷失了自性,就会产生分别人我的对立,就会生起邪心、虚妄、尘劳等种种差别。心中难免就会存有须弥山与海水的高下境界,就会沦为毒龙、饿鬼、地狱的党类。

如今仔细参详惠能大师的旨意,但能令心清净,则随处皆是净土。这与维摩会上,佛以足指按地,当下变秽土为净土,当时诸大众各各自见坐宝莲华之上,其义理完全没有差别,正是《维摩诘经》中所谓“随其心净即佛土净”的意思,这实际上已说得够明白了。那么,惠能大师有关净土之辩,岂不称可佛心,深符佛经旨趣?但圣人说法,常有采用遮诠(遮遣其所非)、表诠(显其所是)二种不同。其有修行功位尚未达到相当境界的人,不可引据那些遮诠的说法而用来自我欺诳。何况一大藏教中,有时用遮诠的说法,则一切皆非,何必求生净土。有时用表诠的说法,则一切皆是,必当求生净土。这二种说法,同出释迦牟尼佛金口,在义理上并无差殊。怎么可以偏执遮诠之说,顿时否定表诠所说求生净土之义呢?

若佛以遮诠说法时,果真是教人对于国土不必舍秽取净,只要但净其心就可以了。那么惠能大师也应当直接告诉人们但净其心而已,用不着劝人断诸恶业而修善行。今既劝人断恶行善,则对于国土就一定有舍秽取净的必要,此中义理更加明显。是故佛说遮诠之法时,正是为了要更加显明表诠教人求生净土。说表诠之法时,也正是教人依于遮诠而知无生之理。

由此可知曹溪惠能大师教人自净其心,因为只要心先清净了,则正报身心、依报国土等境界自然清净。所以不必求生而自然生于净土,这就是属于遮诠的说法。而庐山慧远大师的观点,是希望人们通过念佛,先入于阿弥陀佛报土的清净境界,则因地之心自然清净。因此教人必须求生净土,这是属于表诠的说法。然而无论是佛是祖说法,都是因果不二。即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并非有前有后,遮诠与表诠二义也未尝相离。虽然使人所修的入门方法不同,而佛法的总体本来就是一致的。奈何如今的人刚听到遮诠的说法以为是对的,便认定表诠之谈为非,因而自生退失道心的障碍,实在令人可悯可伤。不知惠能大师作此遮诠不必求生之说,正是为了显于表诠劝人求生净土的缘故啊。

又如释迦世尊一代圣教,诸经部类依次历历谈来,无非都是圆妙一乘之味。譬如在显教的说法中,一定多赞叹显教之说;于密教所说的教义中,必然特别称扬密教之说。使人各自重视当前所修的部类,而搁置其他的言教。然而佛难道就没有别的言教更妙于此吗?其实这是为了适应众生的机宜,使与会大众受持,得以专志一个法门而不致心存犹豫不决。如今于像法之季扶持宗门、树立教理,难道就不需要有采用贬抑和褒扬的时候?六祖惠能大师既要大力推行一行三昧,理宜杜绝其他诸乘。庐山慧远大师特要阐扬念佛三昧,使众生能够横超生死,直截了当往生净土,正当圆摄不同根机的众生。后学岂可对禅净二宗妄生二见,真该平心静气详加审察才好啊。

又六祖大师提出无论东方、西方之人,只要“心净即无罪,不净亦有愆”这个观点,其实本意正是说明,居住在此东方国土的众生,由于身心受各种浊恶的境缘严重污染,而释迦牟尼佛早已灭度,众生很难保持身心清净。就像世俗居家过生活的人,犹如住在火宅之中受尽万般熬煎,纵然有些许修持也很容易被境缘扰乱而退失。譬如一块小石,入水即沉。是故必定要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因为阿弥陀佛以及诸菩萨圣众现今都在极乐世界,种种境缘殊胜,完全适合行者深造。舍父逃逝的迷子既已回来,阿弥陀佛自然亲加教诲令其受益。如同出家在寺的人,由于善缘具足,决不会退转。是故往生彼国之后,自然心净无愆。就像大石乘载于船,当然入水不沉。

而且无论东方西方,从理体上说是一样的;但在事相上,彼西方阿弥陀佛国土,不但境缘殊胜,而且其佛如今现在,往生净土的人随时可以见佛闻法,能除一切罪愆,心必复归清净,因而圣地可阶。故必远胜娑婆,所以必须求生西方。当然,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的根机殊胜,不在曹溪六祖大师之下,完全有能力入生死大海中,寻声救苦,教化众生,那又何必求生西方净土。倘若自己的道力尚未充足,对《坛经》只不过是一知半解,便狂妄地想效法先觉,自己不念佛求生净土,同时也教人不要念佛求生净土。譬如跃身投入江海,想要救度溺水之人而又没有船筏,结果彼此俱溺,那情形又是怎么样呢?

何况惠能大师,实是弘扬禅宗的第六代祖师,他所说的《坛经》,岂不是为了阐扬当年少室山达摩祖师的禅法?而他在《坛经》中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如果有人依着此语,单从字面上去理解,莫非认为这是大师教人不必持戒、修禅了吧?而不知存心若能平等,则我待众生万物无不平等。众生万物与我既然平等,岂可杀他物命以自养幻躯,盗彼财物以自利,分别男女色相而行非梵行,对人妄语而不真实,更加上饮酒导致时醒时醉而令心智失常。心平的人既然不会有此等犯戒之相,则一切戒皆在其中。难道是对那些全然不持戒,甚至劫盗、杀人等恶行众生,而说心平的吗?由此可知惠能大师作此“心平何劳持戒”之语,正是为了彰显广大的戒律。

其次,“禅”字乃是梵语“禅那”的略称。此地华言翻译为“静虑”,或翻为“正定”,或翻为“一行三昧”。哪有行为正直的人,其内心会思虑起伏而不静,其所住定境而有不正,其所行之法而有不一的呢?由此可知“行直何用修禅”之语,正是为了彰显甚深之禅定。

惠能大师的德行超出于天人之表,所阐扬的道法兴隆于像法之季。唯恐后世学者执著于法相、拘泥于形迹,因此不得已于戒体中说“心平何劳持戒”之语,于禅境中说“行直何用修禅”之言。例此而推,也就可以知道大师是于必当求生净土法中,而说不必求生之语啊。奈何后世学者反而更加拘泥于文字之迹,以为大师所言实教人不必念佛求生净土,真是愚昧至极。其实惠能大师所说的,是采用反语式劝说。其他诸祖所谈的,是属于随顺净土经教而赞扬。若非随顺经教而赞扬,则不能开启行人进修之路。若非采用反语劝说,则不能显明圆顿的修法。总而言之,无论反劝或顺赞,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机宜,没有固定不变的实法。譬如禅宗古德说“逢佛杀佛”,难道是真的杀佛吗?如果以为杀佛之语是实,那么文殊菩萨手执宝剑,难道真是为着要杀佛吗?随便附和古人的语言,而不探求古人的用心,就坐实认定不必念佛求生净土。正所谓醍醐上味,本来是世间所珍贵的,但遇到像这种没识见的人,醍醐反而变成毒药了。

是故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论及西方净土,正称合彼天台三谛圆妙之理,于有生中而说无生,于无证中而说修证。空有二边皆不可得,中道亦不存,使教乘至圆至顿的法门坦然明白,如同揭出日月于昏暗的道路,使漫漫长夜的行人无不蒙照。而有人以为禅宗祖师对于念佛三昧以及净土旨趣,言之有所未尽,这怎么可以呢?就像唐朝西河道绰大师、长安善导大师、信源禅师,宋朝永明智觉延寿禅师、慈觉宗赜禅师,岂不都是继承六祖惠能大师之后者?他们皆能远禀佛祖遗音,力弘净土法门。又如道珍法师、怀玉法师,他们修行净业的感应事迹尤其显彰;又如圆照宗本等诸禅师,平时密修净业,其灵验更加显著。何况如今禅林中为病僧念诵,以及举行荼毗,大众十念称佛名号,回向亡者往生净土。事载《百丈丛林清规》等典章。禅宗诸祖弘扬净土的余风尚在,还有什么可疑惑的呢?

正明心佛观慧第四

(此净宗根本法轮。持名者,亦须于此悟入理持)

夫念佛三昧者,实使群生超三界生极乐之径路也。始自鹫岭敷宣,次羡庐山继轨。十方称赞,诸祖传持。自昔至今,有自来矣。但其说或不能一,致后学不得其归。独天台三观法门,理冠群经,超乎众说,禀教得旨,其益难思。故后学不可不以此为舟航也。夫三观者,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也。自我如来恢扬,至于智者妙悟。所谓空则一切皆空,假则一切皆假,中则一切皆中。俱破俱立,俱非破立。圆融绝待,难议难思。统诸部之玄门,廓生佛之境智。极万法之源底,显净土之圆修。念佛三昧,非此法门,则有所未尽也。四明大师发扬妙旨,以谕后学。今悉用其语,求生净土,虽不外乎世间小善及彼事想。若非以大乘圆妙三观法门,释彼《十六观经》奥旨,使人开解起行,何由必生?十六观者,初观落日,所以先标送想向彼佛也。初心行人,虽了根尘皆是法界,而心想羸劣,胜境难现。是故如来设异方便,即以落日为境,想之令起观中之日。圆人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日之心,缘于即心之日,令本性日显现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缘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岂不即空假中?此犹总示。若别论三观成日功者,以根境空寂,则心日无碍。以缘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当体显现。日观既成,则三观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一而三,不可思议。日观既尔,余观例然。应知十六,皆用即空假中一心三观以为想相之法。次观清水,复想成冰。良以彼土琉璃为地,此地难想,且令想冰。冰想若成,宝地可见。如上且以所见落日及冰以为方便。次观地,观树,观池及以总观楼地池等。已上六观,皆所以观彼土之依报也。至于观华座者,为三圣之亲依。观宝像者,类三圣之真体。欲观于佛,先观于座。真佛难观,要先观像。乃至普观往生,杂观佛菩萨等七观,皆所以观彼土之正报也。后三观者,明三辈九品之人自此而生彼也。既然修因不同,是故感果差降。今亦观者,为令行人识别三品优劣,舍于中下而修习上品往生故也。然诸观皆用经所示相,忆持在心为所观境。仍了自心本具此法,托境想成,发明心目。又经题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则当但观彼佛也。欲观彼佛者,则当先观彼佛如虚空量,端严微妙广大色身。一一身分,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之中,一一世界海。彼世界海中,一切十方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僧众,一一微妙广大,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又云: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故知十六妙观,以观佛为要。八万相好都想难成,故令但观眉间毫相如五须弥。此想若成,八万皆现。此为要门也。若修前诸观,心得流利,观已宏深,则可称彼毫量而观,使八万相好自然皆现。《疏》中令观劣应毫相,乃为未修前诸观者及为虽修观未成者,故于佛身别示初心可观之相,为三昧门也。又慈云法师,但令直想阿弥陀佛丈六金躯坐于华上,专系眉间白毫一相。其毫长一丈五尺,周围五寸。外有八棱,中表俱空。右旋宛转,在眉中间。莹净明彻,不可具说,显映金颜,分齐分明。作此想时,停心注想,坚固勿移。此想若成,则三昧现前矣。是故《观佛三昧经》云:若人至心系念,端坐观念色身。当知心如佛心,与佛无异。虽在尘劳,不为诸尘之所覆蔽。作是观者,是真念佛。是知观佛功德,其事如是。又彼世尊相好光明,微妙广大。众生狭劣,想念难成。佛令于真身观前,先令想像。佛必坐座,又先观座,座观若成,则当想像。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夫法界身者,报佛法性之身也。满足始觉名为报佛。究显本觉,名法性身。始本相冥,能起应用。然非众生能感,则诸佛亦岂能应?能感如水,能应如日。是故始觉合本,犹白日升天。应入净想,如影现百川。有感有应,此二道交,是为入众生心想之义也。又法界身者,即佛身也。无所不遍,故以法界为体。若能得此观佛三昧,则观解心契入佛体,佛体入观解心,斯乃始觉解于本觉,是故本觉入于始觉。有解有入,此二相应,是为入众生心想中也。当知今之心观,非直于阴心观本性佛,乃托他佛以显本性。是故先明应佛入我想心,次明佛心全是本觉。故应佛显,知本性明。托外义成,唯心观立。二义相成,是今观法。又经中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者,所以示今观佛,当明修性不二之旨。言作佛者,此有二义。一者净心能感他方应佛。谓诸佛法身,本无色相。由众生净心,依于业识,熏佛法身,故能见佛胜应色相。二者三昧能成自己果佛。谓众生以净心想,成就观佛三昧,故能使自己终成果佛。此之二义,初作他佛,次作己佛。当知果佛从证,非是自然。即是而作,全性成修,显非性德自然是佛也。言是佛者,亦有二义。一者心即应佛。前言佛本无相,心感故有。则心佛有无,条然永异。今泯此见,故即众生之心,全是应佛。以离此心外,更无佛故。二者心即果佛。既心是果佛,故知无有成佛之因,以众生心中,已有如来结跏趺坐。岂待当来,方成果佛?此之二义,初是应佛,次是果佛。当知果佛本具,非从缘成。即作而是,全修成性,显非修德因缘成佛也。若以作是显于三观,则空破假立,皆名为作,二边之观也。不破不立,名之为是,中道之观也。全是而作,则三谛俱破俱立。全作而是,则三谛俱非破立。即中之空假名作,则能破三惑,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圆应,能成我心三身当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则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之义一心修者,乃不思议之三观,为十六观之总体,一经之妙宗也。文出此中,义遍初后。是故行者当用此意修净土因。或曰:何不依经所说,惟以事想,直生净土。乃显慧观之门,使初心难入耶?答曰:观慧事想,乃至人中微善,但得一心,皆可生于净土,但粗妙之不同耳。粗则惟彼事想,妙则专乎心观。《疏》云:良以圆解,全异小乘。小昧唯心,佛从外有。是故心佛其体不同。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诸佛性。托境修观,佛相乃彰。今观弥陀依正为缘,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极乐依正,由熏发生。心具而生,岂离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终日观佛。其旨明矣。又应了知,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作根作境。一心一尘,至一极微,无非法界全体而作。既一一法全法界作,故趣举一,即是圆融法界全分。既全法界,有何一物不具诸法?以一切法,一一皆具一切法故,是故今家立于唯色唯香等义。又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所谓众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圆常大觉之体。故知果佛圆明之体,是我凡夫本具性德。故四三昧,通名念佛。若此观门,托彼安养依正之境,用微妙观,专就弥陀,显真佛体。虽托彼境,须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周遍,无法不造,无法不具。若一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大乘观也。又《仁王般若经》云,佛问波斯匿王:“汝以何相而观如来?”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中际、后际。不住三际,不离三际。不住五蕴,不离五蕴。不住四大,不离四大。不住六处,不离六处。不住三界,不离三界。乃至非见闻觉知,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我以此相观如来身。”佛言:“应如是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此义益明矣。又云:若其然者,何不直观彼土真身之妙,而又此经教人先修像观耶?答:娑婆教主称赞乐邦,务引众生出离五浊。教观彼佛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之法身,而先之以华上宝像者,开示方便,使观粗见妙也。继之以丈六八尺之像者,随顺下凡,使观小见大也。盖粗妙异想,悉从性而起修。小大殊形,咸自本而垂迹。能观之性,初无差别。所观之境,宁可度量?是故圆顿之谈,一音普被。开示其次第而非渐,随顺其根器而非偏。并启观门,全彰实相。像教之源,岂不在兹?此是念佛三昧单提直截之旨,始终不二之谈,大乘圆顿之道,如日月普照天下后世。使知真妄之心,即一而不同,而理有所诣也,可谓不离日用,解行观慧悉皆具足,学者可不尽其心哉?

【译文】

修学念佛三昧这个法门,实在是一条可以使群生超出三界、往生极乐的径直大路。始自释迦如来在灵鹫山敷演宣扬,西竺僧俗念佛早已蔚然成风。佛教传入我国之后,东晋庐山慧远大师首先继承此法门并发扬光大。而此念佛三昧乃是十方诸佛所称赞,历代诸祖所传持。自昔至今,可说是由来已久了。但只因我国各宗祖师对修持念佛三昧各有不同的说法,致使后世学者不得其归趣。唯独隋朝天台智者大师所创立的一心三观法门,其义理统冠群经,超乎各宗不同的说法。这其实也是智者大师秉承大乘圆教而得其旨趣,其功德利益微妙难思。故后世学者修念佛三昧,不可不依此一心三观而为舟航。

何谓一心三观呢?即当我们对任何一法起一念之心,都可以作即空、即假、即中的观照。自我释迦如来敷扬开显一乘圆顿之教,至于智者大师由修法华三昧而得妙悟。所谓作空观时,则一切皆空;假、中无不空。作假观时,则一切皆假;空、中无不假;作中道观时,则一切皆中;空、假无不中。俱破俱立而又俱非破立,实在是圆融绝待,难议难思。统摄诸部经教之玄门,开廓众生与佛之境智。穷极万法之源底,显明净土之圆修。修学念佛三昧,若非依此三观法门,则其念佛功夫必然有所未尽。宋朝四明尊者知礼大师发扬天台三观之妙旨,以谕示后世学者。今为方便行人比较容易体会,因此完全采用知礼大师解释三观的语意,以作为念佛求生净土的指导方针。就算一些不外乎世间的小善,以及作某些事相上的观想,也不妨运用三观而修。那么修学净土,若非以大乘圆妙三观法门,解释彼《十六观经》深奥意旨,使人借此开解起行,将凭何理由可以必得往生净土?

《观无量寿佛经》中教人修十六观者,最初是观想落日,因为落日的位置是西方,其用意是先立个目标而后运想向往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初发心的修行人,虽然了知六根六尘皆不出真如理性之法界,但由于心想的能力羸弱低劣,殊胜的境界在观想的心中难以显现。是故释迦如来就施设各种特别的方便,即首先以简单的落日作为观想之境,由想落日之境,令起观心中之日。如果是圆教根性的人就能生起妙解,了知能想的心,本来具足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日的心性,缘于即心中本有之日,令本性之日显现其前。这也就是以周遍法界之心,缘法界之境,生起法界之日。能想之心、所缘之境、所观之日既然皆不出法界,岂不当体即空即假即中?这只不过还是总示。若是分开个别论以一心三观成就此日观的功德,由于了知六根与所对的六境,其体空寂,则能观之心与所观之日并无障碍。以缘起假立,而有意根和落日之境,故通过意根不断忆想,因而心中之日生起。又以其能观之心与所观之日皆不出法界,故自性之日当体显现。日观既已成就,则空、假、中三观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一而三,不可思议。日观既是如此,其余诸观皆可以此类推。应知十六观,都是采用即空即假即中之一心三观以为观想事相之法。

其次观想澄清的水,又观想水凝成冰。这是因为彼极乐国土以琉璃为地,但这琉璃宝地难以想象,故暂且令人以一片茫茫碧水凝结成冰作观想。若是这种冰地观想成了,琉璃宝地便可以想见。

如上姑且以所见落日及冰想作为修观方便。再接着观想极乐世界宝地,观想七宝行树,观想八功德池,至此再总观极乐世界众多楼阁、宝树、宝地、宝池等。

以上六种观想,皆是用以观想极乐国土的依报庄严。

至于观想莲华宝座,是因为莲华宝座属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三圣的最亲依报。其后观想西方三圣的宝像,当观想这宝像时,如同见到西方三圣的真体。要观想佛之前,先观想莲华宝座。同时因为真佛的身相难以观想,所以先要观想佛像。乃至普观往生的情形,连同杂观想佛及菩萨等七观,皆是用以观想彼极乐国土的正报庄严。

其最后三种观想,主要是说明三辈九品的人自此土而往生彼极乐国土的不同品位。既然念佛的人各自修因不同,是故所感品位也有差别升降。对于往生品位高下也教人作观,是为了使念佛行人识别上、中、下三品的优劣,从而激励自己,舍弃中、下品而努力修习上品往生之故。

然修习每一种观想都要依经文所指示的境相,记住其中各个细节而忆持在心,作为所观之境。但仍要了知自心本来具足此正报、依报之法,只是托着外境使观想成就,借此使极乐世界庄严境界相显明于心目之间。

又经题称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者,此中“无量寿佛”是行人所要观想的殊胜妙境。举佛的正报也就收尽种种依报之果,称述教化之主也就包括诸菩萨等以及九品往生的徒众。所修观想虽有十六,言及“无量寿佛”这个名号便全都概括了。可见主要是教念佛的人应当至心观想阿弥陀佛。

要观想阿弥陀佛,则应当先观想彼阿弥陀佛的报身有如虚空之量,而此端严微妙广大的色身,一一身分,各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各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之中,各有一一世界海。彼世界海中,一切十方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僧众,一一皆微妙广大,像这样的境界实在没办法具体细说。只能凭自己心力去忆想,令心眼了了能见。能见到阿弥陀佛身相,即等于见十方诸佛。以见十方诸佛故,即名为念佛三昧。作如是观想佛,名观一切佛身。以观想佛身故,也就能见佛心。所谓佛心,就是大慈悲心,以无缘大慈摄受十方法界诸众生。能够作此观想,此生舍身之后转为他世时,必能往生诸佛之前,证得无生法忍。

又有人说,观想阿弥陀佛的方法,也可以单从一种相好入观。譬如但观阿弥陀佛眉间的白毫,观得极为明了,就会见到阿弥陀佛眉间的白毫,这时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就会同时显现在前。见阿弥陀佛,即等于见十方无量诸佛。由能得见无量诸佛故,就会得到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故知十六妙观,以观想阿弥陀佛为主要。如果八万相好都一一观想,决难成就,故令但观眉间毫相如五须弥山。此想若观成就了,八万相好自然皆现。这是修观的要门。如果已经修过前面诸观,心中能把一一所观之境想得很流利,观想的心力已达到宏深了,此时便可以称合彼阿弥陀佛眉间白毫之量而作观想,使八万相好自然皆现。然而《观无量寿佛经疏》中只是教人观佛劣应身的白毫相,这是为那些从未修过前面诸观的人,以及虽修观而尚未成就者,故于佛身这一观,特别为适合初发心的行人,开示可以观想之相,作为修三昧的入门。

又宋朝慈云遵式法师,但教人直接观想阿弥陀佛丈六金身坐在宝莲华座之上,而后专心系想于阿弥陀佛眉间白毫一相。其白毫长一丈五尺,周围有五寸之粗大。外面有八棱,中表俱空。这白毫往右旋宛转在佛的两眉中间。其莹净明彻不可具说,显映在阿弥陀佛金色容颜之上,格外分明。作此观想时,停心专注而想令坚固勿移。此观想若修成就,则观佛三昧就现前了。是故《观佛三昧海经》上说:“未来世中,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及与一切,若能至心系念在内,端坐正受观佛色身。当知是人,心如佛心,与佛无异。虽在烦恼,不为诸恶之所覆蔽。”作如是观者,是名真念佛。由此可知修习观佛这种事,其功德有如是之殊胜。又阿弥陀佛世尊相好光明,其身微妙广大,而众生心智狭劣,凭空想念很难成就。因此释迦牟尼佛教人于观想真身之前,先令观想佛像。而佛必端坐在莲华座上,因此先观宝座。宝座若是观成,就应当观想佛像。

《观无量寿佛经》上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这段经文中所提到的“法界身”,指的是报身佛的法性之身。始觉达到圆满具足就名为报身佛。究竟显明本觉,名法性身。始觉与本觉相冥合,能起应化身之妙用。然若非众生能感于诸佛,则诸佛亦岂能无缘而应呢?能感如同百川的清水,能应如同虚空中的日轮。是故始觉合于本觉的诸佛,犹如日轮升于天空;应入众生清净心想中,也如同月影现于百川之水。众生有感,诸佛有应,此二者感应道交,是为“诸佛法界身入众生心想中”之义。

又法界身,即是佛的法身。法身无所不遍,故以法界为体。若能得此观佛三昧,则观解之心契入佛的体性,佛的体性入于观解之心,这也就是由始觉的解悟契入于本觉,是故本觉入于始觉。既有解又有入,解入二者相应,是为“入众生心想中”。

当知今之所谓唯心观,并非直接于五阴的色心上观本性佛,而是依托着他佛以显明自己的本性佛。是故先明应身佛入我心想中,其次说明佛身全是众生本觉。故应身佛显现,也就悟知是自己的本性显明。这也就是托外境之义,使唯心观成立。以上这二种义理相辅相成,便是如今修观想之法。

又经中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是指示我们之所以要修观佛三昧,首先应当明了修德与性德不二之旨。言“是心作佛”,此句含有二义。一者,众生清净心能感他方应身佛。这是说诸佛的法身本来没有色相,但由众生清净心,依于业识作观想,不断上熏佛的法身,故能见到佛的胜妙应化身色相。二者,通过修此观佛三昧能成就自己的果德佛。这是说众生以清净心修观想,成就了观佛三昧,故能使自己终成果德佛。那么,这“是心作佛”所含的二义,初一义,是心作他佛。其次,是心作己佛。因此,应当了知果德佛是从修证而得,并非自然而成果佛。虽然是心当体即是佛,然而必须由心作而成。所谓全性德而成于修德,显明并非性德自然是佛。

言“是心是佛”这一句,也含有二义。一者,是心即应佛。前面说过佛的法身本来是无相的,由众生清净心能感故而有其应化佛之身相。这样众生心与佛之间的有无,便条然分开永成差异。今为了泯除此见,故即众生当体之心,全是应化之佛。因为离此心外,更无佛故。二者,是心即果佛。既然是心即是果佛,故知并不存在有成佛之因,因为众生心中,原本早就已有如来结跏趺坐,岂待当来方成果佛?这二义,初是心即是应佛,其次是心即是果佛。当知果佛乃一切众生本具,非从种种因缘而成。即“是心作佛”的当下即“是心是佛”,所谓全修德而成性德,显明并非通过修德因缘而另有佛可成。

若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两句显于三观,则修空观时破一切相,修假观时立一切相,这有破有立,皆名为“是心作佛”,属于空、假二边之观。既不破亦不立,名之为“是心是佛”,这是中道之观。全“是心是佛”而“是心作佛”(全性起修),则空、假、中三谛同时俱破俱立。全“是心作佛”而“是心是佛”(全修在性),则空、假、中三谛同时俱非破非立。

即中道之理修空观、假观名“是心作佛”,则能破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能成就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法。故能感他佛的法、报、应三身圆满应现,同时也能成就我心之法、报、应三身当体果德。即以修空观、假观而契入中道实相名“是心是佛”,则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当体即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烦恼障、业障、报障当体即是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故是心是应身佛,同时是心也是果德佛。由此可知,依“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义,一心修此空、假、中,乃是不思议三观,这是十六观的总体,也是一经之极妙宗致所在。

同时也要知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这段经文出于第八观中,而其义理则周遍贯通十六观前后。是故行者无论修观想或念佛,都应当用此中意旨修净土因。

有人问:为何不依照《观无量寿佛经》中所说的方法,只要以一一事相上作观想,就可以径直往生净土。何必要特别显示配合智慧观照之门,致使初发心的人反而更加难入呢?

答:虽然修观慧或作事相的观想,乃至于念佛人所修微善,只要能够得到一心,都可以往生净土,但各人所成就的境界却有粗浅和深妙的不同。粗浅的成就只会依照事相上作观想,深妙的功夫却能专注于心性上作观。《观无量寿佛经疏》说:正因为大乘圆教的解悟,完全异于小乘。小乘昧于唯心之佛,认为佛是从心外而有。是故心与佛,其体性完全不同。而修学大乘圆教的行人,了知我现前一心,具诸佛性。只要托着外境修观,心内的佛相就能彰显。今观想阿弥陀佛的依报正报为增上缘,熏于心性。心性中所具的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由所观想的殊胜境缘不断熏习而终于显发而生。可见这是心性本具,托境而生,岂能离于心性?所以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便是终日观佛。那么,其修观的宗旨够明白了吧。

又应当了知,法界圆融不思议的全体,作我现前一念之心。又举体作众生作佛,作依报作正报,作六根作六境。任何一心一尘,乃至一极微,无非法界全体而作。既是一一法全不离法界体而作,故随举一法,即是圆融法界全体之分。既全是法界之体,有何一物不圆具诸法?同时,以一切法,一一皆圆具一切法故,那么随举一色一香,无非心造心具,是故今天台家立于唯色唯香等义理。

再说,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可见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所谓众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圆常大觉之体。故知果佛圆明之体,即是我凡夫本具的性德。是故《摩诃止观》中所举四种三昧: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通名念佛。若依此慧观之门而修,则托彼安养国依报正报之微妙境,用微妙的慧观,专就阿弥陀佛作观,即可显真实法身佛之体。虽然托彼阿弥陀佛之境,须知极乐世界依报正报,同居于现前一心。因为心性圆满周遍,无一法不由心造,无一法不是心具。若有一丝毫法从心外生,就不名为大乘圆顿之观了。

又《仁王般若经》中佛问波斯匿王:“汝以何相而观如来?”波斯匿王答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中际、后际。不住三际,不离三际。不住五蕴,不离五蕴。不住四大,不离四大。不住六处,不离六处。不住三界,不离三界。乃至非见闻觉知,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我以此相观如来身。”佛赞许说:“如汝所说,应如是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能领悟此中义理,对于修观自然就更加明白了。

又问:若是这样,为何不直接观想极乐国土阿弥陀佛真身之妙,而又以此《观经》,教人先修佛像之观呢?

答: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称赞乐邦,务要引导众生出离五浊恶世。教人观想阿弥陀佛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之法身,而先以莲华座上的宝像作观。这是为了开示修行方便,使由观想粗相而逐渐见到妙相。继之以丈六八尺之佛像作观,这是随顺中下根机的凡夫众生,使从观想小身而见高大佛身。虽然粗相、妙相观想有差异,但都是从性而起修。尽管小大形相有差殊,但全是来自于阿弥陀佛本觉而垂迹应化的大小身形。能观的心性,从来就没有差别。所观的境相,又怎可以度量?是故圆顿之谈,正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虽开示其修学次第而并非渐教,随顺众生根器而说不同法门而非偏。一并开启各种观门,全彰诸法实相。教人以佛像而修观想的理论依据,其根源岂不就在于此吗?此是念佛三昧单提直截的旨趣,始终不二究竟之谈,大乘圆满至顿之道,如同日月光辉普照于天下后世。使众生了知真妄之心,虽然同一体性而其作用却完全不同,因而在理念上能有所领悟,可谓不离日用之间,解行观慧悉皆具足,学者怎可不尽心修习呢?

道场尊像念佛正观第五

夫观慧三昧者,当以斯观慧之旨,观彼极乐依正,使此心纯熟,心境理一,而直生于彼土也。道场正观者,以彼虽达观慧之旨,而六根所对,尚留尘境,或有退转。故于道场圣像,乃至庄严供具,即与极乐依正,一体而观。行人虽未离娑婆,以此心观一故,如已生净土矣。于命终时,莫不感应。且如行人忏悔行事,清净道场庄严供事,至于一香一华,岂不即彼三谛之理?若不以此谛理,事事之中正念观察,使胜行有归,则于大乘圆顿之道,不能开显。如彼佛土,有无量一一庄严之具,皆从彼佛初修菩萨行时因行所感。因行既立,果土现前。故庄严具,胜妙无尽。我今观果知因,则知三昧道场一一庄严,与彼极乐因果无二,岂不亦各各成大三昧,显诸法门圆融微妙,如极乐土,等无差别?亦自即彼严具,为妙身相。身相供事,非彼非此,非一非多。依正互融,显法界理,如诸佛土不可思议,岂可视为土木所成境耶?故知或境或心,或身或土,同一受用,自在无碍。经云:以波罗蜜所生一切宝盖,于一切境界清净解所生一切华帐,无生法忍所生一切衣,入金刚法无碍心所生一切铃网,解一切法如幻心所生一切坚固香,周遍佛境界如来座心所生一切众宝妙座,供养佛不懈心所生一切宝幢,解诸法如梦欢喜心所生一切佛所住处宝宫殿,无著善根所生一切宝莲华云等。以是观之,则知极乐依正之境,乃是弥陀如来因行所成,今感其果。我此道场,既是生净土因,胜劣虽有不同,如海如渧,而其气分,岂不与同体耶?因是义故,则道场中,六根所对香华灯烛,胜幡宝盖一切供具,乃至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诸受用具,一色一香及一微尘,无非三昧,无非法门,皆能使人发乎妙解,悟心证圣。虽未闻音,亦能表现念佛三昧诸大法门。亦即一切生佛之身,境智无碍。亦能与我同行,为真法侣。行人敢轻视之,使不发妙悟,俱生彼国,可乎?经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义亦若是。能作此观,则根境一致。何但我之三业为能修也?又如地狱苦具,刀杖剑火,以彼先造恶因所使,皆能摇动为蛇为狗,为虫为鸟,穿骨入髓,作诸苦事。况道场中诸庄严具,而不依正同源,皆解脱法,与我共成三昧者乎?又道场庄严,形皆异物,尚能使人发乎妙解。况今所奉尊像,恭敬供养,尽心竭志,如父如母,岂不能令我解脱,速生安养?且如一佛二菩萨像,置道场中,为的对忏悔之主,余像是伴,总名为正。诸庄严具,悉名为依。是则主伴依正,与彼极乐依正,虽粗妙不同,而其像主所有神通愿力,同佛真身,叩之则灵,求之则应,有何差别?既无差别,则于此像,岂可但作土木胶漆金彩所成之见,而不作西方极乐大愿相好真身之佛观耶?若于像中不见真身,则其心不一,三昧难成,妙悟不深,失之甚矣。盖今所见之像,与彼真身实无二致。但以彼佛大慈普遍,于无二身,随机应现,示真示化,或示形像。而我以眼障尚深,于一法中所见自异,于佛真身而谓像耳。则知此像岂实像哉?譬如《观经》三辈九品接引之佛,随其品位,所遣从胜至劣,各各不同。故知我所见像,实亦当我所见。岂佛慈不普,而示我以像哉?虽然见有不同,皆即弥陀一体。又如经说,忏彼眼障渐薄。见佛座已,先见一佛二佛。障又薄时,渐渐见佛遍虚空界。以彼例此,若我忏愿求生之心,与理相应,先见佛像及化,后能见佛真身。又如华严会上,佛体本一。大菩萨众,见佛是广大无量天冠庄严舍那之身。三乘见佛,是王宫降生老比丘身。我等凡夫,故应见佛是土木所成之身。不尔,云何《普贤观经》“但忏眼罪而得见佛”?是知佛本一体,或真或像,实见者自异耳。又昔有人,刻木为母。母身本木,人有借觅于母,或与或吝,木母亦能形喜愠色,与真母同。彼世间孝意所感,尚能若是,况我无量大愿神通之佛,即真宝像,不及木母者乎?况古今造像,征验不一。或放光明,或示瑞应,乃至身生舍利,水溺火焚不坏者,载之传记,不可具陈。则我道场像主,即是弥陀如来真实色身。而我障故,谓是像耳。纵彼直谓是像,亦能入前像观。从像见真,岂不显同体之妙?经云:佛清净身,遍一切处。又云:一切诸法,无非佛法。何特此像而非佛乎?或问:离一切相,即名为佛。佛身尚非,何况此像与佛同耶?答:若于相非佛,何止于像,虽舍那报身,亦非是佛。若一切非佛,即一切是佛,何非佛耶?若知此义,则悟我今所奉尊像,不离愿海,具大神力,能摄能受。所有一切力无畏等,十八不共,大慈大悲,常乐我净,相好光明,与弥陀真身,等无差别。而我于中,忏悔行事。当如乞人,得近帝王。常怀惭战,畏爱兼抱。渴仰摄受,冀求出离。况复历劫难遇,今既遭逢,岂可轻易使胜行不进,自作障难耶?又念彼佛,哀悯我故,垂示像身,受我忏悔。既受我忏,则一切重罪,定得消灭,必生净土。于是心得欢喜,忽如天廓地清,获得法眼。彼极乐国,可如目睹。故知真像一致之说,非不甚深。学者宜尽其诚,莫作异解。

【译文】

修习观慧三昧,当以上面所介绍的观慧方法为宗旨,观想彼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使此观想之心达到纯熟,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在理体上冥合为一,这样观慧三昧修成功了,便有相当把握可以径直往生彼极乐国土。不过在道场中修习正观,修观的人虽然了达观慧之宗旨,但如果六根所对的仍停留在世间的六尘境界之上,就有可能退转。是故于道场中所供养的圣像,乃至种种庄严供养具,即当与极乐世界依报正报庄严,作同一体性而观。这样,行人虽未离开娑婆,但以此心观现前道场种种庄严与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同一体性故,即如同已生极乐净土了。至于命终之时,蒙佛接引往生净土莫不感应道交。

且如行人于佛前忏悔修行之事,以及清净道场庄严供养之事,乃至于供养一香一华,岂不即与彼空假中三谛之理冥合?若不以此空假中三谛之理,于事事之中作正念观察,使殊胜的修行有所归向,则于大乘圆顿之道便不能开显。即如阿弥陀佛国土中,有无量一一庄严之具,都是从阿弥陀佛初修菩萨行时的因行所感。在因地修行时既有所建立,当果报成就的国土现前时,故所感的一一庄严具,皆胜妙无尽。

我今由观果报而知修因,则知现前修行三昧时,对于道场中所有一一庄严具,与彼极乐世界因果无二,岂不也是同样各各成就广大三昧,显诸法门圆融微妙,如同极乐国土等无差别?同时也即以现前一一庄严供养具,作为成就自己妙庄严身相。庄严身相与庄严供养具之事,非彼非此,非一非多。依报正报互相圆融,彰显法界之理,则现前所供养的圣像及诸供养具,如同诸佛国土不可思议,岂可视为土木材料所成之境界相呢?故知或境界或自心,或报身或国土,同一受用自在无碍。

如《华严经》上说,“从波罗蜜所生一切宝盖,于一切佛境界清净解所生一切华帐,无生法忍所生一切衣,入金刚法无碍心所生一切铃网,解一切法如幻心所生一切坚固香,周遍一切佛境界如来座心所生一切佛众宝妙座,供养佛不懈心所生一切宝幢,解诸法如梦欢喜心所生佛所住一切宝宫殿,无著善根所生一切宝莲华云”等。

以此观之,则知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庄严胜境,乃是阿弥陀如来在因地时修行种种功德所成就,如今感其胜妙果报。现在我此道场,既是将来往生净土之因,与阿弥陀佛修因证果相比,其胜劣固然大有不同,就像大海水与一滴之水,但其海水的气分,岂不是同体吗?从这个意义上说,则修行的道场中,我们每天六根所对的香、华、灯烛、胜幡、宝盖等一切供具,乃至衣服、卧具,饮食、医药等种种受用具,一色一香,以及一微尘,无非即是三昧,无非即是法门,都能使人发起妙解,悟明心性证入圣位。虽未闻现前这些庄严具等能流出无量无边微妙之音,但也同样能表现念佛三昧诸大法门;也即是一切众生与佛同一法身,境智圆融无碍;也能与我同行而为真法侣。因此,行人怎敢轻视道场中一切庄严具,使不由此而发妙悟,俱得往生彼极乐国土,这如何可以呢?

《华严经》偈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也是同样的义理。能作此观,则六根与所对的六境都是一致的。其实这又何止我的三业为能修,就算是地狱中的苦具,刀、杖、剑、火,以彼人先世造作恶因所驱使,这些苦具皆能摇动变化而成为铁蛇、铁狗、毒虫、恶鸟等,在罪人身上穿骨入髓,施行种种痛苦之事。何况道场中诸庄严具,怎么会不依正同源,皆为解脱法,与我共同成就三昧呢?

又道场中种种庄严具,其形状皆是与人的形体相异之物,尚能使人发乎妙解。何况我今所供奉的佛菩萨尊像,每天恭敬供养,尽心竭志,如孝敬父母,岂能不令我解脱生死、速生安养国土?

且如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像,安置于道场中,为的是面对佛菩萨作为忏悔之主,其余的圣像是伴,总名为正报。种种布置摆列的庄严具,悉名为依报。这样,现前道场中的主伴依正,与彼极乐世界的主伴依正,虽然粗妙大有不同,而其像主所有神通愿力,如同阿弥陀佛真身,叩之则有灵验,求之则有感应,这有何差别呢?既无差别,则对于此佛菩萨像,怎么可以视为只是土木胶漆金彩所成的雕塑像,而不作西方极乐世界广大誓愿相好庄严的阿弥陀佛真身之观呢?若于观想现前佛像时不能见到阿弥陀佛真身,那就说明其观想之心不够专一,所修三昧必然难以成就,即使有所妙悟也不会深刻,这样对自己修行就有很大的损失了。

如今眼前所见的佛像,与阿弥陀佛的真身并无二致。但以阿弥陀佛大慈普遍法界,于无二之法身,随众生机而应现,或示真身,或示化身,或示形像。而我等由于眼根之障碍尚深,于同一法之中,所见亦各自有异,即便是阿弥陀佛真身现前,也会认为只是佛像罢了。则知现前佛像岂止是实实在在的佛像吗?譬如《观无量寿佛经》中三辈九品接引之佛,随其往生品位高下,所遣接引之佛从胜至劣,也各各不同。故知我所见的佛像,实际上也完全是我等根机所应当见的佛。岂是佛的慈悲不普遍,而只是以佛像显示给我们见吗?因此,虽然随各人所见之佛各有不同,但都是阿弥陀佛同一体性。

又如佛经中说,通过忏悔,眼根的障碍渐渐转薄,见到佛座之后,起初可以见到一佛二佛。眼障又更薄时,渐渐可以见到诸佛遍满虚空界。以彼例此,若我忏悔发愿求生净土之心,与理体相应,必定也会先见佛像及化身佛,之后就能见到阿弥陀佛真身。又如华严会上,佛的形体本来是一,当时众大菩萨所见到的佛,是广大无量、头上戴着天冠无比庄严的卢舍那佛的报身。而三乘行人所见到的佛,还是平时那位示现从王宫降生而后出家的老比丘身。那么我等业障深重的凡夫,理应所见到的佛,只能是类似土木所造成的佛像之身。不然的话,为何《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说,只要忏除眼根恶业罪障,就能得以见佛。由此可知佛身本来只是一体,或见佛的真身或见佛像,其实都是见佛的人各自善根有异而所见不同。

又从前有位孝子,刻木为母亲之像。母亲的身体形像本来只是木头刻的,但如果有人求助于此木母,或愿意帮助或不愿意帮助,这尊木母也能表现出欢喜或不乐意的脸色,与活灵活现的母亲相同。这木刻的母亲像只不过是世间孝心所感,尚能有如是灵验,何况我们所敬仰的具有无量大愿、神通广大的阿弥陀佛,即如同真身无异的宝像,难道会不及木刻的母像吗?更何况古今以来造佛菩萨像,令人恭敬供养,其感应征验种种不一。或圣像大放光明,或显示祥瑞的应兆,乃至圣像的身上生出舍利,或水溺或火焚皆不损坏。类似这样的事迹具载于各种传记之中,难以尽述。那么我此道场之中供奉的像主,即是阿弥陀如来的真实色身。只因我的业障深重,总认为只是佛像而已。纵然直认为是佛像吧,也能使行者依此佛像而作观想。从观想佛像而见到佛的真身,这岂不正好显明佛像与真佛同一体性之妙?佛经中说,佛清净法身,遍一切处。又说,一切诸法,无非佛法。为何唯独此佛像而非真佛呢?

有人问:《金刚经》上说“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身三十二相尚且不是真实法身,何况此土木之像怎能与佛同一体性呢?

答:若说一切诸相都不是佛的法身,那何止是土木之像,即使是卢舍那报身,也不是佛的法身。若说一切诸相不是佛的法身,然而,即一切诸相的当体无不是佛的法身,何相非佛呢?若能了知此义,也就能体悟我今所奉的尊像,同样不离阿弥陀佛大愿海,具大神通力,能摄能受十方法界念佛众生。所有一切十力、四无所畏等,以及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常乐我净,相好光明,完全与阿弥陀佛真身等无差别。而我今于此道场之中,常行念佛、忏悔、发愿等事。当如行乞之人得以亲近帝王,常怀惭愧而又万分激动,心中充满着畏惧和敬爱,渴望企仰阿弥陀佛慈悲哀怜摄受,祈求得以出离生死。更何况此净土法门乃是历经多生多劫,难以值遇,如今既然有幸遭逢,岂可轻易放纵自己身心,悠悠度日,使殊胜之行不能有所进展,而自作障难呢?又念彼阿弥陀佛为哀悯我等之故,垂慈示现种种形像身相,接受我等忏悔。既受我等忏悔,则一切重罪定得消灭,必能往生净土。于是心生欢喜,忽然觉得天空寥廓,大地清平,如同获得法眼。彼极乐国土胜境,便可如同亲眼目睹。故知佛的真身与佛像完全一致之说,此中具有深刻意义。学者理宜尽其至诚,视佛像如同佛的真身,切莫于佛的真身与佛像之间怀有异见之解。

辟断空邪说第六

释迦如来一代圣教,一本于善恶果报,因缘诸法,为始终不易之正教也。虽有百非超脱之句,岂必离乎因缘法哉?奈何今时有一等断人善根、极恶阐提之辈,不识佛祖为人破执除疑、解粘去缚之谈,随他脚后跟转。妄谓除此心外,诸行皆空。无佛无法,非善非恶。错认妄识是真,谓此心外,无法可得。遂即拨无因果,排斥罪福。言一切菩萨诸佛形像,只是个金银铜铁土块木头。一大藏教,亦只是个树皮,揩不净底故纸。本非真实,何足依凭。于一切善行功德,无不一一扫除,谓言著相。一路谈他之短,显己之长。或存所参话头,而又谓不可固执。索性使人内外空索索,豁达地了。即乃潜行诸恶及淫怒痴等,反谓于道无碍,自赚赚他。内心腐烂,殆不可闻。譬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身中肉。此等见解,其类甚多。必是天魔波旬,昔恨未消所遣来者。令同我形服,坏我道法,而无遗余。呜呼痛哉!若如彼见,谓形像非佛,不知何者是佛。纸墨非经,不知何者是经。若自心是佛,何物非心,而独谓圣人之像非心非佛耶?又心既是佛,何人无心,而独谓汝心是佛,使人非像非经耶?不知众生之心,全体在迷,必假圣人形像经法而表显之,使人有所悟解也。若有悟解,则识生佛真心,平等遍一切处。经云:“诸佛说空法,为度于有故。若复著于空,诸佛所不化。”又云:“宁可说有如须弥山,不可说无如芥子许。”纵证空法,犹滞小乘。岂能如大菩萨等,从空入有,证于俗假,于众生界,如佛度生者也?是故小乘空见,是大乘菩萨所弃。佛说空法,是未了义。又佛说空法,乃即有显空。空不离有,得名真空。今人说空,离有方空。空成断见,深为可畏。如陷坑阱,永不可出。永嘉云:“弃有著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斯之谓也。善星比丘,妄说法空,宝莲香比丘尼,私行淫欲。生陷泥犁,岂不是后人龟鉴?后人不以为戒,复蹈其已覆之辙。如盲引盲众,使师及弟子,自甘没溺。可悲甚矣。又若孝子闻父过恶,以承彼生育之恩,犹尚不忍。况我释氏之子,负出世恩,于佛形像法言,恣意轻毁,安然不惧,可不痛伤?此人必向五无间狱大热猛焰之中,各各自受今日谬解之报,岂虚语哉?纵是德山、丹霞,亦但如文殊等一时为人破执显理耳。岂欲以此教后世耶?今为其后者,不识先人之方便,更吃彼已吐之唾,一向谬谓拆佛殿、烧木佛是究道之行,可谓颠倒。若遵彼遗说,唯能烧拆便是道者,今天下释子,皆当如文殊师利以剑自随,有佛杀佛,无佛斫像,即是道矣。更不须以佛所传定慧等学而为道耶。又佛法门得久住者,全赖经像形服威仪,善行乘法而已。不知舍是,何据而得久住者哉?是故佛说于诸经像敬之不至,尚获大罪。况更轻毁,罪逆可知。《妙经》有云:提婆达多,昔作仙人阿私陀时,为释迦师。释迦自以其身而为床座,奉上供养。令我具足六度,相好金色,无畏摄法,乃至不共,神通道力,成佛度生等者,皆因达多善知识也。今释迦已得证果。欲相成其道,不说法空,但逆赞其法,微损佛足小指,尚不逃于地狱长劫之痛。何况后五百岁,断人善根,妄说法空者,岂能免苦果耶?又佛说法空,盖欲令人体空断恶。奈何不识佛意,而反滞空退善,岂不颠倒?又彼于诸不善,尚说无碍。不知善法何碍,而欲不修?古人以“不落因果”答学者问,尚五百世堕野狐身。非百丈老人,不能脱之。况今妄说法空,拨无因果。不惧后世,恣意妄谈。非止毁于经像,又将素食之人比之牛羊,说法之人叱为虚解,罪将安极?不知慧解如人之目,道行如人之足。有目无足,虽见而不能行。有足无目,虽行而不能见。以不见故,必堕坑堑。以不行故,奚到宝所?虽不能到,还识是非。既堕坑堑,身命俱失。如经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以如盲故,行必堕凶。以如导故,必到宝所。岂可反叱经教之谈为虚解也?然则解行虽各为要,设使有行无解,莫若慧解为优。譬如罗汉应供,象身挂缨,其义可了。又若有解无行,菩提可发。有行无解,难会圆乘。故知文殊解深,为诸佛之师。普贤行大,作群生之父。岂可偏滞一隅而自执也?禅宗南岳,尚以不似一物,不无修证,不可污染,为悟道入门之要旨。况今人邪见若是之深,岂不速疾陷于极苦之处?《楞严》云: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又云: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㲲华。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地中。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则知世尊于妄说法空之人及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者,预已授其入狱之记,明鉴若是。今人岂能逃佛所记哉?或曰:彼达多入狱无苦,我奚畏焉?不知达多因心欲逆赞释迦之道,故在地狱,非但无苦,且如三禅天乐。然以身口似谤,故在地狱之中,还如身口所作,具受无量种苦。佛师尚尔。况今人效之,使人于经像间,不生尊敬,视犹土木,待如故纸。令彼不识因果,薄于罪福,违佛教诫,近五逆行。如是恶报,其能免乎?

【译文】

释迦如来一代圣教,完全依据善恶果报的原理,以及因缘所生诸法的实义,作为始终不变的正教。虽然也有“体绝百非,理超四句”之类的话,岂能离于“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个范畴呢?奈何今时有一些断人善根、极为恶劣的一阐提之辈,既不识得佛祖为人破执除疑、解黏去缚之谈,却又盲目地随着他人脚后跟转。妄自以为除此心外,诸行皆空。无佛无法,非善非恶。怀着这种空见,完全是错认妄识为真心,以为此心之外,无一法可得。于是便拨无因果,否定罪、福果报的存在。并且说一切诸佛菩萨的形像,只不过是一堆金银铜铁土块木头。一大藏教,也只是一些树皮树叶,如同揩拭不净的故纸。本来就不真实,何足依凭。对于一切善行功德,无不一一扫除,说这些都是着相修行。到处谈论他人的缺点,用以显示自己总是高人一筹。若有人心存所参话头,却又对人说不可固执,索性使人内外空索索无论什么都放弃了。而自己却在背地里造作诸般恶业,以及淫怒痴等,反而找借口说于道无碍。这种自欺欺人的言行,简直是内心腐烂,已到了不可闻的程度。譬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身中肉。像这等荒谬的见解,其种类有很多。这肯定是天魔波旬,当年对佛陀心怀怨恨至今未消,所以派遣魔子魔孙潜入佛门之中,让他们冒充出家僧人的形像,以便破坏佛的道法,而使佛法荡然无存。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啊!

若是依他们那种邪见,认为土木等所造的佛像不能视同真佛,那么不知何者是佛?纸墨文字不能当作佛法,不知何者是佛法?若说自心是佛,何物不是唯心所造,而唯独认为圣人的形像既不是心、又不是佛呢?又心既是佛,哪个人没有心?而独以为你的心才是佛,并且还教人放弃佛像和经法呢?不知众生现前的心,全体尚在迷妄之中,必须要借助圣人的形像和经法而表彰显示之,使人通过佛像经法而有所悟解。若有悟解,就能识得众生之心与佛真心,平等遍一切处。

经论中说:“诸佛说空法,为度于有故。若复着于空,诸佛所不化。”又说:“宁可说有如须弥山,不可说无如芥子许。”纵然证得空法,犹且滞于小乘,岂能如大菩萨等从体悟真谛的诸法空相,入于世俗之有,圆修六度万行之功德,而证俗谛之假,然后于众生界中,如同诸佛度化众生一般。是故小乘所执的偏空之见,是大乘菩萨们所扬弃的。须知佛说小乘的偏空,是未了义的。又佛所说的空法,乃是就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而显其体性是空的。空不离有,有而不有,得名真空。然而现今有人所说的空,却是离开万有诸法而言空。执这种空流于断见,那就很可怕了。如陷于泥坑深井之中,永不可出。永嘉玄觉大师说:“弃有著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就是指此而言。

如《楞严经》中举善星比丘妄说一切法空,认为无涅槃之法,起否定因果之邪见;宝莲香比丘尼,私行淫欲,还妄作狡辩说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这二人现生即陷入地狱。岂不是可以作为后人的借鉴?奈何后人竟然不引以为戒,偏要重新踏上前人曾经翻过车的老路。如一盲引众盲,致使师及弟子,自甘沉沦于无边苦海之中。实在是可悲之甚。

又如世间孝子听到有人指责自己父亲的过恶,只因承受父亲生成养育之恩,犹尚不忍耳闻。何况我等乃释迦如来之弟子,承负着本师如来度我出离世俗尘劳之恩,居然有人对于佛的形像以及佛经法言,恣意轻视毁损,而安然不怀恐惧。这种现象,怎不令人痛心感伤呢?此等背理邪见之人,必然堕向五无间地狱大热猛焰之中,各各自受今日邪见谬解的果报,可别以为这是不真实的话。

纵然是德山、丹霞等诸禅师曾有一些迥异常人的言语和举动,也只是如文殊菩萨等,一时为人破除执著、显明理体而已。岂是要以这种奇特的方式来教导后世学人呢?如今作为后辈的人,不能理会先人祖师的善巧方便,偏嗜好吃前人已吐的唾沫,一向荒谬地对人宣称要效法古人拆佛殿、烧木佛才是究竟悟道之行,这可说是颠倒之至。若是遵从古代祖师一些出格的言行,只要能烧木佛拆佛殿便是悟道的人,那么如今天下释迦弟子,看到文殊师利菩萨手中持着宝剑,也跟着随身佩带宝剑,遇到有佛就杀佛,无佛就砍佛像,只要敢这么胆大妄为就是修道了,那就更不需要以佛所传的戒定慧三学而为修道了吧。

又佛教法门能够得以久住世间,完全仰赖经书佛像以及僧人飘逸出尘的形像和庄严的威仪,方能普使四众弟子得以善行五乘佛法而已。不知舍弃这代表住持三宝的经书、佛像、比丘僧,佛法将凭何依据而得以久住世间呢?是故佛告诫弟子们,如果对于诸佛经佛像不能至诚恭敬,尚且遭获大罪。更何况加以轻慢毁弃,其所造之罪如同五逆可知。

据《妙法莲华经》中说,提婆达多在过去世做仙人阿私陀时,曾经是释迦牟尼佛的导师善知识。释迦牟尼佛其时身为国王,为求法故,自以其身而为床座,奉事仙人,并供给种种所需。因而佛告诸比丘说:“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今释迦牟尼佛已得证果。而提婆达多只是想要与佛相互成全其道,他并不说法空,但以扮演反面的角色来衬托赞叹佛法的伟大。又因轻微伤了佛的小足趾,致令出血,尚且不能逃脱堕落于地狱受长劫之痛。何况在佛灭度后经过五个五百年的今天,若是有人未能深明佛理,妄说法空,以致断人善根,岂能免除堕落三途的苦报呢?

又佛所说的法空,是要使人由体悟法空而断恶。奈何不识佛的本意,反而滞着于空,并且退失善念,岂不是糊涂颠倒?又有人对于种种不善之法,尚且借口说无碍菩提;然而对于善法不知何以会碍于菩提,而偏又不修?从前有人只因以一句“不落因果”,回答学者所提出的“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这个问题,结果五百世堕野狐身。若非遇百丈怀海老人以“不昧因果”代他作转语,恐怕还不知何时能脱野狐身呢。何况如今有人妄说法空,拨无因果,难道就不怕后世堕入恶道无有了期,竟敢恣意妄谈。

不仅毁弃经书佛像,又将素食的人比喻为牛羊,叱斥说法的人为徒有虚解而无实义。这等罪过真不知有多深哪。殊不知依智慧体解诸法如同人的眼睛,依道法修行如同人的双足。有眼睛没有双足,虽能见而不能行。有双足而没有眼睛,虽能行而不能见。因看不见道路故,必堕深坑险谷;因没有双足不能行故,怎能到达宝所?有眼睛没有双足,虽然不能到达宝所,至少还能识别是非。有双足没有眼睛,既堕深坑险谷,连身命都丢了。这正如经论中所谓:六度之中,前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因为如果盲无所见,行道必堕凶险。但若是有导师带领故,必能到达宝所。怎么可以反过来叱斥经教之谈为虚解呢?

然则深解教理与实践躬行虽各有其重要的一面,设使有修行而无慧解,还是比不上慧解更为优胜。譬如“罗汉应供薄”与“象身挂璎珞”,其间胜劣之义可以了知。又若有解而无行,菩提心随时可发;有行而无慧解,则难以领会佛法圆乘。故知文殊菩萨因为慧解深妙,成为诸佛之师。普贤菩萨因为行愿广大,而作群生之父。怎可以偏滞一隅而自生执著呢?禅宗南岳怀让禅师,尚且以“说似一物即不中”“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作为悟道入门的要旨。况今人邪见如此之深,岂不速疾陷于地狱极苦之处?

《楞严经》中说,有人稍有小小成就,就自以为已圆满具足,忽然无端生起自大我慢,心中尚且轻视十方诸佛如来,何况下位的声闻、缘觉。经中又说:也有些人忽然心中归向于永灭的邪见,因而拨无因果。一向入于空无状态,空见之心现前,乃至心中生长断灭空的见解。自己不礼佛塔寺庙,摧毁经书佛像,同时还对信心施主言:此佛像只不过是金铜,或是土木。佛经只是树叶,或是㲲华丝帛。自己的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尚土木,实为颠倒。有深信这些话的人,就从其所言,毁碎经书佛像,埋弃地中。这样迷惑误导众生,不仅自己入无间地狱,失于正受,而且使听从的人也跟着沉沦堕落。

由以上经文可以了知,世尊对于那些妄说法空的人,以及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的人,已预先为他们授记堕入地狱,其明鉴如此。今有怀邪见的人自误误他,岂能逃得了佛所授记的恶果呢?也许有人还强词夺理嘴硬地说:“就算像提婆达多现身入地狱,也并无痛苦,我有什么好怕的。”不知提婆达多是存心要以反面来赞扬释迦之道,故示现堕在地狱,不但没有痛苦,而且如同居住于三禅天之快乐。然而以其所表现身口二业似同毁谤,故所感果报在地狱之中;如果身口所作二业是真的毁谤,那就得具受无量种苦报。佛陀过去世中的老师尚且如此,何况今人无知,居然想要效法下地狱尝尝味道,因此使人对于经书佛像,不生尊敬,视同土木,待如故纸。误导他人不信因果,轻视罪福果报,违背佛陀教诫,接近五逆之行。造下如此恶业,其所受恶报岂能免得了呢?

开示禅佛不二法门第七

释迦如来所垂念佛法门,统法界群机而无外者也。实文殊、普贤所证大人境界。天台四明,判与《华严》《法华》同部,味属醍醐,即禅宗所谓单传直指之道。永明“四料简”中谓:“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诚向上一路也。奈何今人,因于名利所谋,不遂其志。乃作色长叹而自悔云:噫。我平生一切都罢了,参禅非我所望,不如且念些阿弥陀佛,以修来世,苟不折本,足矣。于是反怠其身,曾未深省。倘或忽遇些些儿得志趣,便自无量恶作,依旧一时现前,莫之能御也。念佛如此,何益之有?今详其见。彼谓参禅虽妙而难,如造万间大厦。念佛虽粗且易,如作一隙草窟。见地若此,譬如饥世得遇大王百味珍膳,认作草菜之食。以如意珠王,视为鱼目。可不哀哉?不知禅佛二门,发行虽异,到家一著,其理是同。当知所以发行异者,如参禅拈来即是,不著佛求。然若自不能具正知见,又不遇正知见人,纵不退转,多入魔道,无佛力救护故也。若念佛,一切不取,惟念彼佛。虽无正解及师友开发,但直信有佛身土,发志即生。纵滞偏小,亦还于正,有弥陀愿力救护故也。是名发行有异,非谓法门地位深浅有异也。是知参禅即念佛,念佛即参禅。禅非佛不得往生,佛非禅不得观慧。念佛参禅,岂有二致?若知此义,则当乘彼功名富贵得志之时,一刀割断,即便猛发大心,力行斯道。于世所有妻子宝货,头目髓脑,乃至身命,不自吝惜,决志求生。岂可直待悔吝失节不得已之际,以此最上法门,但作草窟、鱼目小道之见,以苟且之心而欲修之,可伤可惜甚矣。若能因是悔吝,从今一时放下,生大乘宝所之见,办决定不退转心。譬如随风顺流之舟,更加橹棹,岂不疾有所至?何幸如之。问:若是,则禅书有云“如何是佛?”答干屎橛,答麻三斤。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乃至魔来也杀,佛来也杀。且道与念佛三昧,尊敬恋慕,畏爱渴仰之心及到家之旨,如何同耶?答:念佛者,本持念彼西方极乐世界报身阿弥陀佛也。此佛报身,有无量相好光明,化佛菩萨声闻,愿力功德,不可具说,此为佛身。又佛所依境,有诸宝池地树幢网栏台铃幡华水等一切庄严,此为国土。然彼佛以身为土,以土为身。身土无碍,心境圆通。或彼或此,同一受用。乃至蕴入界处一切诸法,直至无上菩提。及能杀所杀之义,一切时,一切处,无障无碍,非缚非脱。纵横逆顺,皆即弥陀清净色身。何以故?心即境,境即心。身即土,土即身。生即佛,佛即生。此即彼,彼即此。及青黄赤白之色,眼耳鼻舌之根。如是诸法,或心或身,亦一一无不自在,无不解脱。尚不间于淫怒痴是梵行,尘劳俦是法侣,何特干屎橛、麻三斤非是佛耶?此既是佛,何须于净地上特地示现降生,挖肉做疮,起度生想。如此,正好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省得许多作模作样,六年苦行。降魔说法,于无生灭平等法中,唱生唱灭,卖弄千端,搅动世界,恼乱一切,使平地上死人无数,岂不天下太平?咦。到这里切忌错会,不得动著,动著则吃我手中痛棒有分。若谓此说是曹溪门下搕𢶍堆头触著得底,且未曾梦见在,我早打折你驴腰。问:恐不容汝如此计较。答:亦不外此计较。又汝莫谓计较有心,计较无心。我几曾计较来?问:只此早是计较了。答:我适来说什么底?问者不会。良久又问:若一切是佛,则粪箕苕帚皆可酬彼所问。何特以极劣干屎橛而作答耶?答:既一切是佛,则门窗户闼目前诸境皆可为问,何特取最胜之佛而为问耶?故知问者心地未纯,太取其高。而答者欲破彼执,反取其劣耳。若知屎橛非劣,则佛亦且非优,岂可谓彼语有不同,而妄认禅佛为异行哉?问:此念佛法门若如此奇特,与少室指心成佛之说,台宗观心观佛之谈,初无有异。可谓不出一念,显三千妙法,而三观宛然。不离万法,究一真如门,而一心顿了。且教我钝根后学之人,如何修行,得相应去?答:但肯发行,何虑不成。譬如空谷之间,有声皆答。声大则大鸣,声细则细响。随彼发声,无不克应。正如乐国以三辈九品,摄受众生。亦随其根利钝深浅、邪正迟速而导之。应生何品,无遗机矣。如谷应声,高低共作。若能勤加精进,必不唐捐。又况时无先后,何嫌钝根?以是义故,则知一切法门即一法门,一法门即一切法门。岂特禅佛不二?举释迦一代施化之道,不出念佛一法门矣。又此法门量广大故,摄机无外,何间愚智之根。奉劝后贤,于此法门,莫生异见。

【译文】

释迦如来所垂示的念佛法门,统摄法界众生一切根机而无余外。修此法门而得其成就,实为文殊、普贤菩萨所证的大人境界。天台宗的四明知礼法师,判此念佛法门与《华严经》《法华经》同为一乘圆顿部类,味属醍醐上味,也即是禅宗所谓单传直指之道。永明延寿禅师“禅净四料简”中所谓“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向上一路了。

奈何现今有些人,因为对于世间名利的谋求,不能遂其志愿,于是故作失意的神色,长声慨叹而自悔言:唉!我平生一切都不在乎了,参禅非我所望,不如且念些阿弥陀佛,以修来世,只要能再得人身不赔本就心满意足了。于是反而懈怠其身,从来不曾深加省察。倘或忽然遇到些些儿得志的趣味,便自无量烦恼恶习行为依旧一时现前,完全失去防御的能力。以这样的心态念佛,能有什么好处呢?

如今再来详审其他的见解。有些人认为参禅虽然高妙而入道难,如营造万间大厦;念佛虽然粗浅,而修持容易,如搭建一间草房。其见地就只这个样子。譬如饥荒的年代,得遇大王赐给他百味珍膳,居然认作草菜之食。把如意珠王,看成是鱼目。如此浅见之识,岂不可怜?

殊不知参禅与念佛二门,在开始修行时虽然有差异,但到最后一着,其所证的理体却是相同的。当知之所以开始修行有差异,比如参禅随手拈来无不是道,不执著于有佛或有所求。然而若是自己不能具正知见,又没遇上有正知正见的人为其抉择,纵然在修行过程中不退转道心,但因知见不正,多入魔道。这也是因为无佛力救护的缘故。若是修念佛法门,则是对世间一切不执取,心中唯念阿弥陀佛。即使对净土法门的教理没有深刻的正解,没有师友的开示启发,却能完全相信确实有阿弥陀佛之身及其极乐国土,只要发坚定志愿,即得往生。纵然滞于偏小,也还是属于正修,当然这其中也含有阿弥陀佛愿力救护的缘故。这便是与参禅在修行方法上有差异的地方,并非说二种法门在地位上有深浅的区别。

由此可知,参禅即同于念佛,念佛即同于参禅。参禅非念佛不得往生,念佛非禅思不得观慧。念佛与参禅,岂有二致?若了知此中义理,正该趁着功名富贵得志之时,把世事尘劳一刀割断,即便勇猛发大菩提心,努力修行此道。对于世间所有妻子珍宝货财,头目髓脑,乃至身命,不再顾恋吝惜,决志念佛求生净土。岂可直待有朝一日悔恨失节、万般不得已之际,姑且以此最上法门,只当作草房、鱼目一般的小道之见,抱着一种因循苟且的心态,想以念佛来消遣百无聊赖的光阴。真够令人可伤可惜之至啊。若能因为人生的困顿失意,从今把身心世界一时放下,对净土法门生起大乘圆教直登宝所之见,办一片决定不退转之心。譬如随风顺流的舟船,更加上橹棹的用力,岂有不疾速到达宝所的?这是何等幸运啊。

问:若是如此,则禅宗典籍中经常有些独特的问答机缘,比如问“如何是佛?”则答“干屎橛”,或答“麻三斤”,或说“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乃至魔来也杀,佛来也杀。请问这与修念佛三昧的人,那种尊敬恋慕、畏爱兼抱的渴仰之心,以及到家之旨趣,如何相同呢?

答:所谓念佛,就是一心持念西方极乐世界报身阿弥陀佛。此阿弥陀佛的报身,有无量的相好光明,并有无量的化佛、菩萨、声闻,其智慧、神通、愿力、功德等一一皆无量,不可具说,此为佛身正报庄严。又佛所依境,有诸宝池、宝地、宝树、宝幢、宝网、栏楯、楼台、风铃、幡幢、莲华、水流等一切庄严,此为依报国土。然而阿弥陀佛能以身体为国土,以国土为身体;身土无碍,心境圆通。或彼或此,同一受用。乃至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一切诸法,直至无上菩提。以及能杀所杀之义,一切时,一切处,无障无碍,非缚非脱。纵横逆顺,皆即阿弥陀佛清净色身。为什么呢?就诸佛已证实际理体、诸法一如而言,心即境,境即心。身即土,土即身。众生即佛,佛即众生。此即彼,彼即此。及青黄赤白之色,眼耳鼻舌之根。如是诸法,或心或身,亦一一无不自在,无不解脱。尚且不排除于淫怒痴即是梵行,尘劳中的所有众生都是清净法侣。何特干屎橛、麻三斤而不是佛呢?此等种种既都是佛,何须再于清净地上特地示现降生,挖肉做疮,起度生想。这岂不是无事生事?正好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省得许多作模作样,六年苦行、降魔说法,于无生灭平等法中,唱生唱灭,卖弄千端,搅动世界,恼乱一切,使平地上死人无数,岂不天下太平?

咦!诸位到这里切忌错会其意,千万不可动着念头,动着念头就得吃我手中痛棒有分。若以为此说便是曹溪门下搕堆(禅林用语。本指粪秽、杂秽,引申为无用而不值一顾之秽物。禅林每以“搕堆”戏称执著于语录、公案之类)头触着得底,可见你连做梦都还没梦见,莫怪我早打折你驴腰。

问:禅家超凡越格的语言,恐不容你作如此计较吧。

答:亦不外此计较。又你莫认为计较有心,计较无心。我几曾计较来呢?

问:只此早是计较了吧。

答:我刚才何曾说着什么来呢?

问的人不能理会。过了许久又问:若一切是佛,则粪箕、笤帚等都可以作为回答对方所问,何必特故以极下劣的干屎橛而作答呢?

答:既一切是佛,则门窗、户闼等眼前诸般事相都可以作为提问,何必特故取最胜之佛而作问呢?

可见那位问“如何是佛”的人,心地尚未真纯,对于佛太过于取其尊高,而回答的人为了要破除问者的执著,因此就特故反取其下劣的事相作为回答。若能悟知干屎橛并非下劣,则佛也就并非特别优异。那么,同样的理由,岂可因为禅宗问答机缘所用的语言有所不同,就误以为参禅与念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修行呢?

问:此念佛法门既是如此奇特,与少室山达摩祖师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说、天台宗所谓“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终日观佛”之谈,并没有差异。可说是不出现前一念之间,即显三千妙法,而又空、假、中三观宛然。也可以说是不离万法,穷究一乘真如门,而一心顿了。像这么深奥的道理,且教我等钝根后学之人,如何修行,才能得以与道相应呢?

答:只要肯发心修行,何必忧虑不能成就。譬如在空谷之间,凡有呼声都会听到相应的答声。声音大则回响声也大,声音细则回响声也细。随人发声,没有不立即回应的。正如极乐国土以三辈九品的往生等级,摄受念佛众生。也随着众生的根机利钝、念佛的功夫深浅、所行邪正、发心迟速等不同情形而引导之。应该生于何等品位,即生何等品位,决不会遗漏一人的。如同空谷应声一样,随高声低声而作出相同的回应。若能勤加精进念佛,必然功不唐捐。又何况发心念佛,在时间上不分先后,何必嫌自己钝根呢?

了解禅净二门殊途同归的义理之后,则知一切法门即一法门,一法门即一切法门。而且岂止是参禅与念佛不二?举释迦如来一代施行教化之道,统统不出念佛一法门。又此法门广大无量故,摄取一切众生根机而无外,哪有愚智之间的区别。奉劝后贤于此法门,千万不要生起种种违背佛理的异见。

示诸佛二土折摄法门第八

夫二土者,即诸佛折摄二门也。行人闻上所说依正之境,则能如彼经旨,了知此土实苦,彼土实乐。虽闻观慧法门,圆融微妙。而直见二土俨然,皆即实境。非如浅信之人,谓彼土心有则有,心无则无,光影幻化,虚妄不实,处处皆是西方等解。深知彼土,亦如此土端确的实而无谬误。若人能具此智,不为世间一切邪解偏见诸恶知识之所回转。则当正观二土苦乐净秽,于其境上,生二种心,以为方便。非此二心,不能生彼。何谓二心?一者厌离心,二者忻乐心。于此娑婆生厌离故,则能随顺释迦所说折门。于彼极乐生忻乐故,则能随顺弥陀所示摄门。以此二门,精进修行。念佛三昧,必定成就。何谓折门?以闻如上所说极乐胜妙,则应如理观察此娑婆世界皆苦,无一乐者。三途地狱,日夜烧然。饿鬼旁生,不可堪忍。修罗忿战,人处何安?根尘与八苦交煎,因果共四生升坠。时有寒暑,境是沙泥。昼夜推迁,无常不住。又复受身臭秽,男女异形。所需衣食,艰难粗恶。寿命不永,众苦相生。纵有生于天宫,报尽还归极苦。又不知人中,乐即是苦,亲正是怨。颠倒攀缘,不求出路。从业致业,展转不休。如是苦恼,不可具陈,故当厌离也。何谓摄门?行人闻说娑婆实苦如是,则于彼土西方极乐生大忻乐。彼极乐土,宝地宝池,无三恶道,庄严妙胜,超过十方。无寒暑昼夜推迁,无生老病死结业。纯男无女,莲华化生。衣食自然,能成法喜。寿命无量,身光莫穷。闻法音则应念知归,睹相好而刹那悟道。如是种种,快乐无量,得名极乐,故当忻乐也。若能于此二门,精进修习,日夜不休,随顺佛教。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作苦海想,作火宅想。于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于诸眷属,作夜叉罗刹啖人鬼想。况复生死不住,长劫奔跋,实可厌离。于知识若经卷中,闻彼佛愿力,国土庄严。于念念中,称彼理趣,生安隐想,生宝所想,生家业想,解脱处想。弥陀如来菩萨僧众,如慈父想,如慈母想,生接引想,生津梁想。于怖畏急难之中,称名即应,功不唐捐,刹那便至速来救护想,应念出离想。如是功德无量,实可忻乐。若于此折门不能修行,厌离不深,则娑婆业系不脱。若于彼摄门不能修行,忻乐不切,则极乐胜境难跻。是以行人欲生净土,成就念佛三昧。当齐修二门,为发行最初一步也。若不修此二门,虽了观慧之旨,但成虚解。纵欲生彼,以不忻厌,无因可得。若能修此二门,不识观慧之旨,虽可生彼,但事想故,位非上辈。若能炽然忻厌,圆修观慧,既生而复上品者矣。学者岂可谓此说固执著相而轻弃也?或曰:何不诸缘放下,一念万年。使心与理会,境与神融,自然合道。何必忻厌取舍若是之深?答:若谓诸缘放下是道,只起一念放下之心,便不名为放下,却与道反远,类于断见外道。故鹅湖云:“莫只忘形与死心,此个难医病最深。”又云:“若还默默恣如愚,知君未解做工夫。”又佛十八不共法中,有精进无减。又六波罗蜜,因精进故,方得成满。且放下者,但放下世间业缘耳,岂是放下精进体道之心哉?古人所谓坐在无事甲里,正是此辈。若谓放下自在是道,而不勤加精进一心修行,岂得心会境融,打成一片,与道合耶?若知不放下是放下,炽然忻厌取舍,即是不忻厌取舍。修即无修,念即无念。则名无功用行,亦名无作妙心,奚难速证中道之理?又修故离断,无修离常。断、常既离,则异乎所问,而直生安乐世界,以二大士为同修,日与弥陀佛相对。彼时有何法而不可问,何行而不可学,何疑而不可除,何求而不可得?既无退转,则此忻厌,岂不是成无上正觉之大因行哉?

【译文】

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这两个不同的国土,正好也就是诸佛为教化众生所设的折伏与摄受二门。行人听闻以上所介绍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庄严境相,则能根据净土三经中所说的旨趣,了知此娑婆国土确实是苦,彼极乐国土真实是乐。虽然也听闻观慧法门,心境圆融微妙,然而明显可以见到两个国土俨然有净秽苦乐之别,这都是真实境界。并非如浅信之人,认为彼极乐国土心有则有,心无则无,如同光影幻化,虚妄不实;或言十方世界处处皆是西方之类的见解。必须深刻了知彼极乐国土的存在,也如同此娑婆国土端确的实而无谬误。倘若有人能具这种智慧,其念佛求生净土之心,就不会被世间一切邪解偏见的诸恶知识之所回转。

修学净土法门,应当正确观想两个国土之间的苦乐净秽差别。于苦乐净秽之境上,生起二种心,作为发起修行念佛的前方便。若非具此二心,则不能往生彼极乐国土。哪二种心呢?一是厌离心,二是欣乐心。能于此娑婆世界生厌离故,就能随顺释迦如来所说的折伏门。能于彼极乐世界生欣乐故,就能随顺阿弥陀佛所示的摄受门。以此折伏、摄受二门,精进修行念佛三昧,必定成就。

如何是折伏门?由于听闻如上所说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胜妙庄严,则应当如理观察此娑婆世界充满诸苦,几乎没有一样是真实快乐的。譬如那三途中的地狱道众生,日夜受着猛火烧燃的痛苦。饿鬼道、畜生道的众生,同样是惨不忍睹。阿修罗总是忿火中烧而好战。即使生在人道之中,何处有安全感可言?六根相对六尘境界常与八苦交互熬煎,善恶因果报应总是配合胎卵湿化四生而升坠。一年四季之中有严寒酷暑,生存环境不过是沙泥瓦砾。昼夜推移变迁,无常刹那不住。而且所受之身躯臭秽难闻,男女形体各异而芳颜不驻。生活中所需的衣食,求取艰难而所得粗恶,寿命不仅短暂并且众苦相继而生。纵然有人修善得生于天宫,福报享尽还归极苦。又不知人道之中,追求片刻的欢乐即是种下苦因,有时越亲近的人反而正是怨怼之人。如是颠倒攀缘,不知寻求出路。从造业而招致业报,辗转轮回不休。如是等种种苦恼,难以一一具陈。故当心生厌离。

如何是摄受门?行人闻说娑婆世界确实存在有这种种痛苦,则对于西方极乐国土油然生起无限向往欣乐。彼极乐国土,放眼望去,全是宝地宝池,没有三恶道的存在。无论正报依报俱各庄严妙胜,超过十方世界。没有寒暑昼夜推移变迁,没有生老病死等痛苦结业。纯是男子汉没有女人身,各各从莲华中化生。衣食受用自然,皆能成就法喜。人人寿命无量,身相光明无有穷尽。耳闻法音宣流则应念了知归趣,目睹阿弥陀佛相好光明而刹那悟道。如是种种快乐无量,因而得名极乐。是故应当生起欣悦好乐。

若能于此厌离、欣乐二门,精进修习,日夜不休,随顺佛陀教诲。于此娑婆国土声色等六尘诸般境界,当作地狱想,当作苦海想,当作火宅想。于种种所珍所爱的宝物,当作诸般苦具想。于种种饮食衣服,当作饮脓血、当作穿铁皮想。于诸亲友眷属,当作夜叉罗刹啖人鬼想。况且生死轮回不休,长劫奔波跋涉,实在应该生起厌离之心。于是对于善知识的著述开示,或于经卷之中,听闻介绍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极乐国土依报正报胜妙庄严。于念念心中,称合彼净土理趣,生起远离怖畏而得安隐想,生直达乐邦宝所想,生继承如来家业想,生大解脱处想。于阿弥陀如来、诸大菩萨、诸圣贤僧众善知识,如慈父想,如慈母想,生接引往生极乐想,生渡越苦海得至彼岸之津梁想。于种种怖畏急难之中,只要至心称念阿弥陀佛洪名即得感应,功不唐捐,刹那便至速来救护想,应念即得出离苦难想。如是等功德无量,实在应当生起欣悦好乐之心。

若是对于此折伏门不能彻底看破而修行,则表示厌离心不够深刻,那么娑婆世界的业苦系缚便不能解脱。如果对于彼摄受门不能生起孺慕向往而修行,则说明欣乐心不够恳切,那么极乐世界的殊胜境界必然难以高登。是以行人想要往生净土,成就念佛三昧,应当同时修此折伏与摄受二门,为发心修行最初一步。若不能修此二门,虽然了知观慧之旨,但只不过是不切实际的虚解。纵然也希望往生极乐国土,可是对极乐世界既不生欣乐,同时对娑婆世界也不生厌离,这根本就不具备往生净土的因缘。若能修此二门,却不识观慧之旨,虽然也可以往生极乐国土,但纯属事相方面的观想念佛,其往生品位当然不会是上辈。若能炽然欣求极乐、厌离娑婆,同时圆修观慧,则既可以往生而且还能位登上品。学者难道可以认为这种说法是固执着相而轻易放弃吗?

有人说:何不诸缘放下,一念万年,使心与理会,境与神融,自然深合道妙。何必心存欣厌、情系取舍如此之深?

答:若认为诸缘放下就是道,只这动起一念放下之心,便不名为放下,却与道反而相离更远了,这类似于断见的外道。是故鹅湖大义禅师说:“莫只忘形与死心,此个难医病最深。”又说:“若还默默恣如愚,知君未解做工夫。”又佛有十八种不共法,其中有一种叫精进无减。是说佛的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名精进无减。又六度波罗蜜,每一度都必须要有精进故,方得成就圆满。而且放下的意思,只是劝人放下世间会染污身心的业缘,岂是教人放下精进体道之心呢?古人所谓“坐在无事甲里”,正是此辈之人。若认为只要放下,整天无所事事,便能自在是道,而不勤加精进一心修行,岂能心与理会、境与神融,打成一片,与道相合呢?若能悟知不放下即是放下,炽然欣厌取舍,即是不欣厌取舍,修即无修,念即无念。这是相当于八地以上菩萨所修的境界,名为“无功用行”,也名“无作妙心”。若能如此,何难速证中道之理?又能依教而修故,离于断见;而且修而无修、无修而修,离于常见。断、常之见既离,则虽与你所问的道理不一致,却能径直往生安乐世界,以观世音、大势至二大士为同修,常常与阿弥陀佛相对面。到那时有何佛法而不可请问,有何行门而不可修学,有何疑虑而不可除,有何所求而不可得?既能证得不退转,则此欣厌之心,岂不正是成就无上正觉的大因行吗?

劝修第九

夫净秽同心,生佛一理。诸法本等,奚假劝修。其奈众生迷心作境,净秽斯分。对待相成,缚脱迥异。缠缚多劫,不觉不知。故须劝娑婆苦海众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行人既闻如上所说二种法门,则必深知净秽苦乐之土,真实不谬。便当发行求生,如彼农民得利自趋,止之不可得也。然彼农民,近为一岁饥寒之苦,尚甘日夜不休,朝愁暮苦,具经年载而不自倦。况彼三昧行者,若一念精勤,超历劫娑婆之苦,何止一岁饥寒?登九品极乐之安,何止一年温饱?以彼较此,优劣可知,是尤不必待人劝也。又前示人折摄二门,其旨已明。如云:此是金玉,此是砂石。虽三尺孺子,亦必弃石而求金,不劝而自取,盖因识其贵贱。行者亦尔。既明识此土是苦,彼土是乐。此是生死沉溺,彼是自在解脱。亦必舍此秽土,而求彼净土。自然念念不住,心心不息,如救头然。闻教便行,奚待更劝。苦乐二土,是佛所说。谛信不疑,修则自得。今人见屎尿,则必搐鼻攒眉,嫌其臭秽,便欲速去。见锦绮,则必舒颜展笑,贪其莹洁,便欲速得。彼暂时美恶幻境,尚不能一忍,而憎爱炽然。况长劫极乐极苦之处,而不速生忻厌,可谓愚之甚,惑之深矣。又此娑婆世界,释迦已灭,弥勒未生,贤圣隐伏。一切众生奔跋苦海,犹失父之儿。若不以极乐愿王为归,则谁为救护?又况此界六道杂还,人天虽优,报尽则坠。今且以人处竖修论之。彼神仙之党,未离空地,尚不易至,况彼天乎?彼生天者,以三品十善之因,生三界天。自劣至优,各历多劫,不能如愿。成小败广,如海如滴。中间或遇邪恶魔党,永退永失。敢言得出三界,而望四果四向之地,况历信住行向诸地,而超此耶?若能修此念佛法门,求生净土,虽在凡地,不出一生,即便横截三界五道生死。径超诸有,蒙佛接引,顿生安养。于彼上品莲台托质,花开见佛,闻法悟道。不离当念,阔步大方,供养一切三宝,教化一切众生。弥勒世尊降生之时,再来此地,同佛弘慈。所有历劫父母妻子、兄弟姊妹、怨亲等境,谕以道品,告以昔因,皆令证果。则其行愿,岂不广大耶?此娑婆世界所有三障一切结业,更不能累我。如是功德,若一念失修,便属后世,岂宜自缓?况又世事千端,生缘万扰。如锁如钩,连环不断。心则念念不住,身则在在无休。役我升沉,障我本性。历劫至今,曾未休息。无常迁变,不可久留。纵寿百年,不逾弹指。今日明日,难保其存。忽于眼光落地之际,不觉刹那异生。随其业因,受形别类。披毛戴角,著地飞空。今日见解都忘,恍忽三途六趣。飘零多劫,不知自归,可谓大苦。纵是弥勒出世,而我生处何知?尚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何况经教圆谈。虽受异身,保惜深重。因业致业,从冥入冥。惧死贪生,不异今日。若非即于目下当念之间,效彼先觉丈夫,猛发大心,立决定志。奋扬举鼎拔山之力,一截截断,跳出稠林。使两头撒开,中间放下。安能行业昭著,光动人天。群有蒙恩,诸佛护念。闭三恶趣,开总持门。即使不待娑婆报满,便得往生者也。若又更待处所稳便,衣食丰饶,充足香华,事事称意。思前算后,卜彼良时。报尽恩怨,圆成善事,然后发行。假使虚空界穷,亦无此日矣,所谓“晴干不肯去,直待雨淋头”。古云:“即今休去便休去,欲觅了时无了时。”斯之谓也。

【译文】

净土与秽土同在一心,众生与诸佛同一理体。诸法本来平等一如,哪里用得着借助劝导而起修。无奈众生心迷不悟,于境界相上作种种分别,净秽既然由此而分歧,便有苦乐对待之相产生,系缚与解脱迥然有异。虽被烦恼业苦缠缚多劫,仍然不觉不知,故必须劝导娑婆世界中的苦海众生,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行人既闻如上所说折伏、摄受二种法门,则必然深知净秽二土苦乐的情形真实不谬,便当发心修行念佛求生净土,如同那些农民,为能得到温饱利益,不用催促也能自觉趋往田间耕作,想阻止都不可能。然而那些农民,不过只为解决眼前一岁饥寒之苦,尚且甘心日夜不休从事农活,起早摸黑,辛勤劳动,具经年载而不自倦。何况修念佛三昧的行者,若能一心精勤念佛,便可从此超出历劫以来娑婆世界的种种痛苦,何止解除一岁的饥寒呢?高登九品莲台享极乐之安养,何止得一年的温饱而已呢?以彼农夫辛勤劳作所得利益较此精勤念佛所获利益,其优劣可以不言而知,这就更不必待人劝导而后发心念佛吧。

又前面指示人们修折摄二门,其旨趣已明。如有人指着两样物品说,这是金玉珍宝,这是土沙石块。即使三尺的孩童,也必知道弃沙石而取金玉,这是不必人劝而自能择取,因为孩童已能识别这两者的贵贱。行者也应该如此。既然明识此娑婆国土是众苦充满,彼极乐国土是但受诸乐。在此世界难免生死沉溺,在彼世界却是自在解脱。也必然会选择舍此秽土,而求生彼净土。自然愿意精勤念佛,念念不间断,心心不休息,如救燃眉之急。一闻圣教便当起行,何待他人再来相劝。净秽二土的苦乐悬殊,这是佛陀金口所说,理当深信不疑,能依法修行,自然得大利益。譬如有人见到屎尿,必然掩鼻皱眉,嫌其臭秽难闻,便要速速离去。若是见到华丽的丝帛,必然舒颜展笑,贪其莹洁好看,便想尽快得到。这不过是暂时的美恶幻境,尚且不能多忍受一时,而心中憎爱炽然。何况对于长劫极乐和长劫极苦的两个国土,而不即速生起欣求和厌离之心,那真是愚痴至极,迷惑太深了。

又此娑婆世界,释迦如来已经灭度,弥勒菩萨尚未下生,诸贤圣皆隐藏潜伏。一切众生奔波跋涉于苦海之中,犹如失去父母的孤儿。若不以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愿王为依归,那么,在这苦难的世间,有谁能为你作依靠、作救护呢?更何况于此世界之中,六道混杂循环,人道、天道的果报虽然比较优越,但微薄的福报享尽则依然坠落。今姑且以人道由下至上修行证果渐次而论之。那些神仙之类,即使能轻身飞行腾云驾雾吧,也并未离开人间的空中和地面,但就这种道行,尚且不容易修到,何况升到上界中为天人呢?那些能够生到天上的人,以修上中下三品十善之因,生欲界、色界、无色界诸天。自欲界四王天之劣直至无色界非想处天之优,其间诸天每要提升一个层次,各历多劫,都不能如愿。成就的机会小而失败的机会大,如大海与一滴之区别。于其中间或遇邪恶魔党一扰乱破坏,便永远退失善根福德,哪还敢说得以出离三界,而期望证小乘声闻四果四向之地,更何况大乘菩萨所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诸阶位,甚至超过于此呢?

若能修此念佛法门求生净土,虽然目前仍在凡夫之地,但不出这一生,即便可以横截三界五道生死之流,径超诸有情类,蒙阿弥陀佛接引,顿时往生极乐安养。于彼上品莲台托识受质,此后花开见佛,闻法悟道。不离当念,即可阔步大方,供养十方一切三宝,教化一切众生。及至将来弥勒世尊降生之时,再来此地,随从弥勒佛共同弘扬慈悲之道。当面对历劫以来所有父母妻子、兄弟姊妹、怨亲等境缘,都以佛法道品相教诫,并告诉他们宿生的因缘,帮助他们修行证果。有这样的行愿,岂不是很广大吗?此后娑婆世界所有三障等一切烦恼结业,再也不能系累于我。像这么殊胜的功德,若是一念差错,失去修行的机缘,便要累及后世,岂可以自生迟疑,缓而不决?

又况且世间俗事千端,众生业缘万扰。爱恨情仇如锁如钩,连环不断。心中许多妄念生灭不住,身则在在处处劳苦无休。役我于六道之中升沉,障我本有之清净自性。历劫轮回至今,从来未曾休息。如今虽得人身,岂奈无常迁变,不可久留。纵然寿命百年,也不过弹指之间。谁能担保今日明日还能存活于世。忽于眼光落地之际,不觉刹那已属来生。随其所造的业因,再受形体时早已成为别类,或披毛戴角,或着地飞空。今日种种见解都已忘记,恍惚于三途六趣之间转来转去。如是漂泊零落多劫,仍不知自己将要归于何趣,这实在是太苦了。纵然到了弥勒佛出现世间,而我那时会生在何处又哪里知道呢?尚且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何况佛经教理圆顿之谈。虽受异类身体,仍然保惜深重。因业苦又再造诸业,从冥途又重入冥途。即使投生于异类之中,但惧死贪生的心情,与今日并无差别。

如果不于目前当下这一念之间,效法那些先已觉悟的往圣前贤,发起勇猛广大之心,立下决定不移的志向;奋勇扬起举鼎拔山之力,把生死之流一下截断,跳出烦恼稠林;使过去、未来两头撒开,连现在的中间也完全放下,怎能使自己所行的净业昭然显著,光动人天。使一切有情众生共蒙佛恩,令得十方诸佛护念。从此关闭三恶趣,开启总持门。即使不待娑婆业报之身受满,便已经得以往生净土。

若是还想等到自己的居住处所稳便,生活所需的衣食丰饶,有充足的金钱可以备办香华灯烛,总要事事称心如意。这样思前算后,择定个好日子,报尽人间恩怨,圆成所有善事,然后发心起行。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假使直待虚空界穷尽,恐怕也不会有这么一天,所谓“晴干不肯去,直待雨淋头”。古人说:“即今休去便休去,欲觅了时无了时。”就是指此而言。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卷下

劝戒杀第十

相国裴公美休,尝著《圆觉经疏序》,其略曰: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以是观之,则知蜎飞蠕动至微之物及彼大身师象巴蛇之类,与十方佛圆觉妙心,虚彻灵通,同一真净,奚可分优劣乎?生佛既同,人虽至灵,岂不亦与彼等同一体性,共禀四大五行之质,同生天地之间。如虚鼠危燕之类,上应乾象,肖乎日月,反能司人灾福,焉得不及人也?此理既明,乃知人与物类,性均天伦。彼既无别,岂可逞我一时之强暴,乘彼之微弱,而恣行杀戮哉?又彼所以异于人者,但因无始妄想极重恶业所牵,故不觉不知,改头换面,异类受形耳,非谓心体有异也。体既无异,又与彼类俱在生死,云何析其皮骨,溃其血肉肠胃肝胆,或称量买卖,煎煮百端,咀嚼其躯,恣取甘美。于一时间,饫我贪饕,适我口腹,曾不顾惧未来恶道长劫之痛?可谓失之甚也。人虽或谓优彼,但业对未至耳,岂真优于彼哉?况彼类中,有报尽当为人者,为天者,有圣人诸佛菩萨示同其类者。我障不识,奚可杀彼所极爱重之身命,资我片时之口欲。忽尔人业报尽,反有不及彼者,奚谓彼类是我食啖,而定不及我乎?又况我身昔同彼类,彼类同我。于类类中,亦曾互为父母兄弟,妻子姊妹,诸亲眷属。形体变流,心亦迷没。不复相识,妄谓彼劣。今杀食之,即杀我父母先亲眷爱。又我身不离四大,亦杀自己四大故身也。又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未来必成佛故,尚当供养给侍,如父母想,奚忍杀之。若杀之,是亦杀未来佛也,可不惧乎?嗟今伤杀之人,不识先因。为亲之时,于逆境中,多生违逆。从亲起怨,从怨结恨。冤恨连仇,世世不失。于是相生相杀,展转不已。如彼海潮,盈亏往来,不能自止。审彼约己,可不痛伤?故《梵网经》中,既禁自杀,乃至教他方便赞叹誓咒等杀及因缘法业,皆制令永断。此佛诚教诫也。我若不止相吞食者,则必令彼佃猎渔捕恶求之人展转滋多,使水陆空行一切众生藏窜无地。才入其手,毛羽鳞甲一时伤毁。哀声未绝,便供食啖,或易他物以养吾体。岂知一切物类,怕死贪生之心,本与我同。若能知是先亲,同断杀业,亦能全乎孝道。经云“孝名为戒”,即戒杀为孝也。且彼物类,性具先知,避不择时,逃不择处。况复天地宽阔,亦有自养之处。今故不能自生,而两恰相值,必入人之手者,盖以先因不可逃耳。先因既不可逃,今因自当深思痛戒。倘或不戒,则彼此杀害之业,必如前牵入其类,亦安可逃耶?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岂虚语也?故我世尊满净觉者,现相人中,于诸法会,以此戒杀之训,叮咛告诫,非不再三。且以此戒列于诸乘之首,于梵行中,非不严切。又复示现琉璃大王尽杀释种,佛亦头痛,及金枪之报,垂诫于世。欲使人知因果难逃,而同止其杀也,可不信乎?或谓佛必无此,而为物示此者,则圣人有诳人之过。佛既无过,此奚不实?此既是实,佛自尚尔,何况于人?故知报偿之理,如影随形。又如世人,平生友善,但或一言之忤,一物之负,尚结怨至死。况加以白刃,恣食其肉,可忘深恨乎?且彼世典,亦有不合围,不揜群,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及闻其声不忍食肉之训。正与吾佛三藏渐教,许食三种净肉之说颇同。虽不如大乘方等尽止杀业,亦止杀之渐也。止杀之渐,尚有至德及禽兽之誉,何况口悉素餐,身必麻襦,意专慈忍,不暴一物,使各遂其生,岂不德化无边,可称誉也?且古圣尚不肯暴露枯骨。枯骨无知,心犹不忍而葬之,何况有命血肉同灵之物,乃可杀食耶?老子曰: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又曰:射飞逐走,发蛰惊栖,纵暴杀伤,非理烹宰。乃至行住坐卧,举动施为,所伤杀物,其于天地空中,必有司命。钦承上帝好生之德,随其轻重,悉笔记之,毫发无失。使彼生则减纪,招不如意;死则堕狱,备受众若。所有刀山剑树,斩锉煎煮,抽肠拔肺,剥皮啖肉,切骨削髓,缴首挑眼,焚脚烧手,诸大地狱,靡不经历。拂石尘沙,无可喻其寿命。纵彼大狱之报有尽,于百千劫复堕饿鬼。于如是劫,又堕畜生。于畜生中,必杀一酬一。杀心若重,或杀一报之千万,乃至无尽。方与相杀之人,如前相值。或杀或食,以偿宿债,锱铢无差。如其先有微善,得生人中,尚世世贫穷孤苦,多病短命,癫痫失志,盲聋喑痖,疥癞痈疽,脓血诸衰,百千等苦,以自庄严。众怨境界,毕集其身。亲族弃舍,不可堪忍。此皆杀业既深,故受如是极苦也。是以梓潼帝君有化书戒杀之篇。《书经》亦云:作恶降之百殃。不其然乎?又况异类亦有仁心,理不可杀。羔羊跪乳,慈鸟返哺,有行孝之礼。胡犬护主,獬豸不屈,有忠直之能。蜂蚁君臣,鸳鸯夫妇。雁行兄弟,嘤鸣友朋。观彼群生,与人何异?人虽至灵,反不能推同体之慈以及含识,更杀彼命以养一己,可谓灵乎,可谓仁乎?又如陆亘大夫问南泉云:“弟子食肉是,不食是?”泉云:“食是大夫禄,不食是大夫福。”义亦可了。纵彼世俗延会宾客及行时祭之礼,岂无苹藻瓜果庶羞可荐之仪,得全斋戒之道也?又如经说:昔有屠杀之子,欲求出家,因不肯杀。其父以刀及羊并子,共闭密室,谓若不杀羊,当杀于汝。其子因即自杀。缘是功德,便生天上。于多劫中,受天快乐。是知不杀之人,既生善处,必善其身,世世得长寿之报,又能以德远及子孙世代矣。然今佛法欲灭,如一丝系于九鼎。多有为佛弟子,不能体佛慈悲,饮啖自若。见素食人,反谤为小乘,为魔头,甚至比为牛羊,为鹅豕。或谓其心太毒,及百般绮语,讦露其过。此等恶人,虽天神见而怒之,谓若啖人罗刹。其如世人得彼类已,反谓之条直也。呜呼!此佛法将灭之兆,不可不知。夫子产于鱼,尚发得其所哉之叹。齐王不忍,乃称无伤仁术之言。《戴》记杀兽,有不孝之谈。书生救蚁,中甲科之选。当知杀与不杀,损益昭然。况我释氏四众,乃可行此杀业乎?《楞严》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汝偿我命,我偿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又云:“生生死死,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法华》云:“佃猎渔捕,为利杀害,贩肉自活之人,皆勿亲近。”又有偈云:“若欲杀生者,应作自身观。自身不可杀,物命无两般。”此等诚训,宁不昭然?或有邪见之人,谓彼众生,但妄生妄死,罪福本空,杀之无报者,则何不道“我等亦妄求妄食,舌味本空,食之无益”也?是以既有贪心,岂无报境?若云此类不食何用,则蜈蚣蛇虺皆无用者,可食之乎?以上所述,乃是审己例彼,平等不杀,仁人各行之道。若我出家之子,欲修念佛三昧,正欲清净三业,解怨释结,生于净土。岂可不断杀食,于临终时而自障乎?大藏经中,广有教旨。诸佛一音,始终不二。三教圣训,莫不皆然。片纸之中,岂能备引。但愿法界众生,闻斯义趣,体道好生,同跻仁寿,俱尽天年,免诸怨结。更能如法化人,充圣人慈济之道,使彼己悉证慈心,必同造于莲华之域,成正觉矣。

【译文】

唐朝相国裴休居士,曾为宗密大师所著的《圆觉经疏》作序文,其开篇最初一段就指出说:凡属有血气的物类必然都有灵知,凡有灵知则必然同一体性。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即众生各各所具的真心。由此看来,可知凡蜎飞蠕动乃至极微细之物,以及那些庞大身体如狮、象、巴蛇之类,与十方诸佛的圆觉妙心,虚彻灵通,同一真实清净之体,怎么可以分别其优劣呢?众生与佛既然同体,人虽至灵,岂不也与其他众生同一体性?共禀四大五行的形质,同生于天地之间。如二十八星宿中的虚日鼠、危月燕之类,上应乾象,类似于日月,反而能司察人间灾福,哪能说它们比不上人呢?

这个道理既已明白,就知道人与物类,其体性均出天伦,它们既然与我并无区别,岂可逞我一时之强暴,乘它们目前之微弱,而对它们恣意进行杀戮呢?又它们之所以不同于人类,只因无始以来烦恼妄想极重,被宿世所造恶业所牵,故不觉不知,改头换面,沦落至异类之中受形,并非说它们所具的心体与我等有异。心体既无差异,又与彼类众生同在此世界生死轮回之中,怎么可以用残忍的手段杀害它们,并将它们的身体肢解,当食品买卖,供人咀嚼,恣取甘美。于一时之间,满足我的贪饕,适合我的口腹,难道真的可以不用担心惧怕未来堕落恶道受长劫之痛吗?这也可说是太失算了吧。

人在目前或许认为比其他物类更尊贵,但只是业报尚未到来而已,难道真的比其他物类更优胜吗?更何况彼物类之中,有业报已尽即将生而为人的,也有生天而为天人的,甚至有圣人诸佛菩萨示现与其他物类相同而施行教化的。只因我等为业力所障而不能认识,怎么可以残杀它们所极爱重的身命,以供我片时的口欲。有朝一日,忽然人的业报受尽,将来的果报说不定比它们这些物类还惨,怎能认为它们这些物类合该供我所食啖,而一定不如我呢?

更何况我身在过去世中曾经与彼物类相同,彼物类也曾经如同我现在之身。于种种物类当中,也曾经互为父母兄弟、妻子姊妹、诸亲眷属;只因转世之后形体变换流转,心也随着迷昧忘失,即使现在彼此相见,也不再相识;如果虚妄地认为物类的生命低劣,如今要将它们杀而食之,即无异于杀害自己的父母先亲眷属所爱之人。又我等与众生的身体都不离地水火风四大,杀害众生,也等于是杀自己的四大故身。又佛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其众生在未来世中必能成佛故,尚且应当恭敬供养给侍,如同孝敬父母想,怎么可以忍心杀害它们。若是杀害众生,这也等于是杀害未来诸佛。想到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眷属、未来诸佛,能不心生畏惧吗?

可叹如今伤害残杀众生的人,何曾记得先世的因缘。只因过去世中,与众生互为六亲眷属之时,在彼此闹不愉快的氛围中,每多生起相违背的叛逆心理。从此对亲情而生起怨心,由怨心而结恨;又由于冤恨未能化解,就演变成为怨仇,生生世世不能忘失。于是相继投生之后又互相杀来杀去,辗转不已。如同大海潮汐的涨落,重复往来,不能自行停止。想想众生与自己原本都是至亲骨肉而又落得互相残杀,怎能不令人感到万分的悲痛伤心。

是故《梵网经》中,既禁止亲自杀生,乃至教他杀、方便赞叹杀、发誓诅咒等杀,以及杀因、杀缘、杀法、杀业,皆制止令其永断杀生。这是佛的真实教诫。我等既已发心学佛,若不实行素食,禁止食肉,则必令那些捕猎打鱼的人辗转增多,致使水中、陆地、空中飞行的一切众生藏匿逃窜无地。这些可怜的众生,才入其捕猎之手,身上的毛羽鳞甲,一时之间便受伤毁。哀痛之声未绝,便要供人食啖,或交换其他物命以滋养我的身体。岂知一切物类,其怕死贪生之心,本来与我相同。若是能够知道现前这些众生都是我等先世的六亲眷属,当下即该断除杀业,这也是成全自己的孝道。《梵网经》中说“孝名为戒”,其实能戒杀便是孝了。

而且别小看那些物类,它们的灵性具有先知之明,躲避凶险并不需要择时,逃离追杀不用预先择定处所。更何况天地如此宽阔,当然也有它们生存自养之处。然而有些物类何故不能自保其生,而与捕猎者恰恰相值,必落入猎人之手者,这是由于先世造下的业因,使其不可逃避。先世造下恶因既不可逃避,那么现在造作的业因,自当深思并痛下决心戒杀。倘或不想痛下决心戒杀,则彼此杀害之业,势必如同眼前的众生,随杀生之业相牵入于其类,又怎么可能逃避得了呢?佛经中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话难道还会有假吗?

是故我等本师释迦世尊,原本是位功德圆满的清净觉者,八相示现于人道之中,于诸法会上,总是以此戒杀之训,叮咛告诫,并非不再三。且以此杀戒列于诸乘佛法之首,于清净梵行中,并非不严切。而且又示现当琉璃大王要兴兵杀尽释迦种族的人,佛当时也患头痛,以及受金枪刺脚之报。佛以这些事例垂诫于世,是要使人们知道因果难逃,而希望举世人民共同停止杀戳,怎可不信呢?

有人认为佛不可能会受这些果报,而是为教化众生而示现这些事例。若是这么想,那么圣人便有诳人的过失了。佛既不会有诳人的过失,这些事例怎能不实?这些果报既是事实,佛自身尚且难免受果报,更何况平常人呢?故知善恶报应偿还之理,如影随形,这是躲不了的。

又如世间的人,平生相交虽然很友善,但或因一言不合而互相抵触,或因一物而互相亏负,尚要结怨至死;何况杀其身,食其肉,如此深仇大恨岂能忘得了呢?而且就算是世间儒家经典,也有“天子打猎不采取合围,诸侯不可杀尽成群的动物,垂钓而不设网捕鱼,弹弓不射夜宿的鸟类,以及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训诫。这正与我佛在三藏的渐教中,允许食三种净肉之说颇为相同。虽然不如大乘方等经典中提出的“完全禁止杀业”,但也是停止杀业的渐次。能由食三净肉而逐渐停止杀业,尚且有至德及于禽兽的美誉;何况长期持斋素食,终身只着麻布衣服,心中常常怀着慈忍,不损害任何物类,使各得其所,终其天年,岂不更是德化无边,诚可称誉呢?甚至古代的圣贤尚且不忍心让死者的枯骨暴露于荒野,必拾而葬之。试思那些枯骨已属无知,其心犹怀不忍而葬之,何况有生命有血肉而同具灵知的物类,怎么可以忍心杀其身而食其肉呢?

道家的老子曾说,驰骋于田野猎杀动物,会使人心发狂。又说,射杀飞禽、追逐走兽,或者挖掘藏身于泥土内的爬虫,或者惊动栖身于树林中的宿鸟。放纵暴行,杀伤物命,为贪图滋味,恣意滥杀生灵,毫无理由地宰杀烹煮牲畜。乃至行住坐卧,凡举动施为,所伤害所杀死的物命,其于天地空中,必有司命之神,钦承上天好生之德,随杀生之人所造罪业的轻重,全都一一笔录在案,丝毫不会错失。使彼杀生之人在生之时则减其寿命,招来种种不如意事;死则堕落地狱,备受种种痛苦。所有刀山剑树、斩锉煎煮、抽肠拔肺、剥皮啖肉、切骨削髓、缴首挑眼、焚脚烧手等诸大地狱,无不一一经历。以拂石尘沙劫,也无法比喻其受苦的寿命。纵然在那些大地狱受报有尽,还得以百千劫堕饿鬼道中,又于百千劫堕畜生道中。于畜生道中,必然以曾经杀一物命酬还一命。如果杀心较重的话,也有杀一物命要还报千万命的,乃至无尽,方可与曾经相杀的人,如同从前又相值遇。或被对方所杀或被对方所食,以偿还宿世命债,锱铢没有差错。

如果其人先世曾有行过微少之善,能够有机会得生于人道之中,尚且还要受世世贫穷孤苦、多病短命、癫痫失志、盲聋喑哑、疥癞痈疽、脓血诸衰等百千痛苦,以诸恶业而自庄严。种种怨恨境界,全都加在其人身上。亲族背弃而舍离,凄风苦雨不可堪忍。这都是因为前世杀业既深,故受这样极苦的果报。所以梓潼文昌帝君有化书戒杀之篇传世。《书经》中也说,造作恶业之人,上天必将降给他种种灾殃。这不是也很符合因果律吗?

更何况虽是异类众生,同样也具有仁爱之心,理当不能杀。你看那些小羔羊都是跪着吮食母羊之乳,慈鸟(乌鸦)长大了也知道返哺其父母,这分明具有实行孝道之礼。再看那些胡犬能舍命保护主人,獬豸能识别善恶忠奸而不屈,这也足以表现它们有忠直之能。至于蜜蜂、蚂蚁同样有君臣之名分,鸳鸯有夫妇忠贞之情。雁行有兄弟如同手足之爱,群鸟嘤鸣表示朋友之间同气相求。从种种方面观察各类众生,它们的生活方式与人类有何差异呢?人类虽然号称万物之中最具有灵性的,既不能推行同体之慈悲遍及于一切含识,反而还要杀物类的生命以滋养自己的色身,似此不体物情,还配称为灵性吗?这种残暴的行为,可以称是仁爱吗?

唐朝陆亘大夫问南泉普愿禅师:“弟子是应该食肉呢,还是不应该食肉?”南泉普愿禅师回答说:“你想食肉,那是大夫的禄;你不食肉,那是大夫的福。”这含义也就是说,如果食肉,会折了大夫的禄;能不食肉,会增添大夫的福。由此可知,即使世俗之人要举办宴会招待宾客,以及举行时节祭祀之礼,难道就没有苹藻(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瓜果,以及众多美味的素食可以作为供奉之仪,得以保全斋戒之道?

又如佛经中说:从前有一屠户的儿子,长大之后,想要出家,不愿继承杀生的行业。他父亲就拿出一把刀,连同羊和儿子,一起关在一间密室中,并告诉儿子说:“你若不杀羊,我就把你也杀了。”儿子在室中思惟:我岂能为保全身命故而犯此杀生大罪?便以刀自杀。这位孩子由于不杀生的功德,死后便生到天上。于多劫中,享受天人的快乐。可见不杀生的人,死后既能得生善道之处,必然也能善全其身,世世得长寿之报,又能以德泽荫及子孙世代。

然而如今佛法越来越式微,如同一线细丝系于九鼎。许多作为佛弟子的人,不能体会佛陀慈悲,居然随从那些不学佛的人一样饮酒啖肉而谈笑自若。见到素食的人,反而谤为小乘、魔头;甚至将素食的人比喻为牛羊、鹅猪。如果有人批评他们居心太毒,他们就百般花言巧语,并且反过来攻讦揭露对方的过失。像这等邪恶之人,即使天神见了也会发怒,认为这种人简直就是啖人的罗刹。怎奈世间这些食肉的人,就算将他们当作罗刹,他们也认为杀生食肉是很正常的。可怜哪!这便是佛法即将衰亡的预兆,学佛的人不可不知啊。

春秋时,有人向郑国子产赠送活鱼,子产交代校人(主管池沼的小吏)把活鱼拿去池中放生,同时为这些活鱼发出“得其所哉”的感叹。又齐宣王见有人准备杀牛取血祭钟,当齐宣王看到牛因为害怕被杀而全身发抖的样子,心中有所不忍,就命人把牛放了。孟子因而称赞齐宣王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爱民的表现。在《小戴·礼记》中有引孔夫子的话说:“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宋朝书生宋郊以慈心救蚁,高中状元之选。从这些儒家文献记载,当知杀生与不杀生,其损害与利益已是昭然明白。何况我等身为佛门四众弟子,怎么可以行此杀生之业呢?

《楞严经》中说:因为人食羊的缘故,羊死之后转世为人,人死后转世为羊。彼此之间,你必须偿还我的命,我理当偿还你的债。以这种血债血偿的因缘,历经百千劫,常在生死轮回之中。又说:生生世世,互相往来杀害食啖,彼此俱生恶业,一直延续至未来际。《法华经》中也劝人说:对于那些佃猎渔捕,为利杀害众生,贩肉自活的人,皆不可亲近他们。又有偈云:“若欲杀生者,应作自身观。自身不可杀,物命无两般。”这些出自真诚的训示,难道还不够昭然明白吗?

但也有心怀邪见的人,认为那些众生,只不过是妄生妄死,而且罪福本空,杀它们并无果报。可是为什么就不这么想:我等每天想吃鱼肉,同样也是妄求妄食,而且舌味本空,吃了反正也并无利益,那就干脆都不要吃了。所以既然有贪食异类众生之心,岂能没有报为异类之境?若说这些异类不供给人食,留着对人类没什么用处,那么蜈蚣蛇虺之类同样没什么用处,也可以当鱼肉一样吃了吗?

以上所述,只是通过审察自己来类推其他的众生,故能心存平等而持不杀之戒,这也是仁人义士各各都能实行的仁慈爱物之道。至于我等出家之众,既要修习念佛三昧,理当清净三业,化解与众生之间的怨结,才能得以往生净土。岂可不断除杀生与食肉,以致临终时而自生障碍呢?

有关劝导戒杀方面,在大藏经中广有教旨。三世诸佛同一音声,始终不二。而且三教圣训,无不提倡戒杀护生。在这片纸之中,岂能一一备引。但愿法界众生,闻此义趣,都能体悟仁慈之道而爱惜生灵,使人人同登仁寿之域,物物各尽天年之乐,免除种种冤结。更能如法教化众人,扩充圣人慈济之道,使自他悉证慈心,俾一切有情众生同生于清净莲华世界,而早日成等正觉。

劝持众戒第十一

(皆净业正因)

惑者问曰:今闻《念佛直指》戒杀之说,可谓指体投机,事理悉备,实善世利物之训也。敢问为只此杀业,当极戒之,为兼盗淫妄等诸恶,悉宜深戒之耶?若当悉戒,何以语之略也?答:噫!是何言也。子岂不闻经有具足众戒之说,奚独戒杀?但杀业最重,通于贵贱,人所难除。故于正行之首,先令断杀,庶可具乎众戒,故语之详耳。戒体岂有取舍哉?又若戒德不修,凭何立行?如器欲贮醍醐,先涤不净。修三昧者,亦复如是。必众戒清净,乃可得成。纵其宿业深厚,不能顿断,当亦方便制抑,自劝自心,省身悔过,修四念处,了知世间乐少苦多,无常败坏,不久磨灭。一切诸法,皆不清净,如梦幻无我。设诸方便而使必断,岂可随妄念而失其宰。又戒德虽具,若不使身心澄定,息诸世间伎能杂术,乃至一切若善若恶能分念者,设不屏去,何能一心修此三昧?三昧不一,往生何由?然今一切众生无明业识,遍周法界。苟起一念世心,便被如是等尘劳魔党牵拽将去,全身陷没,求出无期。譬如游鱼虽逸,一丝可系,其害非不大也。心念尚尔,况身行哉?今既修此三昧,正欲如箭一心取的。不待此身报尽,跳出稠林,决生净土。岂可失戒攀缘,志行因循,使三昧不成,更入恶道,可不痛伤?若果闻之不戒,则临终无验,莫谓佛力无感应也。

【译文】

上一篇的主题在于劝人戒杀,而有疑惑的人问道:今闻《念佛直指》之中有关戒杀之说,可谓意旨与体用极为投合众生之机,其间所述事理兼备,实在是改善世道人心利益众生的宝训。敢问是不是只这杀生之业,应当极力戒之,还是包括偷盗、邪淫、妄语等诸恶,也都应该深戒之呢?若是全都应当戒之,为何只是略提戒杀这一条?

答:咦!这是什么话啊。你岂不闻《观无量寿佛经》中有“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之说,哪里是仅指戒杀一条。只因世间杀业最重,无论贵贱,对于杀生食肉之事,人所难除;故于念佛正行之前,首先劝令断除杀业,这样才能渐次具足众戒,是故对于戒杀方面谈论得比较详细。至于守护戒体清净,哪能存有取舍呢?又若是戒德不修,凭何建立行道之基?如同要使用器皿贮存醍醐,首先必须把器皿洗涤干净。修念佛三昧,也是同样的道理。必须严持众戒清净,念佛三昧才能成就。纵然是宿世业障深厚,不能顿时断除种种恶业,也应当采用各种对治的方法加以控制抑止,自己劝诫自心。经常省察自身的言行造作,检点自己的过失而加以忏悔,勤修“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四念处。了知生活在这个世间,欢乐时少而苦恼极多。所有事物难免无常败坏,不久之后全归磨灭。一切诸法皆不清净,如同梦幻泡影,不存在有个“我”的主体。应当设诸方便而使恶业必断,岂可随妄念而失去自心的主宰。

又戒德虽然具足,若不使身心澄明寂定,止息世间各种技能杂术,乃至一切外缘事务,凡能干扰让人分散心念的,设若不一一加以屏除,如何能专一其心修此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不能专一,凭什么理由往生净土?然而如今一切众生的无明业识遍周法界,随起一念贪恋尘世之心,就会被形形色色的尘劳魔党牵拽而去,全身陷没其中,求出无期。譬如江河中的游鱼虽然奔逸,但垂一丝钩即可把它系住,由其一念贪饵,遂致闯下杀身大祸。动一心念尚且为害如此,何况身行恶业呢?今既修此念佛三昧,正要如同专心射箭一般,一箭就要射中目标。无需等待此身报尽,即可跳出烦恼稠林,决定往生净土。岂可破失戒体,攀缘六尘,恣行因循,致使念佛三昧不能成就,又得再入恶道,岂不令人痛心可伤?如果闻此劝勉而不思严持净戒,则临终得不到往生净土的证验,可别以为佛力没有感应。

勉起精进力第十二

精进者,不为世间八风所退,又不为身心异见,一切大小病缘,而怠其行,故名精进也。行人既依劝发,永断杀业,渐具众戒,欲入三昧。于三昧中,或被一切强软二魔,内外惑乱,行有退转者,则当坚强其志,重加精进。如金刚幢,不可摧毁。如须弥卢,不可摇动。如彼大海,众毒莫坏。假使行人闻佛记云:“汝今虽修此行,彼安养土必不得生。”即当答言:“善哉世尊!我先受佛记,求生极乐。释迦佛言,一切众生,皆当发愿,愿生彼国。尚不间于女人根阙,十恶五逆阿鼻之辈,何况于我?我今道行虽微,不造五逆,数过十念,必当得生。佛岂自诳,肯违本愿。况十方诸佛,示广长舌相,证明斯事。是故我今必定求生,不敢退转也。”如是名为行人金刚延幢勇健之力。佛记尚不能退其初志,何况天魔恶党,人中水火盗贼,强邪境界及妻妾情爱,而能动我行愿哉?或曰:我见世人虽修而不得生者,何耶?答:盖其见异而行不庄故也。问:如是则虚丧其功耶。答:岂虚其功。彼亦必承弥陀愿力,今世不生,二世必生。二世不生,三世必生。若但一念一动归向彼佛,必在当来多世定得往生,是名皆得不退转者,岂有不生者乎?故知生彼国者,得不退转。修此行者,亦得不退转也。但彼后世生者,枉受多劫轮回之苦。故须一生取决,岂可自二其志,堕在他世往生者乎?其中若有宿业所使,愿行有亏,常当一心诵此《拔一切轻重业障得生净土陀罗尼》。若持一遍,即灭身中所有一切五逆十恶等罪。若持一十万遍,即得不废忘菩提心。若持二十万遍,即感菩提芽生。若持三十万遍,阿弥陀佛常住其顶,决生净土。此咒世所诵者,虽出藏本,其音声句读多讹谬。今所传者,乃是近代三藏法师沙罗巴所译,比他本最为详要。修是行者,故宜诵之,为正行之直指。今附录于此。咒曰:

奈麻辣怛纳 特啰耶也 奈麻阿哩也 阿弥打跋也 怛达哿怛也 阿啰喝帝 三迷三不达也 怛的也挞 唵 阿弥哩帝 阿弥哩打 嗢巴伟 阿弥哩打 三巴伟 阿弥哩打 葛哩比 阿弥哩打 薛帝 阿弥哩打 帝际 阿弥哩打 韦羯兰帝 阿弥哩打 韦羯兰帝 哿弥你 阿弥哩打 哿哿奈 羯哩帝葛哩 阿弥哩打 顿度比 苏哇哩 萨哩哇 阿勒挞 萨怛你 萨哩哇 哿哩麻 吉哩舍 吉哩也 葛哩 莎喝

亦名《无量寿如来根本真言》。诵此得大精进,速生净土。

【译文】

这里所说“精进”的意思,就是在修行的过程中,不被世间所谓的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种世风所惑乱而退失道心。又不为身心所受种种异见的干扰,以及一切大小病缘,而懈怠其修行,是故名为精进。行人既能依从劝导而发心,永断杀业,渐次具足严持众戒,希望进而修念佛三昧。而于修行念佛三昧期间,也许会遇到强硬的阻扰或温言软语的诱骗这二种魔,从内外各方面进行妨碍破坏,行人往往也有经不住诱惑扰乱而退转道心的。因此,当面对软硬二种魔时,无论对方耍什么花招手段,都要坚强其志,比平常更加精进。如同金刚幢,不可摧毁;如须弥山,不可摇动;如大海水,众毒不能损坏。

假使念佛的行人听到有化佛前来告诉说:“你今虽然修此念佛法门,但西方极乐国土绝不是你所能往生的。”行人听到这话,即当回答说:“善哉世尊!我先已接受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记别,因而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本师释迦牟尼佛曾说:‘一切众生,皆当发愿,愿生彼国。’尚且不限于女人及六根不全者,乃至造作十恶五逆本该堕阿鼻地狱之辈,倘能悔过至诚念佛,虽仅十念,都能往生净土,何况于我?我今道行虽然微薄,但并不曾造作五逆之罪,而且念佛之数远远超过十念,我自信必能往生净土。同时也深信释迦牟尼佛决不会自诳,阿弥陀佛岂肯自违本愿。何况更有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证明此事。是故我今必定随顺本师所教,念佛求生净土,决不敢退转。”能如是坚定不移,名为行人金刚延幢勇健之力。即使有佛前来劝说尚且不能退转其初志,何况天魔恶党、人间的水火盗贼、种种强横邪恶境界,以及妻妾的柔情蜜爱,岂能动摇我修行念佛发愿求生净土的决心呢?

有人问说:我见世间许多念佛的人,虽然修此法门而不得往生净土,那又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因为他们知见上有偏差而且修行不能真诚专一的缘故。

问:如果是这样,岂不等于是徒劳无功吗?

答:那也不至于徒劳无功。这些念佛的人同样也承受阿弥陀佛的愿力,今世虽然未能往生,第二世必然往生;第二世未能往生,第三世必定往生。只要能专心念佛,凡所作种种功德皆一一回向求生阿弥陀佛国土,当来总有一世必定得以往生净土。这便是名为皆得不退转者,岂有不往生的呢?故知不仅往生极乐世界,称为得不退转;只要修此念佛法门,虽暂时未得往生,也可以称为得不退转。只是拖延到来生来世往生,未免枉受许多世的轮回之苦。是故念佛的人,必须一生取向决定往生,怎能怀着模棱两可的心态,堕在他世往生呢?

其中若有因宿世业力所驱使,或因愿力不切、行持有亏,常当一心诵此《拔一切轻重业障得生净土陀罗尼》。若至心持诵一遍,即能灭除身中所有一切五逆十恶等罪;若持诵十万遍,即得不废忘菩提心;若持诵二十万遍,即感菩提芽生;若持满三十万遍,阿弥陀佛常住其顶,决定往生净土。此往生咒是举世学佛者所常诵的,虽然此咒出自大藏经中的版本,但其音声句读多有讹谬。现今所传的,乃是近代三藏法师沙罗巴所译,比其他版本更为详要。是故修念佛的行者,应当依此诵之,作为正行的直指。今附录于此。咒曰:

奈麻辣怛纳 特啰耶也 奈麻阿哩也 阿弥打跋也 怛达哿怛也 阿啰喝帝 三迷三不达也 怛的也挞 唵 阿弥哩帝 阿弥哩打 嗢巴伟 阿弥哩打 三巴伟 阿弥哩打 葛哩比 阿弥哩打 薛帝 阿弥哩打 帝际 阿弥哩打 韦羯兰帝 阿弥哩打 韦羯兰帝 哿弥你 阿弥哩打 哿哿奈 羯哩帝葛哩 阿弥哩打 顿度比 苏哇哩 萨哩哇 阿勒挞 萨怛你 萨哩哇 哿哩麻 吉哩舍 吉哩也 葛哩 莎喝

此咒亦名《无量寿如来根本真言》。诵此得大精进,能速生净土。

正行第十三

如上所述依正二境,乃至“精进”,虽皆圆妙,悉是求生之方,未为正行。此下所陈,乃是正行之旨。何谓正行?行者既发此志,必使身心清净。入于道场,先当观察,我及尽虚空界微尘刹海一切众生,常在生死大海,历劫不休,飘零沉溺。于六道中,无归无救。若不令其普得解脱,何名正行?于是等观怨亲之境,即此境上起大悲心。如虚空量,广大普覆。又作是念,我今此身,如彼疮疣,怨业苦聚。若不以此布施众生,等修三昧,令彼解脱,则违佛教诫,违我本愿。众生受苦,甚可悲愍。我今发心,如师子王出窟。不求伴侣,不求护助。嚬呻哮吼,摧伏一切,定不为彼弊魔恶党之所退转。如是大心既立,然后审彼古贤念佛正行。当择自然寂静之方,及非先曾秽染之地。所费先当尽己所有,乃可丐人。如法建立道场,下以香泥,上悬宝盖,中奉三身及九品像,极令严净。布诸幡华,供事毕备,皆令莹净微妙。次则著新净衣,烧香然灯,安设坐具。无始所有一切善根,普为众生回向净土,庄严行愿。若不如是回向,生因奚得?于是三心圆发,五体投诚。观佛相好,胡跪合掌。乃至运心普缘无边刹海一切众生及我此身。自昔至今,流浪不返,深为可痛。涕泪悲泣,求佛垂慈。不觉此身如大山崩,归命三宝。手擎香华,想遍法界,请佛叹德,敬礼投诚。剖腹洗肠,发露过罪。修行五悔,旋绕归依。于是端坐面西,观佛相好。诵经念佛,出入经行。昼夜六时,克期练行。如或障深未感,至死为期,于中不得刹那念世五欲。如是一心,若不往生,则我佛是大妄语者。故此三昧,其神若是。此三昧者,诸佛所赞,诸圣同遵。始则唱于庐山,终则流于天下。历代传弘,皆以此为归趣。但三昧仪轨虽多,惟慈云所撰,详略得中,宜熟味之。此是第一上行,境界甚深。学者于中,当竭其力,慎不可舍此而趋彼也。若或根机不等,胜行难全,亦必处于净室,使内外肃清,随意立行,礼佛忏悔,日定几陈。精进一心,誓不中悔。或专诵经,或专持咒,或但执持名号,直求往生。或能深达法义,观佛依正。若至得见好相,即知罪灭缘深,亦生彼国。如经有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若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命终,佛与众圣现前接引,即得往生。”故知执持名号,即是多善根多福德因缘也。又有未能尽断世缘,亦修世善。于极乐国,谛信不疑,念念恋慕不忘。于前行门,随意修习。四威仪内,以此为归。触境则达彼渊源,临事则力行方便。临命终时,必生彼也。然此诸行,详略虽有不同,而其法力本等。但存心或有缓速,故佛应亦有迟疾,学者不可不知。又有慈云十念法门,每于晨朝盥漱已毕,静处面西,宜亦修行。此实往生极乐之初因,愿必不可失也。如上行相,义具委明,可谓义无余蕴矣。或曰:某于念佛之际,虽运身口,而心念纷飞,不能自制。且如何用心,得不散乱?答:能运身口之念,毋论其散。但不间不断,自能一心,亦可即名一心。惟行之不休为度,固不必忧散乱矣。譬如父母丧爱子,龙失命珠。不期心一而心自一,岂制之令一也。此心本不可制,实在行人勤怠耳。

【译文】

如上所述从初篇介绍极乐依正二境,乃至“勉起精进力”这一章,内容虽然皆属圆融微妙,都是求生净土不可缺少的方法,但尚未谈及净土正行。此下所要陈述的,才是正行的意旨所在。

何谓正行呢?行者既发此念佛求生净土之志,务必要使身心保持清净。将要入于道场,先当观察,我及尽虚空遍法界微尘刹海一切众生,常在生死大海之中头出头没,经历无量劫以来,未曾休止;飘零沉溺于六道轮回之中,既无所归依也无所救护。我今既已发广大菩提心,若不能使一切众生普遍得以解脱,怎能称为正行?于是平等观察所有怨亲众生之境,即于此怨亲境上发起广大慈悲心,如同虚空之量,广大普覆一切众生。又作如是之念,我今这具色身,如同恶疮毒疣一般,种种怨业痛苦所聚,若不借此色身修诸功德,回向布施与众生,并引导众生平等修习念佛三昧,令众生同得解脱,则是违背佛的教诫,同时也违背我的本愿。因为每当想起众生所受的种种痛苦,实在令人感到万分的悲伤和怜悯。我今发起自觉觉他之心,如同狮子王昂首阔步走出洞窟,不求伴侣,不求护助。或低声嚬呻或高声哮吼,皆能摧伏一切群兽;决定不被任何弊魔恶党的扰乱破坏所退转。

既然立下如此坚定不移的大心,而后自当审察并效法前辈大德高贤们的念佛正行。应当选择在自然寂静的地方启建道场,而且此处并非曾经是污秽垢染之地。凡所费用先当尽自己所有钱财,倘或不够才可以向人募捐化缘。必须如法建立道场,地面以香泥方砖铺就,殿上悬着庄严的宝盖,宝殿之中供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三圣及九品往生之像,极令庄严清净。布置种种幡幢、香华、灯烛等供养之物完整具备,皆令莹洁明净而微妙。其次则穿着新的干净衣服,烧香点灯,安设蒲团坐具。当步入道场之中,便想到要将无始以来所有一切善根,普为法界众生回向往生净土,以庄严自己的广大行愿。若不如是回向,如何能得往生正因?于是圆满发起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五体投地真诚礼敬诸佛。同时观想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胡跪合掌。乃至运心普遍系缘无边刹海一切众生,以及我此色身。自从往昔至于今生,流浪生死而不知返,心中不胜悲痛。因而涕泪悲泣,祈求阿弥陀佛垂慈,不觉此身如大山崩一般拜倒于地,一心归命三宝。手擎香华,观想周遍法界,恭请十方诸佛,赞叹诸佛功德,至诚礼敬。敞开心扉,尽情发露自己的种种过罪,并依天台宗修忏要旨而行“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这五种忏悔法,然后右旋绕佛而归依。于是端坐面朝西向,观想佛之相好。或诵经,或念佛,或出入经行。如是昼夜六时,克定日期修习三昧行法。如果或因业障深重未得感应,当以至死为期,于中不得刹那动起贪恋世间五欲的念头。如是一心修念佛三昧,若不能往生净土,那么我佛岂不成了大妄语?是故修此念佛三昧,有许多神妙不可思议的感应。

这念佛三昧,乃是十方诸佛所赞叹,历代圣贤祖师共同遵行的。在我国,最初是由东晋庐山慧远大师所倡导,其后则流传于天下。历代以来传承弘扬此法门者,皆以修此念佛三昧求生净土为归趣。但三昧仪轨虽多,唯独宋朝慈云遵式大师所撰的《往生净土忏愿仪》,其详略确当适中,理应修习精熟并领会其中法味。这是第一最上殊胜之行,其境界甚深,修学净土的行者在修习这种仪轨的过程中,应当竭尽其力,千万不可半途而废而改修其他行门。

如或本身达不到依照仪轨修习的程度,或者道场中各方面殊胜的条件难以齐全,也必须独处于净室,使内外肃清安静,自己可以随意立下修行的方式,或礼佛忏悔,或每天定下几次修持的课程,总要精进一心行持,誓不中途退悔。或专心诵经,或专心持咒,或但一心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勇往直前唯求往生净土。若能深刻通达佛法义理,可以配合观想阿弥陀佛的依报正报庄严。若能得见种种好相,如佛来摩顶,或见到光明、莲华等,即知罪障除灭,净土之缘已深,亦必往生极乐国土。如《阿弥陀经》中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若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命终,佛与众圣现前接引,即得往生。”由此可知,能一心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即是多善根、多福德因缘。又如果有人一时未能尽断世缘,但也随心随力勤修世间种种善行。同时对于念佛求生极乐国土,能谛信不疑,心中念念恋慕不忘。于前面所介绍的净土行门,随意修习。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总是以念佛求生净土为归宿。凡所接触一切境缘,皆能了达彼苦、空、无常之渊源;面临义不容辞之事,则努力行其方便。这种人在临命终时,必定也能往生彼极乐国土。

然而此种种修行仪式,其间详略虽有所不同,而其功德法力本是平等。只是各人存心或有迟缓和急切的差别,是故佛的感应也有迟疾的不同。这也是学者不可不知的事。

又有慈云遵式大师在行愿门中所提出的十念法门,是在每天早晨洗盥、漱口已毕,然后于清静之处面朝西向,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十口气为十念,应该如法修行。这实在也是往生极乐的初因,至于发愿回向更是必不可缺失的。

如上所介绍的修行事相,其中所含的义理都已加以说明,可说是义无余蕴了。

有人问:某于念佛之际,虽然做到身敬口念,但心念纷飞,不能自制。请问要如何用心,才能不散乱?

答:能运用身口二业专注于念佛,不要去理会其心散乱不散乱。只要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下去,自能达到一心,也可以说在专心念佛时即名一心。唯以行持不休为度,不必担忧散乱。譬如父母痛失爱子,又如龙失颔下宝珠,哪有别的心情,这是不必期待一心而自然能得一心,哪用得着强制令其一心。而且此心本来就不可制,能不能得一心,其实还是在于行人念佛的勤怠了。

别明客途所修三昧第十四

道场既备,供事已陈。一一无不如仪,岂可随时空过。则当依教,运之以观慧,解之以妙境。承此胜心,立无作行,则生死海必枯,净土必生矣。时有客在坐,雍容自如,端庄雅重,内蕴不怯之志。忽作礼而问曰:今观师诲,则知运心广大,深浅咸该。然皆建立道场,使供事毕备,乃安心处静,方可起修之说也。若余生于晚辈,机钝寡闻。自昔至今,竛竮湖海。周旋境邑,或去或来。虽欲处静进功,量力未得。若能即于旅次,不假道场,亦可六时行道,三业无亏,诵咒持经,称名礼忏,一一如仪,期生安养,一同道场功行,庶我辈可以奉行。伏愿弘慈,启迪未闻之旨,曲垂始终方便。答:大哉问也。世人欲修三昧谓必所需百事具足,然后发行。今子之志,可谓拔乎其类矣。非此问,不发吾之所蕴,使悉被余机也。盖圣人垂教,如一味雨,三草二木,各得敷荣。况念佛三昧,普摄群机。子若求决生净土,当知四威仪中,皆为道用。岂特妨于客途哉?子若欲就斯立行者,最初当先立不欺心。藏德露玼,慎毋矜耀。始从脚根下,便要内外稳当。次则必放下诸缘,休息万事。预宜熟读净土经咒,五悔忏法,极令通利。又应修习所行威仪,必使端庄雅重。乃如前说,起真正信心,运大悲智,普为众生,如理观察二土净秽,苦乐两报。实可厌忻,于此发行。既在客途,居处不一,如云如水,故不必庄严道场。但一清净身心,服随分净胜之服。于六斋日,或客何处,即具蕞尔香华之供,供养三宝,表有所施。正当于三宝前,拜跪稽颡,立广大愿,誓不退转。在处生世,以此为归,更不生中悔心。虽无道场庄严,即于是日为始,至形寿尽,每日六时,修行此法。香灯有无,毋固必矣。问:三昧既须一心,人事则有万绪。且如何修行,佛事世事不相妨碍?答:譬如捕鸟入笼,身虽在笼,心忆园林,两不妨碍。笼但系身,不能系彼求出之心。事但拘身,不能拘我愿往之志。所谓三界如笼,此身如鸟,求出即愿往,园林乃净土也。故知妄缘万绪,不碍真心。何况客中,他事少恼,自不涉他,身心坦如,正好进修。问:法门次第,愿更委曲,使进修之人,临事不惑。答:日三夜三,时分不差,是其次第。今在客中,或日初时至,若有像处,或自有像随身。则当口诵身礼,或默诵身礼,对像而修。如无佛像,或对经卷,或但面西遥礼,或但除东向,随方修礼。当具如道场仪式。若有时在道登舟,及不得已一切治身动用之事,不可拨置,则佛事世事同运也。又当念此世务,本为养身。我身行道,功亦不弃,即与三昧同体也。问:我闻心无二用,得一失一,如何二事同运?答:子岂不闻笼鸟之喻,已自委明。又如一心不妨眼见耳闻,身作心忆,应用无尽,何止二事?用既无尽,则当就彼一切动用之中,一心持诵《小阿弥陀经》一卷,或“上品”,或《楞严》“势至章”,及诵净土咒,或三或七,至百多遍。又称佛号,或三百五百至千,及不计数,为入忏佛事。回向已,方入忏。其礼忏仪式,具出慈云《忏仪》。从“一切恭敬”,次礼三宝,运香,叹佛,礼拜,忏悔,至于旋绕归依。皆当随其文义节段,一一想我此身,恭对净土佛前,或此道场形像佛前,跪拜瞻绕。一一明了,不使昏乱。礼毕,观佛及白毫相等,量时而止。于是如前念诵经咒佛号回向毕,方为初日分佛事。以此想礼,与道场行法一同,但加身礼为异耳。又其所诵之音,虽随人境好恶而轻重之,当令声默相半,沉大雅重,俾两肩之人隐闻。切不可与人多语。又当于未作务前,或先于佛前烧香一炷。或更不能,但随手拈物为香,就先散之。至时但运想耳。于余时惟宜独坐独行。远离喧杂及聚首闲谈,戏谑侮弄,哂笑歌叹,吟咏笔砚,使人忘失正念等事。是为日初分佛事。其日中分后分,与夜三分亦然。是为六时行法。念彼夜中人定境寂,用功正宜与日不同。行者既为生死事大,岂可随于懈怠,而恣睡眠?纵历寒暑之极,慎勿脱衣。法服数珠,宜置近处。手巾净水,不离座隅。或有所需,皆应预备。又应观彼信根厚薄,不恼他人,不使人厌。于此无碍,则当微出其声,如琴如瑟,细而沉重,大而不雌,使天神欢喜降护,鬼畜闻声解脱,则其功弥深。或在船中及在他家卑隈之处,皆当察境察人,一心精进,方便宛转,以竭其行。切不可于中起人之过,彰人之恶。又不可尽人之欢,倾人之美。纵遇时闲处便,或有他事异人为碍者,亦当择于僻处,端坐面西,合掌至膺,声默随宜,如前想礼,与作务不异。又若于作务之时,事讫身闲,不拘其忏多少,乃至一句一拜未圆,即当连音随诵,至彼佛前,身礼圆满。若于佛前端礼之时,忽有他事急为,亦不拘忏多少,乃至一句一拜未圆,即当随所作处,想礼圆满。切不可入忏未多,而重起忏。又此客中想礼,盖出乎不得已者,不可暇时亦以想礼而怠其身。又不可以此想礼加于作务之时,而于闲时反虚掷也。于浅信人,不可遽然劝修。于深信人,又不可不密启之,使其自肯。又不可使化功归己。如春育物,不见其功。彼依道场所修者,名顺中易行。从客中而修者,名逆中易行。若以逆中易行,比之于顺中易行,不啻若天地之悬远矣。逆中易行,其功益著。问:此想礼与身礼同否?答:同。子岂不闻三业者,意为身口之主。主既注想,焉得不及乎身口也?又如忏中运念香华及此身心遍至之旨,岂不亦但念想也?例此可知。问:若尔,但心想礼,可不运身口耶?答:意业虽胜,若全身口,名三业圆修也。其默诵之义,例此可知。又能以此想礼之数,于空时填礼,其行尤壮。问:六时行法之外,如何用心?答:或观佛相好,持咒诵经,称名顶礼等行。念念不舍,克期往生。如行路人,步紧到速,步缓到迟。当如是用心也。若人身心力弱,不能具修六时行法,但克定经忏之目,每日或三五时。虽不厌乎加多,亦不可一时增减,而改其所立之行也。问:客中三昧之说,圆融次第,于世罕闻。若尔,则依道场所修者为不必耶?答:如人堕海,求船未得,忽遇横木,且执之得达岸也。岂可有船,反求其木而自丧哉?况又客中去住,随主厌忻。得无挂碍,可不进功?如上是为客途所修三昧。此三昧者,境界甚深,功能广大。合佛妙心,称扬莫尽。四三昧中,名非行非坐三昧,亦名随顺四威仪三昧。正被大机。小智小根,随分受益。以此三昧比于道场,或缺身礼,余仪亦同。子当以此三昧精进受持,一志西驰,切不可因循而更滞于生死也。如上自为正行。余又观今世之人,或有志于斯道者,才闻其易,即作易想,便妄谓得证。才闻其难,即生退屈,便尽失其志。纵有信心颇切者,又流入邪见丛里,密相传授,以误多人。其传授之法,千形万状,至有不可闻者,皆能罗罩人心,使其自肯。非行渐张,师徒俱陷。岂能若尔正心下问之切也?客作礼曰:某崎岖于客中久矣。每想生死无常,欲修未得。但虑口体之养,于法行道场不得起修为恨。今宿生缘幸,得闻此说。可谓如甘露灌顶,彻骨清凉。敢谓决志受持,如从今日。如怨为亲,更无余恨。从是身心放下,如息重担,自在坦然。愿世世生生,顶戴受持。宁断命根,誓不退失。普使一切同人,皆悉了知。在处在客,于逆顺中,不碍道用,同成三昧。可谓群生之大幸,可谓学佛者之大幸也。此既可修,则知一切奔驰世务,流荡四方,劳生贩卖,邸店市廛,商贾负道,百工伎艺,男女老幼,奴婢黄门,受人驱役,不自在者,于彼一切行住坐卧,著衣吃饭,语默动静,及被牢狱者,于喜怒哀乐之间,未有不可修时。况出家四众,在家四民,有居可处,有暇可修,所欲皆具,得自在者,宁不进其行也?客又曰:今有闻极乐过十万亿佛土之遥,而望途怯远。闻生者多是一生补处,而耻躬弗逮者,云何?答曰:彼等岂知如上所说十方空界,悉是我心。心净则十万非遥,心垢则目睫犹远。但期心净,何算程途?如少顷睡眠,梦行千里,岂以常时为比较哉?理既有土可生,切不可谓但能心净即是,更不须生于彼土也。乃复礼曰:唯。敬受来教。又曰:某初闻是说,先所未闻,谓师但随自意以垂其言。今闻三昧之名,乃知来自圣典,实应机宜。如青天白日,可谓后学之诫训也,岂是为我曲说哉?愿笔记之,永为将来之训。更求垂示道场所修始终微细正行法门,普利斯世,则其幸尤大。余曰:善哉。当尽子意,而与彼说之。客乃谦恭而退。其客名行一,字志西。自言曾读智觉禅师《万善同归集》,甚熟。后游庐山,见始祖远公遗迹,因发愿念佛云。

【译文】

道场既已预备完善,种种供养庄严之事也都已布置陈设。一一无不如法如仪,有此殊胜因缘,岂可随时空过。则应当依循诸佛、祖师教法,运用智慧作观照,借助妙境起解行。承此胜妙之心,努力勤修清净之行,则生死苦海必然枯竭,极乐净土必定往生。

当时有一宾客在座,其人举止雍容自如,仪态端庄高雅而稳重,内心蕴含着不怯之志。忽然站起来向前作礼而问道:今据大师这些教诲看来,则知大师运心广大,深浅修持之法皆包括在内。然而如果都要按照先建立道场,务使种种供养事布置完备,才好安心处于静室,以便依教起修的这种说法,那么,像我们这些后生晚辈,根机愚钝,孤陋寡闻,自往昔而至今日,孤身流落于山川湖海,周旋游历于城乡境邑,或去或来,行踪不定。虽然也想有个固定的道场,可以独处静室精进用功,但是自量其力,未能得此胜缘。若是能够在出外旅行的过程中,不必假借庄严道场,同样也可以六时行道,使身口意三业不致荒废,诸如诵咒持经,称名礼忏,一一如法如仪,以期往生安养,一一如同在道场中所修功行,这样才比较适合于我辈奉行。伏愿大师弘慈,为我等启迪未闻之旨趣,委曲垂示始终修行之方便。

答:难得你能提出这样意义深远的问题。世间一般人想要修习念佛三昧,都认为一定要把所需的百般事务都备办具足了,然后才能开始发起修行。如今观察你的志向,可称得上是出类拔萃了。若非你这么一问,还真的不能完全阐发我心中所蕴的理念,使悉照顾到其余的根机。因为圣人平等垂慈教化,如同一味的雨水,能使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小长短诸种药草树木,各得滋润而敷荣。何况念佛三昧,能普遍摄受一切根机的众生。你若是决志要念佛求生净土,当知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都可以用之于修行办道,怎么会妨碍于客途之中呢?你如果真想就此立定志向修行净土法门,最初应当作到不欺心,虽有德行,亦当含光深藏;若有瑕疵,便要随时发露忏悔,千万不可在人前矜夸显耀。始从脚跟之下,便要踏踏实实做到内外稳当。其次则必须放下诸缘,不再参与各种不必要的事务。预先应当熟读有关净土法门的经典著作,包括与净土相关的咒语之类,以及天台宗所作的五种忏悔法,都要读到通达流利。又应当修习平时所行的威仪,必使自己举止端庄、言行高雅持重。而后如同前面所说,发起真正信心,运用大慈悲心和大智慧,普为救度一切众生,如理观察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与娑婆世界的污秽不堪,以及这两个国土中所存在的苦、乐两种截然不同的果报。通过这样对比观察,实可令人产生厌秽与欣净的心理,于是由此发起念佛修行。

既然是在客途,自然是居无定所,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是故没必要讲究庄严道场,但必须清净身心,穿着随身携带洁净合体的衣服。于六斋日,无论客居何处,即便具办一些香华之类的供品,用以供养三宝,表达内心有所敬奉。然后于三宝之前,稽首跪拜,立广大愿,誓不退转菩提心。无论何时何处、一生一世,皆以此念佛求生净土为归宿,更不生起中途退悔心。虽然没有道场庄严,即于今日为始,直至此生寿命报尽为期,每日昼夜六时,修行此念佛法门。至于香华灯烛之有无,并没有限定必须具备,一切随缘就行了。

问:念佛三昧既然必须一心修持,可是生活在这世间,凡待人处事方面则有千头万绪。请问要如何修行,才能使佛事与世事之间不会互相妨碍?

答:譬如鸟被捕捉关进鸟笼,其身虽在鸟笼之中,而心里仍思念着外面可供自由飞翔的园林,两不妨碍。鸟笼只能系住它的身,但不能系住它求出离的心。同样的道理,世间事只能拘住我的身,并不能拘限我念佛发愿往生净土的志向。所谓三界如牢笼,此身如笼中鸟,求出离即如同发愿往生,园林即比喻净土。故知世事妄缘千头万绪,并不妨碍真心念佛。何况在客途中,他人的事,少去招惹烦恼;自己安守本分,也用不着去打搅他人。身心坦荡自如,正好精进修行念佛。

问:大师慈悲,善能为后学开解群疑。那么,有关修习净土法门的次第,唯愿更能详加说明,使进修的人,在临事修持时不致迷惑。

答:修持功课一般拟定白天三次和夜间三次,时分固定不差,这是从时间方面的修持次第。今在客途之中,每天早晨第一次功课的时间到了,若客舍有佛像之处,或自有随身携带的佛像,则应当面对佛像而修,口诵经咒佛号,身行礼拜;也可以默念诵经、身行礼拜。如果没有佛像,或者面对经卷,或者面朝西向遥礼,或除了东向之外,随意朝哪个方向修礼都可以。所修持的功课应当与道场中的仪式一样。若有时正在路途之中,或于乘搭舟车之时,以及不得已要办一些与自身相关的事,除此之外,平常修持功课是不可废置的,这样则佛事、世事便可以同时兼顾运行了。又应当念此世间种种事务,原本是为了养活色身;我今借此色身念佛行道,也算是不弃功于寸阴了,这样就与修行三昧同一体性了。

问:我听说一心不能二用,用得这一边就失去另一边,怎么可能做到佛事与世事同时运行呢?

答:你难道没听明白我上面所举笼中鸟的比喻?其中道理已说得很清楚了。又如一心并不妨碍眼见、耳听,身作事务,心中忆念,可说是应用无尽,何止是二事并用呢?其用既然无尽,则何妨就在办理一切事务的同时,心中默默持诵《阿弥陀经》一卷,或《观无量寿佛经》中的“上品上生章”,或《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以及持诵净土往生咒,或三遍或七遍,乃至百多遍。又称念佛号,或三百声五百声至千万声,及至不计其数,作为入忏之前的佛事。回向之后,接着修礼忏法。其礼忏的仪式,完全依照慈云遵式大师所撰的《往生净土忏愿仪》,从“一切恭敬”开始,其次敬礼三宝,严持香华广运供养,赞叹诸佛,礼拜诸佛菩萨圣观,然后念忏悔发愿文,至于最后旋绕称念、三归依。皆当随其文句义理、章节段落,一一观想我今此身,恭对净土诸佛菩萨之前,或此道场佛菩萨形像之前,长跪合掌、礼拜、瞻仰、旋绕。一一明了,不使昏沉散乱。礼拜完毕,心中仍然观想阿弥陀佛相好及眉间白毫相等。衡量时间而稍作休息之后,再接着如前念诵经咒佛号、回向完毕,这样才算是初日分所行的佛事。

以上所观想礼佛等各种修行仪规,与在道场中所举行的净土忏愿仪之法完全相同。但道场中是实实在在的身行礼拜,而客途中所修的却是用观想的方法,这一点是有差异的。

此外所诵念的声音,虽然可以随个人所处环境的好恶,而作轻声或高声诵念,但最好是半出声、半默念,令声音保持深沉大气、典雅庄重,使身边的人隐隐约约能够听到。而且在修持期间,切不可与人多说话。又应当在未作务之前,或者先在佛前烧香一炷。如果连烧香也不方便,就随手拈物,权且当作是香,做供养毕就移开。到用功修持之时,但运心作观想就可以。在其余的时间,最适合独自静坐、独自行持。远离喧闹杂乱的场所,避免与众人闲谈是非,彼此插科打诨开玩笑,轻侮戏弄,高歌词叹,或吟诗作赋、舞文弄墨等,这些都是会使人忘失正念的事。

这样依照每日早晨初分的佛事,中午时分的佛事、傍晚时分的佛事,以及夜间分为三次的佛事,所行持的仪规也是一样的。这合起来便是六时行法。根据夜间的情况,通常人们都已休息了,周围环境寂静,正是适宜用功的时节,与日间大有不同。修行的人既然是为生死大事,岂可随便流于懈怠,而恣意睡眠?纵然是经历严寒酷暑的季节,也慎勿脱衣睡眠。法服和数珠,都应该放在身旁就近之处。手巾净水,不离座位旁边。凡有所需的物品,皆应预先准备。又应当观察周遭的人们对佛教的信根厚薄,不要因为高声诵经而触恼他人,不要使人厌烦。如果对于这方面没有妨碍,就应当微微念出声音,如琴如瑟,声音虽微细而深沉浑厚,虽洪大而不带雌音,使天龙八部闻之心生欢喜,降临护持;鬼道及畜类众生闻声而得解脱,则其功德尤其深厚。

或有时在舟船之中,以及在其他人家偏僻的角落,都应当先观察环境是否适宜、观察他人有无信敬,而后一心精进,以方便善巧宛转低调的形式竭力修行。在自己修行的过程中,切不可带给他人产生反感的过失,或者彰显别人的恶行。又不可以希望他人强作欢心来迎合自己,或要求他人毫无保留地提供赞助之美。纵然遇到时间空闲、处所方便,但或因有其他的事、其他的人造成妨碍,也应当另择僻静之处,正身端坐,面朝西向,合掌至胸部,出声默念随合时宜,如同前面一样观想礼拜,与作务兼修持的情形没有差异。

又若于作务之时,事已完毕,身有闲暇,不论已经礼忏了多少,乃至有一句经咒佛号、有一拜尚未圆满,应当继续举声诵念,随即到佛前,继续礼拜至圆满。若于佛前正在礼拜之时,忽有其他事务急着要办,也不论已忏多少,乃至有一句一拜未圆,即应当随所作事之处,以观想礼佛的方式直至圆满。切不可入忏未多久,而又重新起忏。

须知在此客途之中运用观想礼佛的方法,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不可在闲暇时,也采取这种观想礼佛而懈怠其身业;又不可把这种观想礼佛用在作务之时,在闲暇时反而不以身业礼佛。同时在引导众生学佛方面,对于佛法只有浅薄信仰的人,不可贸然劝他们修行佛法。对于佛法已具深信的人,又不可不细致地启导他们,使其出于自愿发心修行。又不可将教化之功归于自己。如春天能化育万物,完全出于自然,哪有什么可居功的呢?

凡依借道场而修念佛法门,名为顺境中的易行道。在客途中而修念佛法门,名为逆境中的易行道。若以逆境中修易行道,比较起顺境中修易行道,其差距何止是天地之间的悬殊遥远。逆境中修易行道,其功德更加显著。

问:这种以意念观想礼佛与身业礼佛是否相同呢?

答:当然相同。你难道没听说身口意三业,意是身口二业之主。主既专注于观想,怎能不带动身口呢?譬如礼忏之中运心观想而念云“愿此香华遍十方,以为微妙光明台”,以及“十方法界三宝前,皆有我身修供养”等,此身心遍至十方法界的意旨,岂不也只是用心念观想?以此为例便可了知。

问:既然如此,只要用意念观想礼佛就行了,那就可以不必运用身业礼佛和口业称念了吧?

答:用意念观想礼佛虽然殊胜,若是配合身口并行,这叫作三业圆修。至于默念诵经之义,也可以例此而知。又此观想礼佛的方法,还可以在空闲之时作为填补礼佛的次数,对于行持功夫更加有所增益。

问:昼夜六时依法行持之外,还要如何用心?

答:只要有空闲时间,或者观想佛的相好,或者持咒诵经,或者称念佛名、礼佛忏悔等,念念之间都不放弃修行,克定日期,誓要往生净土。如同赶路的人,脚步走得快就可以快速到达,脚步走得缓慢只能迟迟才到达。应当如是精勤用心才好。如果有人因为身心体力虚弱,不能完全依照昼夜六时行法而修,可以自行择定诵经礼忏的课目,每日分为三时或五时。虽然不嫌增加次数多修,但也不可以随意增减,而经常改变所立的修行定课。

问:劝人在客途之中,仍然不废修习念佛三昧的这一番开示,事理圆融而又有次第,这在平常确实是很少能够听到的。那么,客途修行既是这么方便的话,就不一定要依止道场而修了吧?

答:譬如有人堕入海中,一时求船未得,忽然遇到一段横木,姑且紧紧抱执而得以到达海岸;岂可有船不乘,反而偏要寻求横木而自致丧命呢?何况又是在客途之中,或离去或安住,往往还得随房东主人的高兴或厌嫌。而依止道场修行,可以毫无挂碍,怎能不努力精进用功呢?

如上所说,是专为往来客途的行人所修的三昧。修此三昧,境界很高深,功德也很广大。完全契合佛的妙心,称扬赞叹不尽。在四种三昧(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中,名为非行非坐三昧,也名为随顺四威仪三昧。即通于行住坐卧及做一切事,皆可随意而修三昧。正适合大根机的众生。小智慧小根机的人,随分而修同样也能得益。以此客途所修三昧相对于在道场所修三昧,有时或者缺少身业礼拜,其余所修的仪式基本相同。你应当以此三昧精进受持,专心一志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切不可因循懈怠而再留滞于生死轮回。如上所说自当一一依从,作为正行。

我又观察现在的人,虽然也有发心想要修学此道的,但一听说念佛法门是易行道,就把念佛当作很容易成就想,刚念没几声佛号,便妄以为已经得证。又听说念佛功夫要达到一心不乱很难,当下就产生畏难而退的情绪,便完全失去念佛求生净土的志向。纵然也有个别信心比较恳切的,又流入于一些怀有邪见的人群中,在背地里互相传授,以致误导众多之人。其传授的方法,什么稀奇古怪的都有,甚至连不堪入耳的话都说得出来,居然也能蒙蔽人心,使这些人自肯信从。这种邪见流行渐渐传播出去,只能使其师徒俱陷恶趣。岂能像你这样正心诚意,恳切地不耻下问呢?

这时客人起身作礼致谢说:我生平奔波于崎岖客途之中已经很久了。每当想起生死无常,要认真修行而又不得其法。整天只是考虑如何维持衣食生活的问题,有时遇到如法修行的道场,又不能一起参与共修,因此内心总引以为憾。如今所幸宿生善缘成熟,使我得闻如此微妙的开示,可说是如同甘露灌顶,沁心彻骨,通体清凉。我敢放胆而言,从此决定一志受持,就于今日开始,如遇怨家皆视为亲属,再也不留余恨。从此身心世界彻底放下,如释重负,自在坦然。愿世世生生顶戴受持此念佛法门,宁断命根,誓不退失此向道之心。并普使一切同修净业之人皆悉了知,无论身在何时何处,或在道场或在客途,于逆境顺境之中,都不妨碍用心修行办道,同样都能修成念佛三昧。有此微妙法门,可说是群生的大幸,更是学佛者的大幸。

这念佛法门既然在往来客途之中都可以修,则可以了知凡应酬世间一切事务,流落飘荡于四面八方,或为劳于生计而做挑夫小贩,或开设店铺、经营摆摊,或商贾背负货物于道路,乃至百工伎艺、男女老幼、奴婢黄门、受人驱役而不能自在者,各于所在之处,各于所作之时,一切行住坐卧、着衣吃饭、语默动静,以及被人拘捕于牢狱者,于任何喜怒哀乐的情绪之间,没有不可以转而为修行念佛之时。何况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四众,在家士农工商四民,有房屋可居住,有闲暇可以修行,凡有所需全都具足,生活无忧安然自在,怎可以不精进修行呢?

客人又问道:如今有些人一听说极乐世界与此世界,其间还隔着有十万亿佛土,望着那么遥远的程途便不由得心生畏怯;并且也听说有资格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大部分都是一生补处的菩萨,自耻既然达不到这种境界,就干脆放弃不想求往生了。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劝解他们呢?

答:他们这些人平时没有多深入佛法,怎能了知如上所说“尽十方虚空世界,悉是我心”的道理。其实,心清净则十万亿佛土并非遥远,心垢秽则近在眼前犹有障碍。只要老实念佛达到心清净,何必去计算程途呢?如同有人稍睡片刻,却在梦境之中已游千里之外,岂能以平常时间的行程作比较呢?同时,在事理上既然确实有净土可以往生,千万不可认为只要心净即是净土,没必要再另外求生极乐国土。

于是客人再次礼谢道:好的。我完全能接受师父的教诲。又说:我是初次听到师父这些开示,以前不曾听闻过。我本来还以为师父只是随着自己的意思对我垂示种种言教。如今听师父这番解释,才知道“念佛三昧”这个名称,乃是出自于佛经圣典,确实适应众生的根机和时宜。如同青天白日普照大地,可以作为一切后辈学佛者的教诫训诲,岂仅仅是为我曲垂方便而说呢?我想把这些宝贵的开示笔录下来,永为将来学佛者的训诲。同时再次请求师父为后学垂示,在道场中所修始终微细的正行法门,以普遍利益这个世界的众生,则众生之幸尤其广大。

我答应说:很好。我会尽量满足你的请求,而为大众讲解说明。于是客人谦恭而退。这位客人名行一,字志西。据他自己说,曾经读过永明智觉禅师的《万善同归集》好多遍了。后来游历庐山,拜见净土宗始祖慧远大师遗迹,因此开始发愿要修学念佛法门等等。

三昧仪式第十五

念佛法门,严建道场之事,并供养仪式及预治衣服鞋履,更衣沐浴,门颊出入,方便正修,禅诵忏礼等清净法则,具如慈云尊者《忏仪》等文,此不再具。如所期日至,当于七日之前,营理庶事俱毕。必先使身心静定,期于忏内,障尽行圆。又起首必六斋日。又期日之前,或三日,或七日,佛前香华净水等供,不宜不谨。盖有佛天先降,森严此处,辟除魔事秽恶等障,使行人于道场中三昧成就故。于此道场,当作净土想,作解脱处想,作宝所想,作定得往生想,无轻视之。又当返观世间无穷之苦,如得避怨,永不再入。又不可将平日难割舍事,蕴之于心,存其余念。与正忏时作障,使胜行不进。虚丧其功,恐难再会。仪云:“不得刹那念世五欲。”

行者十人已还,多则不许。须预审择其人可否,观彼平日行止,无大粗过。或信根淳厚,离诸卒暴。音声和雅,仪轨端庄,受人约束。为生死故,不生悔恼,肯存谦下,可作同修。若无是人,止四三人亦善。或一己尤妙。不可失察,反使败坏轨则,恼乱清修。又于众中,宜推尊一人德重行熟者,或别请久为师范者,作方等道场之主,主行忏事。使一众观其仪礼,听其举扬,作大依止。于中或时示现逆顺之相,毋见过失。其人亦可审己谦辞,或赴或止。

其礼诵仪式,或拜或跪,或坐或立,叉手合掌,恭敬旋绕,皆当一一端庄雅重。收视隔听,摄境归心。未达者,当问先觉,慎勿自恃其力,使身心摇动,或攲或倚。

众虽预集,当于隔宿之前,沐浴盥漱,换服履等,使道具如仪。忏首鸣引磬,领众入道场。除内护二人外,余不许同入。各周旋烧香了,依修忏位,朝佛三礼,以祈感降。礼毕,环绕立定。主忏出众白文一篇。赞佛赞水,乞祈三宝加护证明。俾于正修之时,无魔无障,必生净土。祷毕,就举过去正法明赞,念大悲咒七遍,如意轮咒七遍,毗卢灌顶咒七遍。主忏候举咒之时,即以手执水盂,于香炉上请熏。约半卷许,方传与右边之人。次砂,次香,次华,亦然。如是右旋,展转三匝。三咒毕,复举大悲咒,周围洒净。及各处欲经过所,先明灯已,当最前挑灯照路。次则执盂洒水,次捧盘撒砂,次提炉行香,后随处散华。领众从佛座后转,先于道场内右绕熏洒,圆满三匝,使砂水边皆遍。次从道场外及施生处所,到禅悦堂,亦绕转一匝。次净厨,次东净浴室,脱著处,宴息处,闲处及要路。凡行人及经过处,或绕彼屋,皆当熏洒一匝。是故以洒为界,名为结界。经云:界如金刚城墙。盖遵此义。又撒砂者,换土净地,结地界也。洒水者,即去垢镇疆,结方隅界也。行香者,使香云如悬盖于空,结虚空界也。散华者,显莹洁鲜明,庄严法界也。如上一切法用,悉是我大悲圣主及神咒力加持。故砂水到处,为佛宝土。以是因缘,邪魔不能入,外道不能坏,而我三昧可成也。又此界相,慎不可破。若破此界,便为不祥,必使一众道行,难成多障。何谓界相?界相有二:有内,有外。内界相者,即修忏道场四方际畔是也。外界相者,即屋际外八方,砂水到处是也。内人出至外界里必止,越外界为破界。外人入至内界外必止,越内界名破界。或办事人以手指及衣裾入内界帘幕内一分许,亦为破界。或荤秽恶人入外界片时,亦为破界。破界之兆,不吉可知。若如经旨,则当重建道场,再行忏悔,乃能远破界之相也。行人可不畏哉?

其有身心之力不及,于此法行不能具修,若欲但修五时者,当止日中时。欲修四时者,又止夜中时。欲修三时者,又再止日后时。若欲但修二时者,惟在早晚之间也。又行虽随意而立,立定之后,不许改易。但可增修,不可退减。纵有病缘官事,亦当想念。岂可随意勤怠,或兴或废,朝立暮改,使其正行不纯一也?今欲修此道者,必先取彼念佛法则及净土经忏咒等,前后排布,如意多少,安顿谛当,再三审实,我能行否。譬如有人,浮身渡水,察水远近,不致疲绝,而乃渡之。行人亦尔。观自勤怠,观法广略,而乃取之。不当趁一时之勇而立,即时而废。又不可别有诵持,心不专注。如人发箭,心一则中。念佛法门,亦复如是。若能行纯心一,应念得生,游戏极乐。于一念中,所获功德,岂易量哉?

【译文】

修习念佛三昧法门,首先必须启建庄严道场之事,并且布置各种供养的仪式,预备新净衣服、鞋履,以便沐浴之后更换净衣。进入道场,应从门边左右出入。其余有关预行方便、明正修意,诵经、坐禅、礼佛、忏悔等各科清净法则,完全依照慈云尊者所集《往生净土忏愿仪》等文,在这里就不再加以说明了。

如所预定的日期将到,当于七日之前,把该营办料理的各种事务都处理完毕。必须先使身心沉静安定,以期能在念佛修忏的时日内,业障尽除,修行圆满。又开始修忏法的第一天必须是六斋日。又在预定修忏法的日期之前,或三日,或七日,便在佛前摆设香华净水等供养物,不可不恭敬谨慎。这是因为凡念佛道场即有诸佛菩萨、护法龙天先已降临,使此道场气象森严,可以辟除魔事秽恶等障,使修行念佛之人于道场中容易成就三昧故。

行人对于所在的道场,应该当作此地即是净土想,当作这是自己得以解脱的处所想,当作这是自己回归宝所想,作自己在此念佛一定能够往生净土想,因此在此道场之中不可有轻慢的举动。又应当回过来看看这个世间,充满着无穷无尽的痛苦,如今能在清净的道场中修行念佛,如同得以远避怨贼,永不再入于尘劳之中。既已进入道场,便不可将平日一些难以割舍的俗事蕴藏于心中,或者存着其他的想念。因为这些尘劳俗事往往会于正在修行礼忏时作障碍,使殊胜之行不能顺利进展。这样就会徒然丧失修行功德,恐怕此后都很难再有参与胜会的机缘。所以忏法的仪规中说:“专秉一心,念所修法,不得刹那念世间五欲。”

参加共修的行者最好在十人以内,人数过多则不允许。必须预先审慎选择其人是否适合共修,至少要观察彼人平日的行为举止,不曾犯有重大粗恶的过失。最好是对学佛要有信心,性格淳朴敦厚而诚实,不是脾气暴躁的急性子。说话声音温和而优雅,威仪轨范端正而庄重,而且愿意受人约束。各人皆为了脱生死故,于修行办道期间,决定不生退悔懊恼,彼此之间肯心存谦虚礼让,能有这样同心同德的人,才可以作为同修。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只有三四人也好。或者自己一个人修那就更妙了。因此在同修这方面不可失于留心观察,反而致使有人败坏轨则,恼乱清修。

又于众同修之中,应该推举一位德高望重、对修行念佛仪规纯熟的人,或者另外请一位曾经久为师范的人,作为大乘方等道场的住持,带领大众进行念佛礼忏的法事。使一众同修观其威仪礼节,听其举声称扬,作大众的依止。于修行法事期间,依止师或许有时示现逆、顺之相,同修们不可观其过失。而受请做依止师的人,也可以审察自己而作谦辞,或答应受请或婉言谢绝。

在举行礼忏课诵的仪式之中,或拜或跪,或坐或立,叉手合掌,恭敬旋绕,皆当一一端庄雅重。眼睛不可东张西望,耳根只听经声佛号,摄千差万别之境而归于一心。如果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应当请教先觉的长者,千万不可自恃本身的能力,使身心摇动不安,或身体倾斜或背靠墙壁。

同修之众虽然预先集合,应当于隔夜之前,各各沐浴盥洗漱口,更换洁净的衣服鞋履等,道场中所使用的道具皆当符合规仪。引导大众共修的忏首鸣引磬,带领大众进入道场。除道场中的内护二人之外,其余的人不许同入。各各顺序周旋至佛前烧香之后,依各人修忏的位置,面朝佛像礼佛三拜,以祈求诸佛菩萨感应降临道场。礼佛毕,大众环绕至各人位置立定。主忏者出众,白疏文一篇。同时唱“佛宝赞”,以及唱“杨枝净水赞”,乞祈三宝加护证明,俾使大众正修三昧之时,没有魔扰没有障碍,祈愿所修净业成就,必定往生净土。

祈祷毕,举声齐念赞观音文“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等,接着持念大悲咒七遍,如意轮咒七遍,毗卢灌顶咒七遍。主忏者等候大众举声持咒之时,即以手执水盂,于香炉上请熏。待大悲咒念至一半许,才把水盂传与右边的人。其次是沙,其次是香,再其次是华,也是这样。如是向右旋绕,辗转三匝。三种咒念毕,再举声持念大悲咒,于道场周围洒净,以及各处将要经过的所在,先把灯盏点明,让最前面的人挑着灯盏照明道路,跟随其次的人则执水盂洒水,再其次的人捧盘撒沙,再其次的人提炉行香,跟在后边的人则随所到之处散华。这样领着众人从佛座的后面而转,先于道场之内右绕熏香洒净,圆满三匝,使沙和净水在各边隅都能洒遍。其次再从道场之外,以及施食与众生的处所,然后到禅悦堂也绕转一匝。其次是净厨。其次东边的净厕和浴室,脱换衣服处,休息处,空闲处,以及主要的通道路段,凡行人常要经过之处,或绕着道场所占用的房屋,里里外外皆当熏香洒净一匝。是故以洒净所及之处为界,名为结界。据经中说,结界如同金刚城墙,坚固莫犯。所以洒净结界正是遵照此义。

又撒沙的意思,表示换土净地,这是结地界。洒净水的意思,表示去除垢秽镇靖疆界,这是结方隅界。行香的意思,表示使香云如宝盖一样高悬于空,这是结虚空界。散华的意思,显示莹洁鲜明,这是为了庄严法界。如上一切行法的妙用,悉是得到我大悲圣主观世音菩萨以及神咒力的加持。是故细沙净水所到之处,即为佛的宝土。由于这个因缘,邪魔不能进入,外道不能破坏,这样我等所修三昧才有可能成就。

又此所结的界相,要提醒众同修千万不可破坏。若是破了此界,便为不祥。必将使全体同修的道行,难以成就而且多有障碍。什么叫作界相呢?界相有二种:有内界相,有外界相。内界相,即是主修礼忏道场的四方边际界限。外界相,即道场所在房屋以外的周围八方,凡撒沙洒净水所到之处都是。凡在道场内的人,出行时走到外界相里边就得止步,若是越过外界相即为破界。道场外的人进入至内界相之外就得止步,越过内界相名为破界。或者在道场中当义工的办事人,以手指及衣裾探入内界相帘幕内一分许,也是属于破界。或者是食荤秽恶的人进入外界相片刻之时,也是破界。破界必然带来不吉的征兆,这是可想而知的。若依照经教中的意旨,就得重新启建道场,再行忏悔之法,才能远离破界之相。行人怎可不心怀敬畏呢?

同修之中如果有人体力和精力跟不上大众,于此昼夜六时行法不能具足而修,若是只能修五时,应当停止日中这一时。如果要修四时,又停止中夜一时。要修三时,又再停止日后一时。若是只能修二时,那就只在早晚二时参加了。又行法的次数虽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耐力程度随意而立,但立定之后,就不许再更改变易。只可增加行法的次数,不可退减。纵然遇有病缘及官事,也应当运用观想忆念的方法修行。岂可随意时而精勤,时而懈怠,或时而兴起,时而废弃,早晨刚订立,至傍晚又改变,使其正行不能纯一。

今既要修习此道,必须先取有关念佛法则,以及净土经典、忏法、咒语等,前后罗列排布,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能参加多少次行法,切实安顿恰当,再三审量核实,我究竟能依此法而行否。譬如有人想要游泳渡过河水,必须先观察河水距离远近,估计不致因疲劳而命绝,而后才可放胆渡水。修行的人也是如此,估量自己对修行的精勤与懈怠存在有多大的差距,又观察所行之法是详细的还是简略的,然后择取适合自己的程度而行之。不应该逞一时之勇而订立,却又坚持不了多长时间而荒废。此外在修净土礼忏期间也不可以有别的诵持,以免心不能专注。如人射箭,必须专心一意才能射中目标。修行念佛法门也是如此,若修行功夫达到精纯而心念专一,应念而得往生净土,此后便可优游自在于极乐。那么,一念之中所获的功德有多大,岂是我们凡夫所能想象得了的?

扬佛下化之力第十六

已上所述种种方便,皆是众生起心进行上求之心,而不知我世尊下化愿力,种种方便,无所不至,过于众生上求之心百千万倍,不得为喻。如经所谓阿弥陀佛慈悲光明,遍照法界,普覆众生,作大救护,不令坠堕。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遍周法界。普接众生,作大摄受,不令漏失。阿弥陀佛阴入界身,遍同法界,普示众生,令彼了悟,不令退转。是故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皆我弥陀愿力所持。犹彼慈母,爱惜婴儿,怀抱乳哺,不令失念。父母爱儿,但止一世,报尽则休。佛念众生,世世不舍。以是义故,能于我佛大愿之中,一称其名,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信有旨矣。盖我弥陀愿力,常在世间,救苦众生。众生能念,岂不速应?譬彼母救婴儿水火之难,何待儿求。儿若能求,母必倍爱。惟彼历劫逃逝,自甘退失,不受救者,诚难救焉。纵有五逆具造,十恶满心,毁谤妄语,虚诳说法,无罪不造。临命终时,应堕阿鼻,其相已现,必入地狱之人。若能遇善知识,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一念改悔,能十称其名者,尚能变地狱之相为净土,而得往生。若能以是观行庄严,及能先排所造之业者,岂不克应?喻昔有人惧虎上树,因失声故,称“南无佛”三字,后值释迦得道。况彼命终苦逼,猛励十念,而不感彰?问:我闻弥陀愿力遍一切处。今观此说,但能救彼将入地狱及未命终之人。其已入者,似不能救。如不能救,则知弥陀及诸佛愿力,有不遍之处耶?答:子岂不闻“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若知诸法尚不离于众生之心,岂离弥陀本体而愿力有不遍处耶?问:若尔,如何地狱之人长劫受苦,未闻有能救护者?答:子又当观今之市廛屠肆之内,聚生而杀,日夜不休,未闻有能止其杀者。杀因既不能止,狱报亦无能救。然则杀在彼而报在我,但因果难逃耳。岂弥陀愿力不遍,而地狱无救护者耶?譬如有人,颇知经义,合佛妙心。而于身三口四等恶,承宿习故,不能灭除。因不灭故,其人命终之时,不遇善友提奖念佛,直入地狱。于地狱中,受无量苦。虽受诸苦,善因不灭。于诸苦事,皆能照察,触境知心。既知是心,亦知生佛一体。以一体故,即知正是如来微妙清净之身。由能觉了生佛一故,则当其人正受苦时,悉如梦事。了彼苦相,即是菩提。此心淳熟无错谬故,又能促彼多劫地狱极苦之报,一时轻受。其人于是虽受众苦,得无苦相,反起代受苦心,是以不求出离。以此妙解合佛心故,彼昔所曾供养之佛,乃至曾于名像所归敬佛及经卷中所信解佛,或念弥陀机感相投之佛,彼佛则必如伊解境,还现如是广大如虚空量,威德炽盛光明之佛,相好神通,巍巍赫奕。至彼地狱最上之顶,垂臂弹指,慈音告敕。于其支体,放大光明。其音随光,直至地狱渊源之底。其狱所有铁城铁门铁网铜柱,乃至刀山剑树镬汤炉炭一切苦具,承光照者,无不摧碎灰灭,如影如风,了无踪迹。又彼一切牛头马面,鬼吏狱卒,铜狗铁鹰,铁蛇铁嘴诸虫鸟等,承光照故,如菩萨相,慈视爱念。其受苦人及同狱苦囚,忽得本心,增益善念。见彼光明,又闻告敕,如深井底,仰望云汉。举眼上视,见佛胜身,踊跃欢喜,头面顶礼,悔过自责。与同苦者,发菩提心,随光直上,至佛所已,摩顶授记,接足作礼,听佛说法,应念悟道。即能飞行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同佛生处,如大菩萨。成无上道,教化众生,难可穷极。问:若从因果,则此佛光但照胜解之人出狱。众囚无与,如何一时同出?答:譬如有一恶逆之人,罹于官祸。入狱之时,由彼一恶为因,众过俱生,则必展转累乎妻子父母亲戚知识人等,同受苦果。其善行人出狱之时,亦复如是。岂不亦令同受苦者,展转生善,悉承佛力,皆生乐处。若此,则我弥陀愿力,实遍一切时处,岂特不能救护已入地狱众生耶?若谓狱报未尽,先欲使之令出,狱因无善,而欲佛光下照,其可得乎?更能以彼省己,奚不自悔?问:若待狱报尽时,佛光来照。我必报尽自出,何须佛光照耶?答:若非佛光,报尽虽出,于三恶道,未知何生。则必各各自重至微,展转历于多劫,多无量劫,不思议劫,方至人中。犹自贫穷下贱,癃残百疾,受诸大苦。又因求不得苦,恶念转甚。若无微善,还堕地狱。如盲入棘林,何由能脱也?若承佛光下照威力,则能转重轻受,转长短受,转多少受。又能一出地狱,便生佛土,岂可言不须佛光照耶?若作此见,得大重罪。经云:假使大千世界满中大火,念彼佛者,直过无疑,何况一己之火而不可灭?即此义也。又云:弥陀如来,悲心激切,乃至于无间狱大火轮中,代诸众生,受诸苦恼。方便救脱,令生安养。况未沦坠之人,而不救护?又云:彼佛慈力,普覆世间一切众生。于彼佛身,刀斫香涂,以慈力故,不二摄受。是故弥陀愿力,下化众生激切之心,于兹可见。何况以种种形,身同众生,于诸时处作化事者,实难可测。若不谛信,未可谓知法者。或谓众生全体是佛,未审谁是能救所救者。余只向他道,汝欠悟在。

【译文】

以上所论述的种种修行方便,都是就众生发起信心、进行上求佛道之心这方面而言,而不知我佛世尊下化众生的愿力,种种善巧方便教化,更是无所不至,远远超过众生上求佛道之心何止百千万倍,不可为喻。如经中所说,阿弥陀佛的慈悲光明,遍照十方法界,普覆一切众生,为众生作大救护,不忍心令众生堕于生死恶道。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遍周十方法界,普遍接引一切念佛众生,为作广大方便摄受,不令有所漏失。阿弥陀佛的正报色身及依报国土(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总摄正报、依报一切法),遍同十方法界,普遍明示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了悟,不令有所退转。是故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皆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护持。犹如世间慈母,爱惜幼小的婴儿,怀抱乳哺,从来不曾失念。然而父母爱护儿女,只不过短短一世,业报身受尽了就终止。而阿弥陀佛慈悲护念众生,却是世世不舍。

因此,从佛护念众生这个意义上说,众生能于我佛大愿之中,以至诚心一称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即能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确信这其中必然含有深意。因为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原本就希望能够常在世间救度苦难众生。众生能一心称念佛名,阿弥陀佛岂不即速感应?譬如世间慈母为了救婴儿脱离水火之难,何待婴儿呼喊求救;但婴儿若能出声求救,慈母必然倍加疼爱。唯独是那些历劫逃逝的迷途众生,自甘沉沦,不愿接受阿弥陀佛的救护,那就真的是难以救度了。不然的话,即使有人具造五逆重罪,十恶充满其心,毁谤三宝,说大妄语,虚诳说法,无罪不造。至临命终时,本来应该堕阿鼻地狱的,其时地狱之相已经现前,这是一个必定堕入地狱的人。但此时若能遇到善知识,为他开示教导念佛。此人为痛苦所逼迫,起一念改悔,能至心十声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尚且能变地狱之相为净土,而得往生极乐世界。何况平时能够依净土法门而行念佛三昧等功德庄严,以及能先行忏悔排除宿世所造诸恶业者,岂有不能感应的道理。

譬如《大庄严论经》中记载,佛在世时,有一老人来僧团中要求出家,舍利弗等诸大弟子俱不肯度,理由是以宿命通观此老人多劫无善根故。其后佛亲自度他,即证道果。因告大众,此人于无量劫前,为采薪人,入阿练若山采取薪柴,被猛虎逼极,大怖上树,因失声故,称念“南无佛”三字,以是善根,值佛得道。何况那些临命终时被众苦逼迫的人,以勇猛激切之心十声称念佛名,而不感应显彰?

问:我也曾经听说阿弥陀佛愿力遍一切处,如今揣摩师父上面所说的这些话,好像只能救那些即将入地狱以及尚未命终的人。至于那些已经入地狱恶道的众生,似乎却不能救度。如果不能救度,则知阿弥陀佛以及诸佛愿力,也有不能周遍之处吧?

答:你难道不曾听闻《楞严经》上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若能了知一切世界微尘诸法,尚且不离于众生之心,又岂能离于阿弥陀佛本体之心,而使愿力有所不遍之处呢?

问:若是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周遍,为何地狱之人长劫受苦,没听说有谁能得到救护呢?

答:至于地狱受报之人得不到救护,你应当从另一方面去观察。你看如今街市中那些屠宰场的所在,积聚无数众生而杀之,日夜不休,未闻有人能够自行停止杀业的。杀生的业因既不能停止,地狱的果报当然也就无人能救了。然则所杀的是那些可怜的众生,而承受地狱的果报必然应在自己身上,这是业因招感果报难以逃脱的定律,岂是阿弥陀佛愿力有所不遍,而使地狱众生无所救护呢?

譬如有人,通过读经闻法,颇能了知一些佛经的义理,领悟佛的妙心。然而却于身业的杀生、偷盗、邪淫,口业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这些恶行,仍承袭着宿世习气的缘故,而不能灭除。因恶行习气不能灭除故,其人命终之时,倘若不能逢遇善友,提携劝勉他念佛,就只能随恶业所牵直入地狱,于地狱中受无量苦。不过,虽受地狱诸苦,而其生前诵经闻法的善因不灭,因此对于地狱诸苦事,皆能照察,触境便知唯心所造。既知苦乐之境皆是心造,当然也能了知众生与佛同一体性。以同一体性故,即知此身也正是如来微妙清净之身。由能觉悟了知众生与佛同一体性故,则其人正当受苦之时,完全如同梦中之事。了彼苦相本亦空寂,当体即是菩提。由此增上善心淳熟,没有错谬故,又能促使原本应该受多劫地狱极苦之报,转为一时轻受。因此其人虽于地狱备受众苦,但并无痛苦之相,反而生起愿代一切众生受苦之心,所以并不急切希求出离。

同时以此妙解契合佛心的缘故,其人在过去世中所曾供养之佛,乃至曾经于佛名号或佛像之所而归依礼敬之佛,以及在经卷中所信解的佛,或称念阿弥陀佛机感相投之佛,彼等诸佛则必定随顺此人所悟解之境,还现如是广大如虚空量、威德炽盛光明之佛,庄严相好,神通妙用,其身巍巍,光明赫奕。至彼人所处地狱最上之顶,垂金色臂弹指作声,出慈悲音而告敕彼罪苦之人。并于其躯体之上,放大光明照映其身。同时佛的慈音随着光明,直至地狱渊源之底。其地狱中所有铁城铁门铁网铜柱,乃至刀山剑树镬汤炉炭等一切苦具,承佛光明照映,无不摧毁破碎,顿时灰飞烟灭,如影如风,了无踪迹。而且地狱中那些牛头马面、鬼吏狱卒、铜狗铁鹰、铁蛇铁嘴诸虫鸟等,承佛光明照映故,转恐怖丑恶相而现出如同菩萨之相,以慈眼视罪苦众生而生爱念。

其在地狱受苦之人,以及同狱中的苦囚,忽然得悟本有之心,增益善念。此时见到彼佛光明,又闻慈音告敕,如同身处深井之底,仰望云霄碧汉。举眼上视,见佛殊胜之身,万分踊跃欢喜,即时头面顶礼,至诚悔过自责。与同狱受苦者,一起发菩提心,随佛光明直升而上,来至佛的所在,蒙佛摩顶授记之后,头面接足至心作礼,听佛说法,应念悟道。即能飞行自在,游戏神通,清净诸佛国土,与佛同生一处,如诸大菩萨。此后修成无上佛道,教化十方众生,难可穷极。

问:若从各人所作因果不同而论,按理说此佛光只能照映那位对佛法具有胜解的人出狱,与其他的众囚并不相干,如何一时共同出离地狱呢?

答:譬如有一造作恶逆的人,罹于官司之祸。当此恶人锒铛入狱之时,由他一人造恶为因,追根溯源,就会引发众多过错产生,则必然辗转连累他的妻子父母亲戚知识人等,一同承受痛苦的果报。那么,当这位对佛法具有胜解的善行人出狱之时,也是这个道理,岂不同样也可以感化,使那些与他一齐受苦的人,辗转生起善心善行,悉皆承蒙佛力救护,皆得超生于安乐之处。据此理由,则我等导师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实在是遍于一切时一切处,岂特不能救护已入地狱的众生呢?若认为那些地狱果报未尽的众生,要使他们提前出离,可是在地狱之中并没有行善之因,而希望佛光下照,这怎么可能呢?通过这个理由,我们更应该以彼地狱受苦之人反省自己,如何能不急思忏悔呢?

问:若是一定要等地狱果报受尽之时,佛光才能来照。那么我的果报受尽自然能够出离,何须佛光来照呢?

答:要不是佛光来照,虽然地狱果报受尽可以出离,但于三恶道中,还未知要生往哪一道呢。则必然还得各各随业受报自重至轻,这样辗转历于多劫,或多至无量劫,或不思议劫,才能投生到人道中。虽然得生人道,但还是贫穷下贱,六根不具,体弱多病,备受种种痛苦。又因福报浅薄,难免存在所求不得之苦,心中恶念转增。若是没有些微善行,大概还得再堕地狱。如同盲人误入荆棘之林,想要脱离简直太难了。若是能够承蒙佛光下照的威力,便能转重报为轻受,转长劫受报为短期受报,转众多苦报为少受苦报。而且又能一出离地狱,便有机会往生佛土,怎么可以说不须佛光照映呢?若心中怀有此见,便是犯了很严重的罪过。

据佛经中说,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充满大火,称念阿弥陀佛的人,也能直超而过,毫无怀疑,何况一己所受地狱之火而不可除灭?这也正是说明仗佛威光的道理。又说,阿弥陀如来悲心激切,乃至于无间地狱大火轮中,宁愿代诸众生受诸苦恼。以种种善巧方便救度众生脱离苦海,令得往生安养。何况对于没有沦坠恶道的人,而不慈悲救护?又说,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普覆世间一切众生,无论众生对于阿弥陀佛之身,或以刀砍,或以香涂,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故,总是平等摄受。是故阿弥陀佛愿力,下化众生激切之心,于此可见。何况阿弥陀佛以种种形体示现,身同众生,随时随处作度化众生之事,实非凡夫所能测量。如果对此不能谛信,就不能说是真正了知佛法。

也有人以为一切众生全体是佛,但分不清究竟谁是能救,谁是所救。对这种人,我只能对他说,你既分不清谁是能救所救,正说明你还没开悟。

十大碍行第十七

详夫一心平等,体性无亏。众生虽缠绵于业识之中,靡不有出尘之志。方欲究道,魔境先彰。一事亏心,万善俱失。成小败广,得者还稀。况乎物欲交倾,死生迁变,递相仿效,易地皆然。使我如来于三大阿僧祇劫,舍无数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身肉手足,戒忍精进,承事知识,不惜身命,修行道品所得法门,因兹障碍,退其心故,一旦在我而灭,可不痛伤?我今既为释迦之子,不以力争,坐令法界群有,永失慧目,甚于割切身肉也。是故我今依经,创立十种大碍之行,名“十不求行”。人虽不故愿于碍,但于此间,或不得已,有一切障碍现前之时,俾我身心先居碍中,而众魔诸恶障碍之境,不能侵我,不能障我。譬如金火同炉,火虽欺金,金必成器。其十种大碍之行,今当说。一、念身不求无病。二、处世不求无难。三、究心不求无障。四、立行不求无魔。五、谋事不求易成。六、交情不求益我。七、于人不求顺适。八、施德不求望报。九、见利不求沾分。十、被抑不求申明。此十种大碍之行,摄一切诸碍,惟上智者堪任。中下之人,不敢希冀。若有得闻此十句义,于诸碍中,一一皆能照察觉悟,省身体道,持之不失,则能入诸魔界,不为群魔退转其心。循诸色声,不为色声惑乱其志。乃至憎爱利名之境,人我得失之场,我心先居碍中,彼碍岂能为碍?碍若无碍,则于道行尚可直进,何况得于自然无碍之境,道岂不可进哉?譬如高崖之木,虽久旱如焚,尚不改其秀色,何况雨泽滂霈,而又加于三春之令,岂不敷荣茂实者乎?又如根缺之人,运用虽艰,而于求食之计,有不胜之巧。若以求得之计,移之于求道,岂在碍不能行道乎?当知此碍,即是一切众生大善知识,亦是一切众生良佑福田。可以了死脱生,可以超凡入圣。于诸世间所有美味上服,金刚珠玉,一切众宝所不能及。是故若非以碍为通,则于非碍,反成为碍。何以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世无难,则骄奢必起。心无障,则所学躐等。行无魔,则誓愿不坚。事易成,则志存轻慢。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人顺适,则内必自矜。德望报,则意有所图。利沾分,则痴心必动。抑申明,则人我未忘。以是义故,则知十无碍道,能生是过,及成如是一切不吉祥事,为障道因缘。何以故?贪欲生,必破戒退道。骄奢起,必欺压一切。学躐等,必未得谓得。愿不坚,必未证谓证。志轻慢,必称我有能。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意有图,必华名欲扬。痴心动,必恶利毁己。存人我,必怨恨滋生。是十种过,从凡妄生,皆名邪见。展转生起无量恶法,遍虚空界,必令众生,堕于地狱,岂可于此,不生敬慎?若能体兹碍境,识病因缘,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了难境界,体难本妄,难亦奚伤?解障无根,即障自寂,障不为碍。达魔妄有,究魔无根,魔何能娆?量事从心,成事随业,事不由能。察情有因,于情难强,情乃依缘。悟人处世,观人妄为,人但酬报。明德无性,照德非常,德亦非实。世利本空,欲利生恼,利莫妄求。受抑能忍,忍抑为谦,抑何伤我?是故大圣化人,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解脱,以障碍为逍遥,以群魔为法侣,以事难为安乐,以弊交为资粮,以逆人为园林,以施德为弃屣,以疏利为富贵,以受抑为行门。如是则居碍反通,求通反碍。于此障碍,皆成妙境。故得之与失,自不能知。人奚于中,强生取舍?是以如来于障碍中得菩提道。至若为半偈时之遇罗刹,作仙人世之值歌利,瓦石来击之增上慢比丘,木盂为孕之大毁谤嬖女,及央掘摩罗之辈,提婆达多之徒,皆来作逆。而佛悉与其记,化令成佛。岂不以彼逆而为吾之顺,以彼毁而为吾之成也?何况时薄世恶,人事异常,于学道人,岂无障碍?于今若不先居于碍,则障碍至时,莫能排遣。使法王大宝,因兹而失,可不惜诸?愚故依经聊述所知,愿勿嫌弃。倘因闻此义故,障碍现前,反能勇进于道,可谓得斯旨焉。

【译文】

详细探究真如一心平等法界之义,其体性从来不曾亏损。众生虽然缠绵于茫茫业识之中,每当苦毒逼恼身心之时,无不怀有出离尘劳之志。可是往往正要放下万缘,体究大道,不料各种魔境接二连三出现。稍有一事疏忽,所修善行就会受到负面影响而损失。因而自古以来,成功的几率很微小,失败的因素却很广大,能善始善终得以成就道业者更是稀少。何况当今物欲横流,交互倾轧,死生刹那之间迁变不息,尔虞我诈,争名夺利,递相仿效,几乎到处都是这样。倘若这种颓风不能抑止,致使我等本师释迦如来于三大阿僧祇劫之中,舍无数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身肉手足,持戒、忍辱、精进,承事善知识,不惜身命,修行道品,所得种种法门,因我等面对障碍而退失道心的缘故,一旦断送在我们这个时代,岂不令人痛伤?

我等如今既然身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若不努力争取维护佛法,坐令法界众生,永失智慧眼目,那将是比利刀割切自己身肉还痛苦。是故我今依据经教的意思,列出修行人或有可能面对的十种大障碍,取名为“十不求行”。人们虽然不会特故希望碰到障碍,但居于此世间修行,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有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现前。由于有这“十不求行”,使我事先已有面对障碍的心理准备,而当种种邪魔、诸恶障碍的境界现前时,便不能侵害于我,也不能障碍于我。譬如金与火同炉,虽然熊熊烈火可以熔金,但真金不怕火炼,金必能通过烈火锻炼而成器。这十种大障碍,也称“十不求行”,现在一一为诸位说明:

一、在身体状况方面,只要随顺自然,不求没有疾病。

二、在待人处世方面,只要主敬存诚,不求没有困难。

三、在参究心性方面,只要潜心笃志,不求所学无障。

四、在立身行道方面,只要意志坚定,不求没有魔扰。

五、在兴办事业方面,只要尽心尽责,不求轻便易成。

六、在交友情谊方面,只要同心同德,不求凡事益我。

七、在与人相处方面,只要切磋砥砺,不求曲意顺从。

八、在帮助他人方面,只要与人有益,不求酬功报德。

九、见他人获得利养,只要清心淡泊,不求承恩沾分。

十、被人误解冤枉时,只要问心无愧,不求申辩明白。

这十种大碍之行,可以概括修行过程中的一切障碍,唯独具有上智的人能够从容应付;至于中下等根器的人,面对这十种大碍时,恐怕就会手足无措,不敢想象该如何是好。若有人能深刻理解这十句的含义,于诸障碍之中,一一皆能洞见明察令心觉悟,随时检点自身,体究大道,始终坚持而不失,那么,即使入诸魔界,也不为群魔扰乱而退转其心;就算是置身于色声娱乐之中,也不会为色声惑乱而丧失修行志向。乃至在那些憎爱交织、争名竞利的环境,人我是非、荣辱得失的场合,只要我先怀着坦然面对障碍的心理准备,任何障碍岂能成为我修行的妨碍?当种种障碍现前而能心无挂碍,于修行办道尚且可以勇往直前,何况处于自然无障碍的环境之中,岂不是可以更加勇猛精进办道呢?譬如扎根在高崖上的树木,即便久旱干燥,烈日如焚,尚且不改其苍秀之色,何况是在雨水滂沱充沛之时,而又时值三春温和的季节,岂不更加充满生机、葱郁茂盛呢?又如身体残缺的人,其行动运用虽然有些艰难不便,而于谋取饮食生计方面,却有不胜之技巧。若以谋求生计的毅力,移来用于修行办道,岂会有所妨碍而不能行道呢?

当知此等种种障碍,正是一切众生的大善知识,也是一切众生的良福田。可以帮助行人了生脱死,可以成就行人超凡入圣。其所产生的作用利益,是世间所有美味上服、金刚珠玉,一切众宝所不能及的。是故修行办道的人,如果不能突破障碍而成为通达,就可能在没有障碍的状况下,反而成为修行的障碍。为什么呢?请听我一一道来:

身体没受过病痛的折磨,就会滋生贪爱的心理。

处世没经过艰难的历练,就会动起骄侈的念头。

参究心性没有遇到障蔽,则所学凌乱而不扎实。

修行若是没有诸魔阻扰,则誓愿不能坚定牢固。

谋事容易成功而不费力,就会掉以轻心而怠慢。

交友总想给我带来好处,就会亏损情谊和道义。

与人相处只求顺从于我,就容易养成我慢贡高。

施人恩惠希求对方报答,则凡所施为意有所图。

或见利养现前即想沾分,则妄动痴心不能克己。

受些抑挫定要申辩明白,则心存人我恩怨未忘。

从这些理由来看,便知十种无障碍的顺境,反而能产生种种过失,以及造成像这样负面的一切不吉祥事,并且还会演变而成为障道的因缘。为什么呢?

贪爱欲望滋生,必然导致毁破戒体、退失道心。

骄纵奢侈念起,必然导致蛮横无理、欺压一切。

所学越次躐等,必然导致空腹高心、未得谓得。

誓愿不能坚固,必然导致得少为足、未证谓证。

志存轻忽怠慢,必然导致目空一切、自称有能。

亏损朋友道义,必然导致锱铢必较、见人之非。

内心自矜己能,必然导致自命不凡、执我之是。

凡事意有所图,必然导致沽名钓誉、大肆张扬。

见利妄动痴心,必然导致贪图利养、毁了自己。

心存人我分别,必然导致心胸狭隘、怨恨滋生。

这十种过失,都是从凡夫的妄想而生,都名为邪见。由此辗转还会生起无量的恶法,遍满虚空界,必令造恶众生堕于地狱,岂可对此种种障道因缘,不生敬慎之心呢?若能细心体察这些障碍的境界,比如说:

识知病苦从因缘生,其体性空寂,则病苦不能恼我。

识知种种艰难境界,其体性虚妄,则艰难于我何伤?

识知诸障并无根源,其障自寂灭,则诸障便不为碍。

识知诸魔皆因妄有,其魔并无根,则诸魔何能娆我?

识知诸事虽从心生,成败却随业,则事非全由己能。

识知情谊皆有前因,于情难勉强,则交情何妨随缘。

识知人生随业处世,观人皆妄为,人不过酬报而已。

识知恩德并无体性,观德亦非常,所以德亦非真实。

识知世利本属苦空,欲利生烦恼,故于利养莫妄求。

受人抑挫而能安忍,忍抑为谦德,则抑挫何能伤我。

通过以上这些体察,我们便不难领会诸佛菩萨教导人们的用心所在:

当身体病苦时,要以病苦作为对治贪欲的良药。

当遇到患难时,要以患难作为追求解脱的动力。

当面对障碍时,要以障碍作为逍遥参学的因缘。

当群魔扰乱时,要以群魔作为磨砺道行的法侣。

当好事多磨时,要以事难作为成就安乐的信心。

当交情疏远时,要以弊交作为修积资粮的良机。

当有人逆我时,要以逆人作为供我休憩的园林。

当施德于人时,要以施德视为不值保留的弃屣。

当利养稀少时,要以疏利视为平生最大的富贵。

当受人抑挫时,要以受抑作为激励精进的行门。

懂得这些方法,即使处于障碍之中反而能够畅通无阻,若是刻意希求畅通无阻反而变成障碍。明白这个道理,对于此种种障碍,皆能转变而成为修行办道的微妙境界。所以,当各种境界现前时,究竟是得或是失,自然不能确切知道,但完全取决于用什么心态去面对,人们何必于中强生取舍呢?

就以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来说吧,释迦如来在因地修行时,便是于种种障碍之中磨砺而成就菩提道的。比如往世在雪山修苦行时,为求半偈而遇食人的罗刹;做忍辱仙人时,逢值残暴的歌利王;甚至遇有以瓦石来击的增上慢比丘,遇有以木盂置腹假装怀孕而作大毁谤的嬖女,以及央掘摩罗外道之辈,提婆达多叛逆之徒,皆来充当释迦如来成道度生的逆境。而佛一一都给他们授记,并加以教化使他们成佛。这岂不是以彼之逆境转而成为自利利他的增上缘,以对方的毁谤反而圆满成就了自觉觉他的功德?佛住世时尚且都会出现种种逆境障碍,更何况我们生在此末法时代,世风浇薄、人心险恶,当今人们所想的和所做的事往往异乎常情,这对于学道的人,岂能没有障碍?处于现今这种情况,如果不先怀有面对障碍的心理准备,则当障碍倏然而至之时,就会手足无措,没办法排弃遣除。致使如来度化众生的无上法宝,因我等面对障碍退失道心而不能流传世间,岂不至为可惜?所以我依据经教之义,姑且略述我所知道的十种碍行,愿诸仁者不要嫌弃。倘若有人因为见闻此中义理的缘故,当障碍现前时,反而能勇猛精进于修行办道,那可以说真是领会到这其中的要旨了。

罗显众义第十八

夫念佛三昧者,名一行三昧也。盖彼行人既了深旨,能持一心,唯念彼土,唯忆彼佛,知身土无二,了忆念亦一,乃得名为一行也。虽名一行,亦当以彼一切世出世间无量法门诸功德行以为助道,则往生行疾。是故一切诸行,悉为净土而修,无别歧路,名一行耳。譬如众流入海,同得海名。万善同归,得名一行。以是义故,则一切念处正勤根力觉道,四弘六度,皆净土行。乃至弹指之善及散心念佛,或一称名,或举一手。一礼一赞,或一瞻仰,乃至或奉一香一水,一华一灯,一供养具。或一念修习,至于十念。或发一施一戒一忍,禅定智慧,一切善根,回向极乐。愿力持故,虽有迟疾,皆得往生。如经所说喻,昔有人以小滴水寄于大海,愿不坏不失,不异不竭。虽经多劫,要还原水。其人经多劫已,如寄所取,果得原水,不坏不竭。此亦如是。以小善根,回向极乐,如寄滴水,虽经异生,善根不失,亦不坏竭,生彼无疑。是以大乘小乘,有漏无漏,散心定善,事想观慧,皆名一行,悉得往生,惟除外道种性。故云:“但办肯心,必不相赚。”又经所谓“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良可深信。其有因心未起,善行未立,身心未屈,先期感应者,不可与其同语也。是故释迦圣主一代至谈,有无量三昧,无量解脱,无量行愿,总持相应无量法门。唯念佛一门,圆摄无外,悉皆具足。如彼大海,吞纳众流,性无增减。如如意珠,置高幢上,能满一切众生愿求,体无亏损。此三昧宝王,能摄能具,亦复如是。由是义故,始我世尊以此三昧遍告众会,非不再三。彼会所有承听大根之士,若文殊等,及三乘圣贤,天龙八部,无不倾心而归信也。逮法流东土,有大至人,于彼庐山阐扬遗化。彼信奉者,如风行草上,极天下之望,无不美其教焉。自佛至今,将二千三百余载。中有圣贤之人,高僧巨儒,农商仕贾,匹夫匹妇,奴婢黄门,或自行而劝人,或著文而作誓。重法如宝,轻身若尘。临难不惧,临死不顾。挺身立行,力修此道者,何知其几?或修随喜,或信归依,乃至随得尽己之诚而行者,其数益众。诚所谓列宿尘沙,莫况其多也。或有半信不信,犹豫不决之人,尚生彼国疑城边地,何况正信行者哉?传记所载,万不及一。自古及今,咸受其赐,岂笔舌所能尽述。纵欲别修道品,但假自心之力,或有退转著魔之患。唯此法门,因仗佛力,修则必成,无复魔业,永不退转。又此三昧,非但远魔,亦于人间一切县官口舌,是非患难,水火盗贼,恶人凶事,乃至一切虎狼虫兽,鬼魅妖精,不吉祥事,不能侵害。又亦不为一切疫疠伤寒,痈疥下贱,眼耳鼻舌诸病所恼。如其愿行无亏,皆能排遣。唯于人中名闻利养,甜爱软贼及嗔心嗔火,虽有佛力,盖是自咎,不能救焉。行人当深加精进,以攘却之。若一念因循,必为所夺。然彼软魔,但能害浅信贪怠失念之人。其精进者,如刚火得水反坚,焉敢小近而睥睨也?是故行人因佛捍魔,非止此身安乐,又得三昧成就,天人护助,临终正念往生。其往生之际,瑞应非一。或天乐盈空,或异香满室,或光明照体,或宝座现前。或弥陀垂臂亲自来迎,或菩萨执台授手而接。乃至预知时至,正念不谬,诸障忽空,自能沐浴跏趺,会众说法,叉手告别。或更勉人进道,书偈掷笔,合掌而逝。或临终之后,举体如生。齿骨数珠,烧之不坏。光焰异常,五色鲜明。祥物于空,盘旋不散。烟所至处,舍利流珠,触物而生。此耳目之所常有者也。若非平日履践明白,精进力感,焉能若是?嗟今之人,或有修而无效者,盖彼信根浅薄,因地不真。未曾立行,先欲人知。内则自矜,外欲显曜。使人恭敬供养,冀有所得。甚至妄言得见净境,或见小境及梦中善相,未识是非,先欲明说。此等卑下,必为如上魔侣所惑,愿行退失,还随生死苦趣,可不慎哉?虽有道场持诵忏愿仪式,不得不被人知,盖出于不得已。岂可特露其迹,使观行倾败哉?是则行人还当审谛,密实自行。内怀惭愧,勿露其德。至到家时,不被如上强软二魔所惑,可也。中有宿障欲灭,微见好相,如其不能蕴德,闻人之耳,则其行必覆。所以远公三睹圣相,平日未尝言也,但除临终时耳。至祷至祷。又此三昧,体性虽圆,所解则宜广大,所行则宜尽诸微细条章,革诸猥弊。乃至小罪,犹怀大惧。又当解随大乘,行依小学,乃能合此三昧。若知小不自小,小随解圆。圆不离小,小即是大。小大解行,一理无分,即超世见。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以上每句是一法行,古人各有法训一章,兹不能述。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诵大乘经,解第一义。亲近善友,请问先觉。不执己见,不引己长。志存忍辱,行当依经。听闻正法,不毁僧尼。息世杂善,不贪名利。远离邪恶。处事必忠,将过归己。深诫绮语。一心不乱,视人如佛。捐弃伎能,唯求往生,身必清净。如是等无量善行,悉宜修习,能助正道。更能割世染心,于憎爱二境,无诸留难,凝心如一,必生净土。其功甚大,不可尽述。是故于此法中,密修斯行,高而不名,得生彼者,何知其几?然而有名于传记之人,如大海之滴耳,岂可量其数哉?若人能依教诫,但行此行,尚能利益无量怨业众生,何况父母师长,法门眷属,兄弟姊妹,及平日中解我患难,提挈我者,不得其利?故知但修此行,恩无不报。是以应当一心念佛,阿弥陀佛及二大士,境界甚深。于苦海中,难得亲近,难得忆念。何以故?能忆念者,必解脱故。闻名尚难,何况亲近。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是故十方如来示大舌轮,殷勤劝励。娑婆教主告诫叮咛,其辞激切。俾令五浊众生,必修此道,乃得度世。何以故?盖彼五浊众生,身心俱苦,以苦为命,犹水火聚。而佛特于苦处,行悲最深,正应机宜,如水如月,感应道交故也。是故世尊自成正觉,至入涅槃,其音不二。于说法中,始从华严会上,终极法华道场。玉音布告,称述何穷。彼会所有大心胜志之士,承顺慈旨,悉皆起愿而求生也,何况我等末世钝机流浪者哉?有识之流,须铭肌骨。自是弥陀愿力不断,代不乏人。圣人以此唱之于前,贤者以此继之于后。廓然遍乎十方三世,何止天下。霈然充乎六道四生,奚但人伦。天神向化,鬼物顺之。若人非人,无不赞仰。载诸行事,具诸典章。盈溢乎海藏龙宫,遍布乎人间天上。深根固蒂,悉应群机,盖皆我弥陀愿力致然也。佛言:最后恶世,我法灭时,唯此教典,多留百年,以度群有。然则此法,岂非我等殿后之至训也?彼飞禽名八八鸲鹆者,堕在愚痴妄想异类之中,以能随人称名,亦承三昧力故,尚于埋处生莲,何况于人?人而不如,可谓不知愧矣。余生于末世,正值后五百岁,故人根浅薄,疑惑不信。又复异见邪解,各执不同,递相诱掖,使彼正行之人,多被惑乱。伤感盈怀,是故集彼禅教净土诸文及诸经卷,取其极深至要之义,述作此说,类以成编,流布世间,斥邪显正。普愿法界众生,于此说中,一见开解,了悟真心,知弥陀依正,还在西方。达西方依正,不离本性。但含识者,皆同往生,悉深入其阶位也。更愿先觉,不吝慈悲,见未悟人,如法教导。前人若昧,可与随根应病,剖析幽微,更为宣说。彼若一念信解,行愿必成,往生可期,功莫称述。纵有异执牢固,信乐不深,但一句染神,亦成缘种,展转利益,无尽无穷。劝发之功,非不大矣。若人果能如是不师于心,不欺不妄,随此正教,诲人不倦者,纵自不行,即为已行,纵自未学,即为已学。何以故?法界一相,无自他故。如昔有人,自于一生未曾修行,但能二次悉倾己有,平等一心,建会劝人同念佛故,命终之时,亦得往生,其事昭著。故知能发慈悲之心,示摄受之相,及能利彼,劝人念者,所得弘多,诚为无上法王所使。但不可执谓己定不必修耳。是故三昧甚深,法门如海,显利之事,岂能尽言。聊记所闻,为世劝发。

【译文】

念佛三昧,也名为一行三昧。这是因为念佛的行人既已了知修学净土法门的深刻意义,所以能够持守一心,唯念极乐国土依正庄严,唯忆阿弥陀佛名号。同时了知正报之身与依报国土无二,了知心中所忆的阿弥陀佛与所向往的极乐国土也是一致的,因此名为一行。虽然名为一行,也应当把一切世出世间的善行,乃至无量法门诸功德行作为助道,这样往生净土的资粮就更加容易成就。是故一切诸善行,都是为往生净土而修,此外没有任何别的意图,因而名为一行。譬如众多江河之水都是流入大海,同得海洋之名。万善同归净土,因而得名一行。

从这个意义上说,则四念处、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四宏誓愿、六度万行等一切法门,统统都是属于净土行。乃至一弹指之善,以及散心念佛,或一称佛名,或一举手致意;于佛前一礼一赞,或一瞻仰,乃至或供奉一香一水,一华一灯,一供养具;或一念修习,至于十念;或发心行任何一次布施、持任何一戒、受任何一次忍辱,以及修习禅定智慧等,所有一切善根,全都回向求生极乐。由此愿力所摄持之故,虽各人成就有迟速不同,但皆得往生净土。

如经中所说譬喻,从前有人以一小滴水寄存于大海,希望此滴水在大海之中不坏不失,不异不竭。虽经过多劫,仍要取还原来的水滴。其人经过多劫之后,果然取回如寄存时的水滴,不坏不竭。此回向功德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以微小的善根,一一回向求生极乐,如同寄滴水于大海之中,虽于异时而往生,所积聚的善根仍然不失,也不至于坏竭,决定往生净土无疑。所以,无论平时所修的是大乘、小乘的行门,无论是有漏、无漏的功德,无论是散心、定心所行之善,以及事相方面的观想、理体方面的观慧,只要加以回向净土,皆名为一行,悉得往生,唯除怀有邪见的外道种性。是故祖师曾说:“只要肯发心依教奉行,必能如愿往生净土,决不会欺哄耽误。”又经中所谓“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完全可以深信。这其中的深妙意义,对于那些在因地修行的信心尚未生起、善行尚未建立、身心尚不肯谦恭受教、便预先期望得到感应的人,实在没办法给他们解释清楚。

是故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的至妙之谈,虽然所说有无量三昧、无量解脱、无量行愿、总持相应无量法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这一门,可以圆满摄受一切根性的众生而并无例外,悉皆具足一切功德而毫无欠缺。如同大海,能够吞纳众多江河溪流之水,而其体性并无增减;也如同如意珠王,置于高幢之上,能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求,而其珠体毫无亏损。此念佛三昧宝王,能摄受一切众生,能具足一切功德,也同样具此不可思议的力用。

正由于念佛三昧具有这样殊胜的意义,始自释迦牟尼佛在讲经说法时,总是经常以此念佛三昧遍告与会大众,会中所有承听世尊说法的上等根器之士,如文殊菩萨等,以及三乘圣贤、天龙八部,无不倾心于此法门而归向信受。及至佛法流传于东土华夏,有大德至人慧远大师,遵从释迦如来遗教,于江西庐山东林寺阐扬净土法门。当时信受奉行的人,如同小草随着风吹而倾倒一般。法门盛行,普遍得到天下人的仰望,人们无不称美赞叹其教化。

自佛教流传至今,将近二千三百多年,其间有众多圣贤之人,佛门高僧,名家大儒,士农工商,以及匹夫匹妇,奴婢黄门,或自行念佛并且劝人念佛,或著写文章而作大誓愿。敬重佛法如获至宝,轻视幻躯宛若微尘;面临危难而毫无惧色,濒临死亡而全不顾虑,挺起身心立志行持,努力修此念佛三昧者,怎能知道究竟有多少呢?或随喜他人而起修,或信受佛语而归依,乃至随所见闻,尽自己至诚而行者,更是不计其数;真所谓举天上的繁星、恒河中的尘沙,也难以比况其众多。即使是一些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的人,念佛尚且能往生极乐国土的边地疑城,何况具足正信、至诚念佛的行者呢?历代《往生传》中所记载的往生人数,只不过是千千万万往生者的一小部分而已。自古以来,有无数众生蒙受此法门的恩赐,岂是语言文字所能完全记述。

纵然也有人想通过修别的法门以成就道品,但因为其他法门多是凭借自心之力断惑证真,往往有因自力薄弱而生退转或着魔的过患。唯此念佛法门,因为是自力之外还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所以依此而修则必能成就,不会再有邪魔恶业障碍,直至成佛,永不退转。

又此念佛三昧,不但远离种种魔障,同时也能远离人世间一切官司口舌,是非患难,水火盗贼,恶人凶事,乃至一切虎狼毒虫猛兽、鬼魅妖精等不吉祥事,也不能侵害。而且也不会为一切疫疠伤寒、痈疥下贱、眼耳鼻舌等诸病所恼。

念佛的人如果愿行没有欠缺亏损的话,对于以上这些境界都能排遣,唯独对于人世间名闻利养的诱惑,甜蜜恩爱温柔之贼的缠绕,以及面对仇怨所发起的嗔心嗔火,虽有佛力加持,但因为这些过失取决于自己,这是他力所不能救的。在这些方面,只能靠行人深加精进,以毅然决然的意志加以抵御;若起一念因循懈怠,动摇了自己的信心愿力,念佛功夫就难免为其顺逆境界所移夺。然而那些柔情似水的软魔,其实也只能伤害个别信心浅薄、贪爱怠惰、失去正念的人。若是遇到精进念佛的人,如同钢材经过火的精炼,在淬火时得水冷却后反而更加坚韧,那些软魔哪敢轻视而伺机接近呢?

是故行人因精勤念佛而能抵御诸魔的侵扰,不只此身当下轻安自在,又能获得念佛三昧成就,同时也能得到天人护持佑助,至临终时正念现前,安详往生。当其往生净土之际,每有种种瑞相感应。或闻天乐盈空,或闻异香满室,或见有光明照映其身体,或见有莲华宝座现在其前。或阿弥陀佛垂金色臂亲自来迎,或诸菩萨执金台授手而接。乃至于有人在临终前能预知时至,正念分明而不谬乱。由念佛猛利故,烦恼诸障顿下消除,自能沐浴更衣,结跏趺而坐,然后为与会大众说法,叉手合掌与诸人告别。或者更勉人努力精进办道,书偈后掷笔,合掌而逝。或临终至往生之后,其身体容貌仍如生前。也有火化之后,其牙齿头骨数珠等,烧之不坏;也有在火化之时,所发出的光焰异常,五色鲜明;也有见吉祥物飘浮于空中,盘旋不散。甚至有火烟所至之处,舍利子如同流珠,触物而不断滋生。这是人们耳闻目见所常有的往生瑞相。若不是其人平日行持念佛功夫切实明白,精进力所感召,如何能有这样殊胜的境界呢?

可叹现今的人,或者也有修此法门而并无效验,这多是因为信根浅薄,最初发心就不真实。还不曾开始脚踏实地修行,就先张扬希望人知。内则心怀骄慢自矜,外则欢喜显摆炫耀,以便引起人们注意,使人恭敬供养,希冀有所获得。甚至有人才念得几声佛号,便妄言得见清净境界相,或者对人故作谦虚地说只见到一些小境界以及梦中出现的种种善相。甚至自己都未弄清这些境界相的是非、真假,便先向人夸张形容,说得有声有色。像这种卑劣下等的心态,必定是被如上所说的各种魔侣所迷惑。从此愿行退失,依然随生死业力牵引而轮回苦趣,念佛的人怎可不谨慎呢?

修学净土的人,虽然有时多在道场中举行持诵忏愿仪式,但因整个仪式隆重,不可能不被人们知道,那也是出于不得已的事。至于平常用心念佛,怎么可以特故显露自己的形迹,致使在修观行时受到外界干扰而倾败呢?因此修行的人最好还是应当审谛,何妨默默无闻地脚踏实地自行念佛。内心常怀惭愧,不可在人前显露己德。这样直至念佛功夫到家时,始终不被如上强软二魔所迷惑,才可以成就净业。于其念佛期间或有宿世业障即将除灭,稍微见到好相,如果不能蕴藏其德,有意无意间透露口风,使传闻入于他人之耳,则其所修之功行必然倾覆。所以当年庐山慧远大师曾经三次目睹阿弥陀佛圣相,平日却从来不曾对人提起,除非预知临终时至才可以向人提及。希望诸位好好记住。

又此念佛三昧,其体性虽然圆满,然而对此念佛法门所具有的原理方法,则必须要有广大全面的了解;当行此三昧时则必须严格遵守诸多微细的条约章程,革除种种污染三业的恶行弊端,乃至误犯微小的罪过,心中犹怀大惧。又在悟解方面当随大乘佛法的理念,而在行持方面则必须依小乘的次第而学,才能符合修此三昧。若知小乘并非固步自封的小乘,小乘完全可以随大乘的悟解而成为圆教,而且圆教也并不脱离小乘之行,在圆人眼中看来,小乘即是大乘。小乘大乘在解行方面,同一理体并无分别,此即超世之见。

《观无量寿佛经》中佛告韦提希:“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以上所修三福的内容,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其中每一句都是一种法行,古人在每句经文之下各有注解如法修行的训示一章,在此不能一一转述。

又应当善于护持众人之心,勿自矜夸或使人致嫌,凡举止动作神态自若。时常读诵大乘经典,以便解悟第一义的谛理。有必要时应多亲近良师益友,虚心向先知先觉请教。不可固执己见,不可妄引己之所长。志当存忍辱,行当依经教。要多听闻知见纯正的佛法,不可随意毁谤僧尼。同时也要尽量避免一些对修行有妨碍的杂善,更不可贪图世间的名闻利养。凡种种邪恶之事、邪恶之人皆当远离。办事必须认真负责,忠于职守;若有差错,则引咎自责,决勿推诿。深诫花言巧语说漂亮话。独处时则一心不乱念佛,随众时则视众人如同诸佛。凡能妨碍道业的技能巧艺皆当捐弃,唯一的愿望就是专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样才能保持身口意三业清净无染。如是等无量善行,都应该修习,对成就正道也能有很大的助益。更要割舍世间贪染之心,这样才能在遇到憎恶与贪爱二种境界时,不至于受到任何阻碍留难,唯一心专志念佛,必能往生净土。

总而言之,修此念佛三昧其功甚大,不可尽述。是故古往今来,于此法门之中,许多人都在默默修持此三昧之行,他们的成就固然很高,但不一定出名,像这种不欲外彰的密行者得以往生净土的人数,怎能知道有多少;而那些有名号载入于各种往生传记中的人,只不过如大海中之一滴罢了,岂可计算其具体往生净土的数量呢?

若是人们能够依从佛经教诫,努力行此念佛之行,尚且能利益无量劫以来与我结有怨业的众生,何况是我现前的父母、师长,法门中的道友眷属,世间的兄弟姊妹,以及平日中帮助我解除患难、提挈引导我修学佛法的人,焉能不得其利益?故知但能依教修此净土行门,凡有恩于我的人无不得以报答。因此应当一心念佛。

要知道阿弥陀佛以及观音、势至二位大士,其境界极为深妙广大。在生死苦海中轮回的众生,不仅很难有机会亲近,甚至也很难发起信心忆念佛名。为什么呢?凡能忆念佛名者,必能获得解脱故。闻佛名号尚且很难,何况得以亲近。据《观无量寿佛经》上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是故十方世界诸佛如来示现广大舌轮,殷勤劝赞勉励;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一再告诫叮咛,其言辞诚挚而激切,希望使五浊恶世的众生,必能依此道法而修,乃能得以度脱世间苦轮。为什么呢?只因生活在五浊世界中的众生,身心都承受着各种痛苦,一辈子的生命几乎都在痛苦中度过,犹如处于水深火热的苦聚之中;而佛特于众生受苦之处,推行悲心拔苦最为深切,这也正好应着众生得度之机和时宜,如同江河之水与空中的明月,彼此感应道交,水光相映。

是故本师释迦世尊自从成就无上正觉始,直至入于涅槃,其间法音宣扬不二。于四十九年说法之中,始从佛陀成道之后,初三七日为诸菩萨宣说《大方广佛华严经》,于王舍城耆阇崛山道场宣说会三乘而归于一佛乘的《法华经》,金口玉音遍布宣告,其间称扬赞述净土法门的言语何有穷尽。那些曾经参与佛陀讲经说法诸会中的所有发大心、怀胜志之士,承顺佛陀慈悲的意旨,悉皆发起信愿念佛而求生净土,何况我等生在末法之世,根机又很愚钝的流浪者呢?因此凡怀有高明见识的人,都必须刻骨铭心谨记佛陀的教诲,并依教而起行。

这当然也是阿弥陀佛的愿力绵绵不断,所以每个时代都不乏弘扬净土法门和修学净土的人。诸佛菩萨圣人以此法门倡导之于前,诸祖师大德贤者以此法门继承之于后。于是乎扩充遍布于十方三世,何止娑婆世界一泗天下。其甘露法雨霈然倾注于六道四生,岂止只是人道之伦。所有诸天神灵向往归化,一切鬼趣物类俱各承顺。无论是人或者非人,对真诚念佛之人、往生净土之事,无不赞叹敬仰。凡诸所行念佛往生事迹,具载于诸典籍文章,盈溢于海藏龙宫,遍布于人间天上。众生对于净土法门的信愿能够达到根深蒂固,净土法门能够契合一切众生的根机,这其实都是借由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所成就的。

释迦牟尼佛曾在《无量寿经》中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意谓将来末法一万年之后,佛所说的其他经法渐次消失,世间更加浊恶不堪。佛陀慈悲哀愍,特留此《无量寿经》教典,多住世百年,提供给苦难众生作最后得度的机缘。那么此念佛法门,岂不是佛为我等众生作殿后最重要的至训了?

那些能模仿人语的飞禽,如《往生传》中记载,有一名为八八儿的鸲鹆鸟,本是堕落在愚痴妄想的畜生道之中的,但由于它能跟随人们称念佛名,亦承念佛三昧之力的缘故,尚且能在它死后埋葬之处生出莲华,更何况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生而为人,若不如禽鸟能念佛而往生,真可说是不知惭愧了。

我等生于末法之世,正值佛灭后五个五百年的第五个五百年,故而根机浅薄,对佛法多是疑惑不信。又加上各自执著不同的异见邪解,互相引诱误导,致使一些正要发心修行的人,多被迷惑扰乱。这种现象,着实令人伤感盈怀。是故我今汇集禅教二宗中有关阐扬净土的诸多文章,以及诸多佛经典籍,取其中极深刻而又至为切要的义理,以叙述的方式作成此说,并分类以成编,倘使此书流布于世间,便可达到破斥邪见、显明正理的作用。普愿法界有缘众生,对于此篇所说义理,一见即能心开意解,了悟本有之真心,从而知道阿弥陀佛所建立的依报正报庄严净土,依然还在西方。并且也能通达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不离各人本有的自性。只要是含有心识的众生,都可以通过发心念佛而往生净土,悉能由此深入而增上其转凡成圣的阶位。同时也更希望先知先觉的高贤大德,不吝慈悲,若遇见对净土法门未能悟解的人,给予如理如法的教导。现前人们若对净土法门有所迷昧,亦可随其根性,应病与药,耐心细致地为他们剖析其中幽深微妙的道理,更为他们宣说修行念佛的入门与方法。他们若能一念生起信解,其愿行必定成就,如是则往生净土可期,这种自行化他的功德实在难以称述。纵然遇有异执牢固、信乐不深的人,但只要有一句阿弥陀佛名号熏染于他的神识,亦能成为将来得度的机缘种子。能如此辗转利益无穷无尽的众生,其劝人发心念佛之功,岂不是很广大吗?

倘若有人果然能够做到不师心自是,不欺不妄,随顺此念佛直指的正教,谆谆教诲他人而不知疲倦,纵然自己为弘法忙得没时间行持念佛,其实,在劝导他人念佛的同时,即等于是已行念佛;纵然自己尚未一一依次第而学,但在引导他人修学的同时,即为已学。为什么呢?因为《文殊般若经》上说:“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一相平等之中没有自他分别的缘故。譬如从前有个人,自己一生中未曾修行,但他能够在两次机缘中倾尽自己所有的资财,以平等一心,启建念佛法会,劝众人共同发心念佛故,此人命终之时,亦得往生净土,其事迹非常昭著。可见能发慈悲之心,示现摄受众生之相及能利益众生,劝人发心念佛,所得功德确实弘多无量,真可以称之为无上法王的使者。但也不可以执著上面这个例子,认定劝人念佛而自己可以不必修行,有这种想法那就太不应该了。

由是之故,须知念佛三昧,其义理甚为深奥,净土法门广大如海,若要彰显其中功德利益之事,岂能一一道尽。此篇不过聊记所闻,以劝导世人发起信愿念佛之心。

独示一愿四义之门第十九

或有问曰:念佛劝发之书,吾于古人见之多矣。虽唱和相寻,言有同异,而义岂有异哉?若此集者,除述依正,明观慧,分折摄,显众义等,余如斥妄显真之类,余若未之闻也。虽古之至人,尚未肯尽,如有所待,况某于此而敢轻视哉?余虽不能入直指之道,而亦获新闻之益。敢问何为而作也?答曰:噫!余伤世之不轨道也,而悉逐块陷邪,故为之说。岂余之好辩哉?盖出乎不得已也。又问:此三昧说,既详且明,或谓难至,还可以一句而尽其义乎?答:何必一句,亦可以一言而尽。何谓一言?所谓愿也。何谓一句?所谓戒解行向也。然此一部之义,不出戒解行向一句。戒解行向一句,必从愿起,乃可以一言尽也。或广或略,卷舒自由,岂复滞于一隅者哉?何谓为戒?行人既修三昧,若不持戒,虽有信心,为彼世间恶缘杂染相侵相夺,尘劳难遣,毁坏法身,令解入邪,不得往生。经云:若一日夜持沙弥戒,持具足戒,即得往生。故必当持戒也。何谓为解?行人修此三昧,求生极乐。若不以此深慧妙解,知净秽两土,东西敌立,真实不谬。又知即此净秽两土,全具我心,不离当念。从何法修,可得生彼?经云:读诵大乘,解第一义,乃得往生。故必当正解也。何谓为行?行人求生净土,慧解既正,则必依解立行。六时行道,三业无亏,直进不退,决期生彼。经云:修行六念,回向发愿。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故必当立行也。何谓为向?行人欲必往生,于如是戒解行等所生功德,及今一切时处,与无始来大小善根,一一回向净土,临终乃得决生。经云: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譬如办事于家,归家得用。故必当发回向也。此四大法门一句之义,能摄一切善法。譬如四时成实谷果,各得其要,失一不成。此四法门,亦复如是,若失其一,三昧不成。是故须当四义具修,乃满一愿也。问:只此一句,还成多句?答:多句即一句,一句即多句。多句一句,摄义皆尽。不可谓多句义详,而一句义阙也。问:若是,何不但说一句?答:多句广说,一句略言。广略虽殊,盖各为其机,皆能显道。岂可但一句说,而废广说也?又问:彼三家村里匹夫匹妇,行公行婆,东西不辨,菽麦不分。此持戒等一言四义,懵然无知。或唯一心称名,或但专勤礼拜,而得往生,临终征验昭著,何也?答:此一心中,何法不具?既从慧解,信有二土,发行称名,回向求生,岂更破乎佛戒?如是四义既具,诸行不立而成,遂得往生,成其初愿。岂可名为菽麦、东西不分不辨者哉?问:若尔,行者但当一心,诸行自具,更不必立四义等也。答:若先知四义而一心者,如以基地坚牢故,则永无退转。若先一心而具四义者,虽得往生,于中忽遇魔恶邪党,则多有退转。是知还以四义为优也。即时问众将散,忽有承上问意,复作问曰:我闻净土劝修之书,自古及今,作者多矣。其辞义纯善,悉应机宜。将遍于人间世,又依教得生者已广,可谓义无余蕴矣。云何于今更有所作,使学者有异解耶?今详此集,义若述古,古人已明,不须更说。义若别立,今人莫解,恐成臆见。若不出二句而说,不知为名耶,为利耶?愿闻其要。答:噫!陋矣,子之难诲难明也。吾闻古人立言,必祖佛经。既祖佛经,虽一句义,假使大千世界尘数众生,皆如普贤,经劫而谈,理趣犹尚不尽。岂古人已说,今人不可言哉?岂先佛已说,古人不可言哉?不知今人不述古人之言,古人之言行不显。古人不垂今人之诫,今人之志虑无凭。又义虽述古,意趣不重。语虽别立,理不异古。但以世去人逝,所解异端。虽决甲疑,复增乙病。乙病既复,丙疾又生。展转多歧,流于歧见。又彼圣贤之书,虽则山高海积,泯灭者多。后学机迟,卒难寻究。是故于彼广文中,摘其精华简要之义,急欲解当世之惑,集以成帙,尽壬癸之沉疴,岂为利名乎哉?子之所问,惭且愧矣。譬如大海添流,海岂厌其深广。巍山加土,山奚恶其崇高。又今人之疑,古所未闻。古人之偏,今人莫至。去圣既远,故当依经,辨明今人之疑也。又如满室并金之药虽贵,若不诊其疾,而择其对者用之,非但疾之弗瘳,命亦难保。又经中一义,万解万明,何厌乎言之再闻,何惮乎言之未闻也?子当以此三昧,披究详明,立大愿行,直进于道,求生净土。慎毋更待临行决别之际,爱境惜身,如生龟脱壳,万苦攒心而自悔焉。

【译文】

曾经有人问道:劝人发心念佛之类的书籍,我在古人的各种著作中见得多了。虽然其间此唱彼和、互相呼应的地方接连不断,在所表达的语言文字上或有同异,然而所要阐明的义理岂有差异呢?像您这本文集中的内容,除了介绍极乐世界依报正报,阐明心佛观慧,分析诸佛对于净秽二土的折伏与摄受的法门,以及罗显众义等,其余如斥妄显真之类的篇章,似乎是我闻所未闻的。即使是古代的至人,尚且未能完全穷尽其义理,常怀有所期待的样子,何况我等凡夫,怎敢对此深妙法门而生轻视呢?我虽不能顿入念佛直指之道,但拜读之下,也从中增益了许多前所未闻的见解。因此想进一步请教您老人家,您是怀着什么理念要作此文集呢?

答:唉!我之所以作此文集,是因为感伤此世间人越来越偏离正法的轨道,许多无知的人茫茫然如犬逐块般地陷落于邪途,故为之而作此说。难道你以为我喜欢跟人辩论吗?实在是出于不得已啊。

又问:此篇念佛三昧直指之说,既详细又明了,但仍有人认为难以做到。请问是否还可以用一句话而括尽其中义理呢?

答:何必一句,也可以用一个字就足以括尽无余。哪一个字呢?即所谓“愿”这个字。何谓一句?即所谓“戒、解、行、向”这一句。然则此一部文集的义理,归纳起来,不出“戒、解、行、向”一句。而“戒、解、行、向”这一句,必然从立“愿”而起,才可以算是一言括尽。因此,一篇文章或广以发挥或略谈要义,完全可以卷舒自由,怎能偏执于一端呢?

为何特别重视持戒呢?行人既然发心修习念佛三昧,如果不严持戒律,虽然具有信心,但稍不自我检束,就很容易被世间种种恶缘杂染相侵相夺,万一招惹尘劳苦恼难以排遣,必然毁坏法身慧命,致令解行荒废而入于邪途,不能往生净土。是以《观无量寿佛经》中说:“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即得往生。”是故念佛之人必当严持戒律。

为何特别重视慧解呢?行人修此念佛三昧,乃是为了发愿求生极乐净土。如果不能以此深慧妙解,了知净土和秽土两个不同的世界,处于东西相对立的两个方位,是真实存在而并非虚谬;同时又必须了知即此净秽二土,完全具足在我自心之中,不离当下一念。那么究竟该当依从何法起修,才可以得以往生彼极乐净土?据《观无量寿佛经》中的意思,必须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谛,才能得以往生。是故必当对大乘经典具有正确的理解。

如何称之为“行”呢?行人既然发心念佛求生净土,慧解既正,就一定要依解起行。二六时中精勤行道,身礼佛、口念佛、意观想佛,务使三业无有亏缺,如此勇往直前、精进不退,决定期生彼佛国土。《观无量寿佛经》中说:“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是故必当依解立行。

如何称之为“向”呢?行人既然发愿必定要往生净土,则当于如是持戒、慧解、修行等所生起的种种功德,以及现今一切时一切处,与无量劫以来所积集的大小善根,一一悉皆回向庄严净土,临终乃得决定往生。如《观无量寿佛经》中说:“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譬如预先置办许多事物于家中,归家时就能派上用途。是故必当发愿回向。

此“戒、解、行、向”四大法门组合成一句之义,能够统摄一切善法。譬如春夏秋冬四时能够成熟盈实一切谷物瓜果,使各得其需要,失一时则不成。此“戒、解、行、向”四法门,也是同样的道理,若缺失其中任何一法,念佛三昧便不能成就。是故必须“戒、解、行、向”四法具足而修,才能圆满成就往生净土一愿。

问:只此“戒、解、行、向”一句,是否还可以展开成为多句?

答:多句即一句,一句即多句。无论多句或是一句,含摄的义理皆能穷尽。不可认为多句的义理较为详尽,而一句的义理有所缺失。

问:既然如此,为何不只说一句就行了?

答:多句可以广泛详细介绍,一句只是简略切要开示。广略虽有差殊,但各为其不同根机的众生而说,皆能起到显扬道法的作用。怎可以全都采用略说一句,而废广义的说明呢?

又问:那些住在偏僻小乡村里的匹夫匹妇,粗知修行佛法的老公公、老婆婆,他们头脑简单,几乎东西方位不辨、菽麦不分。对此持戒、慧解等一言四义的道理,更是懵然无知。但他们却能老实行持,或唯一心称念佛名,或但专心勤于礼拜。然而他们都能得以往生,临终时的瑞相征验也非常昭著,这该怎么解释呢?

答:众生此一心中包罗法界,有何法而不具足?他们既然能够从智慧的理解方面,相信确有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两种不同国土的存在,因而发愿修行称念佛名,回向求生净土,这其中已具“解、行、向”了,就不可能还会去毁破佛戒。如是“戒、解、行、向”四义既已具足,诸般行门不必刻意建立而自然成就,因而便能得以往生净土,圆成其最初的心愿。像这样直心直行的净业行者,怎可以率意轻视他们为菽麦不分、东西不辨的人呢?

问:若是这样,修行的人只要一心念佛、拜佛,诸般行门自然具足,那就没必要再建立“戒、解、行、向”四义等法了吧?

答:如果能够先了知“戒、解、行、向”四义而后一心念佛者,如同把地基筑得坚实牢固,则永无退转。若是先一心念佛而后功夫纯熟,自然具足“戒、解、行、向”四义者,虽然也能得以往生,但唯恐在修行的过程中忽遇恶魔邪党的迷惑扰乱,则多有退转道心的可能性。由此可知,还是以先明四义而后一心行持念佛更为稳当。

此时,提问的众人即将散去,忽又有人承接上面所问的意思,继续问道:据我所知,自古及今,诸祖师大德所作有关劝修净土法门的书籍,可多着呢。其言辞义理可谓尽善尽美,不仅悉能契合众生的根机,而且又能切合时宜。这些著作几乎流通遍布于世间,凡依教念佛得生净土的人也是多到不胜枚举,可说是义理完善,再没有可蕴藏的。为何于今还要增添新作,使学佛的人又多了一层不同的理解呢?今详究此篇文集,其中义理若是转述于古人的意思,古人已经说得很明白透彻了,没必要再说。义理若是出自另外一种观点的确立,今人若是不能理解,恐怕就要成了个人的私见。据这篇文集总不出“述古”和“别立”二句而作此说,不知您究竟是为名呢,还是为利呢?希望能够听到合理而又令人满意的答复。

答:唉!你怎么能说出“为名为利”这么粗陋不堪的话,可见你也是个难以教诲难以明白的人了。我曾听说古人著书立说,必遵循依据佛经而作。既然是遵循依据佛经,那么,任何一句经文所包含的义理,假使大千世界微尘数众生,其智慧辩才皆如普贤菩萨,历经长劫而谈,其所发挥的理趣犹尚不能穷尽。怎么能认为古人已经说过了,今人就不可以再谈论了呢?难道当年释迦牟尼佛已说过的道理,古人就不可以再说吗?殊不知今人如果不转述古人的言论,古人崇高的言行怎么能流传到今天?古人如果不为后代人垂示教诫,今人伟大的理想志向便无所凭立。

又此文集之中,许多义理虽然是转述于古人,但意趣并不重复。某些语句虽然类似别立,但理念与古人并不冲突。只因不同时代的人存在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有些道理虽然解决了甲的疑问,却又增重了乙的心病。乙的心病既已平复,丙的疑心病又产生了。这样辗转多歧,便形成了各种不一致的见解。

再则,古代圣贤的著作书籍,虽然多到如同山高海积,但佚失湮灭的也很多。后代学者根机迟钝,很难主动去推寻探究。是故我今于众多经文著作之中,摘录其精华简要之义,急要解除当今世人的疑惑,编集整理以成卷帙,只想尽快帮助末法众生除去沉疴痼疾,岂是为着贪图那不屑一顾的名闻利养吗?你这所问的话,着实令人既惭且愧呀。譬如为大海增添了江河的流水,大海岂会嫌弃海洋更加深广;巍峨的高山增加了土石,高山哪会厌恶山峰更为崇高呢?

而且今人知识面庞杂,各种各样的疑点,为古人所未闻。古人偏于专修,一门深入,如今之人又未必能够做到。生此末法时期,离释迦牟尼佛住世的年代既远,故凡所言论,皆当依据经典,以辨明今人之所疑。譬如存储满室与黄金等价的药物虽然珍贵,若是不能正确诊断患者的病情,而择其对症的药物用之,不但疾病不能疗治,恐怕连性命也难保。又佛经中每一句经文的含义,哪怕讲解一万遍,也能使人越听越明了,越听越让人法喜充满,怎会厌烦曾经说过的又再听闻,怎会惮烦多说一些给那些未曾听闻的人听呢?因此,我今劝你应当把这念佛三昧的原理与方法,加以披读研究详细明白,然后立下广大信愿,依法行持,径直趣向于念佛之道,求生净土。切莫再依违徘徊,待至临终行将就死与世诀别之际,仍然贪爱境界顾惜色身,那时四大解体的惨状,如同生龟被活活地剥壳,万般痛苦攒集心头。这时才自生懊悔,未免太迟了。

示念佛灭罪义门第二十

有客问曰:念佛三昧直指,始于极乐依正之境,终则求生行愿之门,无不毕备。但经有“称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之句,某于此语,不能无惑。若果有此理,今观世人若贵若贱,于尽生中,未有不一称其名者。则当皆灭如是重罪,悉生极乐世界矣。何世人依旧业识茫茫,死时如落汤螃蟹,升坠不识所之。灭罪之义何在?不应佛语有虚妄者,愿为释答。答曰:至哉问也。彼世间未悟之人,因子所问,于此三昧必不退转,直生净土矣。今世行人,皆谓此说是方便劝进之语。岂知是佛真实之说,必不我欺也。子岂不闻“汝于无量劫前,与世尊释迦牟尼,同为凡夫”之义否?而我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尔所尘点劫数。此尘点劫,《妙经》委明。然我亦于尔所劫中,在凡夫地,漂零六道,造诸结业,不可限量。同佛至今,久远无异。如此尘劫,安可称量?假使有人,于一生内,不说余善,但称佛名,尽寿声声不绝。随其所称之名,一一皆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然尽一生以及他生称佛,灭罪劫数虽多,若比如是极大久远尘点之劫,正如指上土,欲比大地土耳。岂可谓称佛名能灭多劫罪故,更无余劫之业,障我生净土耶?而不知未灭之罪,劫数长久,无始无际,与佛同寿,实过如是八十亿等数量劫外。又如炬火虽热,欲消大地之雪,岂易融泮?故虽念佛灭罪,未得生者,其义如是。况人长劫造业心坚,念佛片时心弱,退易进难。又况与佛同为凡夫之前,劫数转倍。乃至烦恼无始,发心在近,罪岂易灭。可不思之?今谓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及临命终时,一心不乱,称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乃至极恶逆人,临终狱火相现,能称十念,悉生净土者。盖仗我称佛名号灭罪威神一隙之功,承佛速疾救护大愿之力。譬如壮士正战堕围,临危仓卒之际,得一勇夫,与之强弓锐刃,良马善策,即便猛发其志,踊身马上,奋扬威武,努力挥挽,突围而出。战胜获功,偃寇施恩,归奉其主,永享丰乐。此亦如是。彼佛接引生极乐国,其义若此。故云“称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非谓如今念佛人,今日三,明朝四,且犹且豫。或见目前些儿声色境界,便被牵拽将去,全无把捉,与不曾念者一般。欲因一称之中,真实灭多劫罪,使便不为障,即生净土,其可得乎?然如此念者,声声非不灭如是劫数罪,但因初心缓故,报生亦缓,止可作他世生缘耳。或能称念不息,虽成聚露成流之功,岂得与前说较优劣速疾哉?若人精进,能如前说,生犹反掌。如箭取的,决无不中。故知散心念者及虽志诚未离妄想者,或被如是劫外之罪所障,但报在他生,不能即应其功。若励声竭志勇猛念者,既灭尔所劫罪。由勇疾力,余劫之罪,不为障碍,便得十念成就,往生净土。此义了然可见,决定无疑。岂可因悠悠念佛之人,依旧业识茫茫,死时如落汤螃蟹,而疑佛为妄语,但是劝进之说哉?故知佛力广大,遍覆一切时处,能摄我小善,入佛大愿,使同一味。拔诸众生置安乐地,使一切劫罪皆得消灭,何止灭八十亿劫之罪耶?如是称佛功德,实难可测。大乘圆顿横超直截之旨,于斯可见。《十疑论》云:譬如十围之索,千夫莫制。童子挥刃,须臾两分。如《观经》下辈生因之说,此喻才念灭罪即生者也。又如佛世有人,于佛众会欲求出家。历遍圣众,悉以道眼观察,皆谓此人永无善根,无肯度者。后至佛所,佛乃度之。比丘以是问佛。佛言:此人虽无善根,但于无量劫前,非二乘道眼所知。此人因采薪,为虎所逼,上树避之,忽失声称“南无佛”。以此一称名故,于此贤劫之中,值我得度,后当会道。此明一生念佛,未即获报,于后世方得往生者也。以此例之,则知一称佛名,虽未著何佛,尚能令人灭罪得道。何况弥陀愿力超过十方,专注彼佛,称名功德,所灭罪障,可思议耶?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是斯说之明证也。故知若能称弥陀名,念念不休,此功德实难称量。虽障重人,有散心退转者,其于往生之验,必在将来。又称佛属口,惟论其功。念佛在心,乃彰其德。论功则在我不倦,彰德乃见佛现前。二义不同,优劣可见。口称尚尔,况心念乎?是故我今因汝所问,依经述事,达诸同行决志之人。愿于此义如说修行,慎毋疑虑。

【译文】

有客来问说:念佛三昧直指这部文集,始篇则介绍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胜妙境界,终篇则引导人们入于求生净土的行愿之门,无不究竟而完备。但据佛经中有提到“称念阿弥陀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话,我对于这句经文,不能没有疑惑。如果念佛灭罪这个道理可以成立,今观世间之人,无论是贵是贱,于其毕生当中,没有不称念过一句佛名的。按理说应当皆灭如是重罪,全都往生到极乐世界才是。为何世人依旧业识茫茫,死时如同落入沸汤的螃蟹,或上升或下坠,全然不知去处。如此看来,念佛灭罪之义究竟何在?我想佛所说的话不应该会有虚妄,希望师父能为我解释明白。

答: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世间那些未能醒悟的人,都将因为你今所问,于此念佛三昧的修行必然不会退转,便可直生净土了。如今世间许多修行人,都认为佛经中此段念佛灭罪的经文,只是方便劝人精进修行的话。岂知这完全是佛的真实之说,佛是绝对不会以虚妄的话欺骗我等众生的。

你难道不曾听闻“你于无量劫之前,与世尊释迦牟尼佛同是凡夫”这种话吗?然而世尊释迦牟尼佛成道以来,已经过了不知有多少尘点劫。这尘点劫的时间究竟有多久远,在《妙法莲华经》中有着贴切的说明。而我等同样也是历经尘点劫,却至今一直处在凡夫地,飘零轮回于六道,造诸种种烦恼业,多到不可限量。试思同佛一样从无量劫经历至今日,时间久远没有差异。如此尘劫之中,我等所造的罪业怎可称量?假使有人于一生当中,不说其他的善言,只是专心称念佛名,尽形寿声声不绝。随其所称念的佛名,一一皆能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然而尽一生乃至多生称念佛名,已经灭除重罪的劫数累积起来虽然很多,但若是相比于极大久远尘点之劫,如同以指甲上微少的土,却要与大地上的土相比。透过这样的分析比较,怎可以认为一称佛名能灭多劫重罪故,就再也没有余劫的罪业障碍我往生净土?殊不知尚未灭除的重罪,其劫数之长久,既找不到开始的源头,也没有边际,简直与佛的法身同样无量寿,确实远超过如是八十亿等这种有数量概念的劫数之外。譬如点燃一把火炬,虽然很热,但要消尽大地上所有的积雪,你难道以为会很容易就能融化吗?是故有人虽然通过念佛不断灭罪,犹然未能得以往生,其道理就是这样的。

何况人们长远劫以来造业的心极为坚固,念佛不过片刻时间,其心力又很薄弱,因此往往退心容易进道难。又何况我们与佛同为凡夫之前,所经历过的劫数不知还有多少倍。乃至烦恼起自无始,发心念佛只在最近,以近期的短暂念佛,而要灭除无始以来的罪业,其罪业岂容易除灭。怎可不自己想想呢?

今据《阿弥陀经》中所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以及《观无量寿佛经》中提到,若临命终时,能至心念佛,令声不绝,称佛一声,即得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乃至造极恶逆的人,至临终时,地狱猛火之相现前,此时能够称念佛名具足十念,悉得往生净土。这完全是仰仗我们所称念的阿弥陀佛名号,具有灭除罪业的威德神力,虽仅一间隙短暂的念佛功德,也能承蒙阿弥陀佛速疾救护的大愿之力。

譬如壮士与群敌对战时,落入敌人的包围,正当处于生命临危的仓促之际,得遇一位前来援助的勇健将军,给他送来强弓锐刃、良马善策。这位壮士当即精神大振,发起勇猛之志,踊身上马,奋武扬威,努力挥刀挽弓突围而出。终于战胜获功,平息敌寇。国主施恩,回归故土,奉事其主,永享岁丰人乐的太平景象。那么,临终遇善知识劝其至心勇猛念佛,蒙彼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其道理也是如此。是故佛经中说,称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并不是指像现在一些念佛的人,心志不能专一,今日三,明朝四,经常变卦,于念佛求生净土的事犹豫不决。或见目前一些儿声色境界,整个心思便被牵拽着去,全然不能把持得住,简直就与不曾念佛的人一般。像这种状态,想要于偶然一称佛名当中,真实灭除多劫重罪,使业尽情空,不能成为障碍,即得往生净土,你以为这可能吗?

然而就算这样散心念佛,其所念声声佛号的功德,也并非不能灭除如是劫数重罪。不过只因初发心修净业迟缓故,往生净土的这个果报也会迟缓,只可以作为他世往生净土的因缘。或者能够做到称念佛名不息,虽然可以成就聚点滴露水而成溪流之功,但毕竟还是散心念佛,岂能与前面所说较优劣比速疾呢?若人精进,能如前面所说那样勇猛念佛,其往生净土犹如反掌。如同射箭看准目标,决无不中。故知散心念佛,以及虽然至诚念佛而未能远离妄想,都有可能被那些未灭除的劫外之罪所障碍,致使往生的果报滞留在他生他世,不能在即生便应现其念佛功德。

若是能够励声竭志地勇猛念佛,确实可以如经中所言,于念念中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同时也由于勇猛不间断念佛的威力,使余劫之罪不为障碍,便能在十念相继之间成就,得以往生净土。此中义理了然可见,决定无疑。怎可以因一部分信心不足悠悠散散念佛的人,临终依旧业识茫茫,死时如落汤螃蟹,而怀疑佛说“念佛灭罪”为妄语,或以为只是劝进行人的方便语罢了。

是故当知,阿弥陀佛的威德神力广大,普遍覆庇一切时、一切处,能摄受我等微小之善,入佛慈悲大愿之中,使归圆妙一乘,同一醍醐之味。拔诸苦海众生置于安养极乐之地,能使一切劫罪皆得消灭,何止仅灭八十亿劫之罪呢?如是则称念佛名的功德,我等凡夫实在是难可测度。念佛号称“大乘圆顿(法门),横超三界直截往生”之旨,于此可见。

《净土十疑论》上说,譬如十围粗的绳索,合千人之力都不能扯断。但年小童子只要一挥利刃,当下分为两段。如《观无量寿佛经》中有关下辈往生的修因之说,这是譬喻愚恶之人临终虽短暂念佛,也能灭罪,即得往生。

又如佛陀在世时,有一人发心想到佛教僧团中要求出家。当时诸长老、比丘、大阿罗汉,悉以道眼观察,都认为此人并无善根,因此无人肯为他剃度。后来这位想出家的人来到佛的住所,佛便亲自为他剃度。众比丘不能理解,于是问佛。佛说:此人近世虽无善根,但植于无量劫之前的善根,这就不是你们这些阿罗汉的道眼所能知了。无量劫前,此人因上山采薪,为虎所逼,急忙爬到树上躲避,忽失声称念“南无佛”。就以这一声称念佛名的缘故,善根于此贤劫之中成熟,正好值我而得度,其后必将证道。

佛门这个典故也可以用来说明有些人一生散心念佛,寿终未能即刻获得往生果报,但于他生后世必能得以往生。

以此为例,则知随口称念一声佛名,虽然未曾着意称念哪一尊佛,尚且能够令人灭罪而得道。何况阿弥陀佛慈悲愿力超过十方诸佛,若是专注称念彼阿弥陀佛名号,那么这种称念佛名的功德威力,其所灭除的罪障,是可思议的吗?《法华经》中说:“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正是念佛灭罪的明证。故知若能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念不间断,此功德确实难以称量。即使是业障深重的人,或有人因散心念佛而退转,其于往生净土,也必然会在将来得到应验。

又口称佛名,念多念少,唯论其功。若于心中忆念佛名,念念不忘,乃可彰显其德。论功则在我孜孜不倦地口称佛名;彰德则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口称和心念二义不同,其中优劣可见。口称佛名尚有灭罪证道之功,何况心中密密忆念呢?是故我今因你所问有关念佛灭罪的问题,依照经典加以述事解释,并以此转达于诸同行念佛决志求生净土的人。唯愿对于此义能够如说修行,慎勿心怀疑虑。

略示列祖行门第二十一

法门广大,遍摄群机。易进功高,众行莫及。始自鹫峰初演,大器所归。终至震旦流辉,三乘共证。其于法化益盛,振古绝今,可谓最上微妙不可思议,极胜广大法门者也。迨至东晋远祖,于彼匡庐,唱立其教,即时和者,一百二十三人。祖师三睹圣相,如愿往生。朝士刘遗民作文立誓,亦见彼佛亲自摩顶,衣覆其体。又与同志阙公则等,于命终时,悉从其行。此皆传记所明,实人世共知者也。又石晋翰林张抗,但持大悲咒十万遍。刘宋江陵僧昙鉴,以平日毫芒之善,悉回净土。南齐扬都僧慧进,愿诵《法华》为净土行。而此三人皆生彼国,可谓行不虚矣。抗即见净土在西屋间,良久而化。鉴乃睹弥陀以水洒面曰:“涤汝尘垢,清汝心念。汝之身口,俱致严净。”又睹瓶中生花,定起与寺僧话别。进因诵经致病,乃愿造《法华》百部施人,填吾所诵。造毕病愈。忽闻空中赞善,随即往生。此三人者,其功尤难具述。又后魏壁谷僧昙鸾,弃仙学佛,修净土真长生法。临终乃令弟子高声念佛,鸾即向西叩头而亡。空中天乐,从西而去。隋僧道喻,以栴檀香造三尺弥陀之像,发愿求生。后亦死而复苏,乃于冥中亲睹瑞应。见佛谓云:“明星现时,吾来接引。”及期果逝。其大行者,如唐京师善导和尚,台州怀玉,汾州芳、果二师,真州自觉,睦州少康及并州惟岸等,皆不离大乘,建誓立愿,具修是行。灵验昭著,感动天人。法云普覆,含摄无穷。法雨遍濡,充扩一切。其德故非一端,实不可具述矣。又陈隋天台智者国师,洎传法列祖,法智、慈云等。宋初永明智觉禅师,长芦慈觉禅师,此大圣师,行超人天,德临三有。揭昏衢之慧日,破苦处之导师。皆以此三昧为自利利他,杰世化人之道。化仪既毕,皆生上品者也。又唐长安尼净真,诵《金刚经》十万遍。将终五月内,十度见佛,两度神游极乐。唐房翥,因劝一人念佛,感动幽冥。长安李知遥,五会念佛。见空中神僧来接,得生净土。上党姚婆,念佛立化。并州温静文妻,修行如愿。又张钟馗、张善和,皆为杀业。狱相已现,十念便归。石晋凤翔僧智通,宋明州僧可久,观智者遗文,一心修习,亦尔神游净土,见标名华座者。出定之后,悉如其言。宋金太公、黄打铁、吴琼,初皆为恶业,因改悔精修,于往生时,悉有瑞应。荆王夫人、观音县君、冯氏夫人,虽在女流,其德反著。故知此胜法门,凡有心者,皆可修行。奚间缁白男女,老幼愚智,异流极恶,最逆阐提之辈也?雉闻法音,尚生善道。人能念佛,岂不西归?如是则但虑人之弗修,毋虑佛不垂应也。今依传记,聊述所闻。俾同志之士,见贤思齐,为日用行藏之警省耳。至若四海八极之地,古往今来之时,耳目不接,所闻未广。历时既久,亡失者多,岂能尽述。

【译文】

净土法门广大,普遍摄受群机。只因修持念佛简单容易而所成就的功德又高,故为其他种种行门所不及。始自佛在灵山会上初次开演净土教门,便为许多大乘根器的菩萨所归向。终至佛法传来我国,念佛法门更是如日流辉,大放异彩,使三乘根性的众生皆能修证,这使佛法的教化更加昌盛,实在是震古绝今,真可称得上是最上微妙不可思议、极为殊胜的广大法门。

到了东晋时代,慧远祖师在江西庐山东林寺,结莲社倡立净土教门,当即便有高僧名士相和参与者,共一百二十三人。慧远祖师在庐山净修念佛三昧期间,曾三次见到佛菩萨的圣相,临终如愿蒙佛接引往生净土。当朝名士刘遗民曾为莲社作《发愿文》立誓,亦见阿弥陀佛亲自为他摩顶,并以衣服覆盖其身体。又有同修志士阙公则等人,都是随从慧远祖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于命终时,皆得往生净土。这些往生事迹在传记中各有明文记载,实为人世所共知。

又有石晋时代的翰林学士张抗,以持念大悲咒十万遍回向求生净土。刘宋时代江陵僧人昙鉴,每天所行,即使是些少之善,悉皆回向净土。南齐时代扬都僧人慧进,愿以诵《法华经》作为净土行。此三人皆得如愿往生彼极乐国土,可谓所行不虚。张抗即是临终见到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坐莲华上,显现于房屋的西边良久而化的人。昙鉴乃是在定境中见到阿弥陀佛以净水洒其面,并对他说:“洗涤你的尘垢,清净你的心念。使你的身口之业,俱致庄严清净。”又看到净瓶中生出莲华,昙鉴出定后,即起来与寺僧道别,而后安详西归。慧进是因为诵经期间致病,便发愿造《法华经》一百部布施于人,以填补他所要持诵的数量。《法华经》造完之后,他的病就痊愈了。有一天,忽闻空中有声音对他加以赞叹称善,随即他就往生了。以上这三人的往生事迹,其功德尤其难以具述。

又后魏石壁谷玄中寺的僧昙鸾,弃仙经而专心学佛,修净土真长生之法。临终时令弟子们高声念佛,昙鸾大师即面向西方叩头而往生。众人都闻到空中天乐,徐徐从西而去。隋朝僧道喻,平时持念阿弥陀佛,并以栴檀香木造三尺阿弥陀佛之像,发愿求生净土。其后也是死而复苏,自言在异度空间中亲睹种种瑞应。见阿弥陀佛对他说:“明星现时,吾来接引。”及至明星出现,果然往生。

其间更有许多大行高僧,如唐朝京师的善导和尚,台州的怀玉禅师,汾州的启芳、圆果二位法师,真州的自觉法师,睦州的少康法师,以及并州的惟岸法师等,皆不离发大乘菩提心,立坚誓愿,全都是修此净土行门,灵验昭然显著,感动诸天及人。其自行化他,如法云普覆大地,含摄无穷;法雨普遍润泽,充扩一切。其种种高尚德行当然并非一端,实在是多得难以具述。

又陈隋时代天台山的智者国师,以及天台宗传承法脉的历代祖师,如法智、慈云大师等。宋朝初年杭州永明寺的智觉延寿禅师(即净土宗第六代祖师延寿大师),真州长芦寺的慈觉宗赜禅师,此诸位大德圣师,功行超出人天,德光照临三有。可谓是照亮昏暗迷途的慧日,破除烦恼苦处的导师。皆以此念佛三昧为自利利他,毕世以杰出的才德推行教化众生之道。自行化他既已圆满,皆得往生上品莲位。

又有唐朝长安尼净真,平时持诵《金刚经》不下十万遍。即将命终前的五个月内,曾十次见到佛,两次神游极乐。唐朝的房翥,一日暴死,至阴府见阎罗王。阎王得知房翥曾经劝一老人念佛,已往生净土,因而深受感动,让他转回阳世完成未了的善愿,而后往生净土。长安李知遥,平时以五会念佛引导众人同修,临终见空中有神僧来接引,得生净土。上党姚婆婆,平时一心念佛,临终见佛来接,站着往生。并州温静文的妻子,平时默念佛名,历二年不间断修行,临终如愿往生。

至于像张钟馗、张善和,生平皆从事杀生之业。临终时地狱恶相已现其前,幸遇善知识劝其念佛,猛励称念佛名十声便得归于净土。

石晋时代凤翔的僧智通,宋朝明州的僧可久,他们都曾拜读过智者大师的著作,一心修习念佛法门,也曾于入定中神游净土,并且见到莲华座上各标有往生者的名字。出定之后,依标注往生者的名字询问,果然皆如其言。再则,如宋朝的金太公、黄打铁、吴琼等人,起初都是造作恶业,后因彻底改悔、精修念佛,于往生时悉有祥瑞的感应。

此外,如宋朝的荆王夫人、号称“观音县君”的吴氏、广平郡冯氏夫人等,她们虽然都是女流之辈,却能专志念佛,其德行反而更加显著。由此可知,此念佛殊胜法门,凡有心者,皆可修行,哪有分别僧俗男女、老幼愚智,乃至教外异流、极恶之人,或者曾经是最逆恶的一阐提之辈?甚至鸟类一闻法音,尚且投生善道;人能至诚念佛,岂不能西归净土?由此看来,则只是忧虑人们不肯发心修行,用不着担忧佛不垂慈感应。今依各种往生传记,稍微介绍其中部分所熟闻的往生事迹。俾使凡是怀有共同志向的人们,都能见贤思齐,并作为日常生活中行为举止的警醒。至于四海八方极远之地,古往今来之时,限于耳目所不能接触,所见所闻未能广及。或者历时既久,忘失的很多,岂能一一尽述。

正示回向普劝往生第二十二

详夫邪见之源,实由于不正师友之教也。虽是夙业所召,岂免于自心见惑哉?惑既不离我心,报必难逃苦趣。况彼一染于识,万化莫回。所以《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由是而作也。余才立斯志,即以此心缘娑婆业系之大苦,念极乐依正之逍遥。净秽交参,生佛互显。无量义海,聚之于心。法喜充盈,如不见我。理事无碍,身土圆融。或匪笔舌所拘,盖犹生净土矣。如是功德,无量无边。我今愿以如上功德及未来际观集发心、求生净土一切善根,如法性理,展转无穷。自果从因,遍周尘刹,为行为愿,回施众生,一切圆成,同生净土。又愿承兹念力,悉使十方刹海,并娑婆世界一切众生,如我所愿。若同若别,依正色心,一时趣入乐邦教主无量光明一毫端中,皆为乐国。变现自在,游戏神通,如佛所住,永无遗余,我愿方满。于是重复一心,摄我无始至今,尽未来际,若大若小,三业所修一切无量善根,皆现在前。普与众生,于极乐国,一心回向。仰祈诸佛神力,弥陀愿力及二大士功德之力,愿此法门,愿此善根,遍我六根及诸支体。令我六根,境智自在。满虚空界,皆为色身,悉能宣说,如是法门。以此根身,即于一切众生之前,尽未来际,不生疲厌,供养恭敬,如事世尊。五体投地,胡跪合掌,志心奉劝,劝以偈曰:

极乐世界最清净,庄严微妙超世间。

弥陀愿力同虚空,相好光明亦如是。

念念不离众生界,普度我等生其邦。

我等自甘生死中,历劫沉沦莫超越。

彼佛垂臂待已久,咨嗟弹指诚殷勤。

光明欲发莲华开,今正是时愿生彼。

身欲无常时欲过,众苦交煎应当离。

愿速念佛同修行,尽此报身生极乐。

又愿此集法门,常在世间,如佛法身。作不请友,利乐一切,同生安养。愿天龙八部,常来护持。于此法门,不容毁灭。如法性理,永远流通,与佛常住。

【译文】

详细推究种种邪见的根源,实在是由于受到一些没有正知正见的师长朋友所误导。虽然也是宿世的业力所感召,但又岂能免于自心所存在的见惑呢?见惑既不离自心,果报必然难逃堕落苦趣。何况被那些邪见一旦染之于含藏识中,纵然万般教化都难挽回。所以这部《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便是由此因缘而作的。

我当初立下要写作此书的志愿,即是因为此心缘着娑婆世界的众生被恶业所系缚的大苦,思念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的逍遥自在。因而净土与秽土互相交错,众生与佛互相显现,似有无量义海聚之于心,法喜充盈,如不见有我身存在。理事无碍,身土圆融,文思潮涌,任意发挥,绝不是笔管、舌头所能拘限的,简直就犹如已生净土,如数家珍一般。像这样的功德,必然是无量无边。我今愿以如上功德,以及尽未来际有人观此文集而发心念佛、求生净土的一切善根,如同法性之理,辗转无穷。自因位次第进入果位,又自果位作众生因位的教化,这样周遍于微尘刹土,或修大行或发大愿,所有功德回施于众生,使一切功行圆满成就,同得往生净土。

又愿承此念佛三昧之力,悉使十方微尘世界海并娑婆世界一切众生,如同我的所愿。无论是同或不同的依正色心,一时趣入乐邦教主阿弥陀佛无量光明的一毫端中,皆成为极乐国的人民,所有变现自在、游戏神通,一一如佛所住,永无遗余,这样我的志愿才算圆满。于是又再重复一心,摄尽从我无始以至今生,乃至尽未来际,无论大大小小,身口意三业所修一切功德、无量善根,皆现在前。普与法界众生,对于往生极乐国,作一心回向。仰祈诸佛威神之力,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以及观世音、大势至二位大士的功德之力,愿此念佛法门,愿此功德善根,遍布于我的六根以及全身肢体。令我六根各有妙用,所观的境界及能观的智慧皆得自在。遍满虚空界皆是我的色身,悉能为众生宣说如是念佛法门。并以此六根妙用的色身,随时现于一切众生之前,尽未来际自行化他,不生疲厌。同时对众生供养恭敬,如同奉事世尊。在此,真诚五体投地,胡跪合掌,志心以偈奉劝诸位,偈曰:

极乐世界最清净,庄严微妙超世间。

弥陀愿力同虚空,相好光明亦如是。

念念不离众生界,普度我等生其邦。

我等自甘生死中,历劫沉沦莫超越。

彼佛垂臂待已久,咨嗟弹指诚殷勤。

光明欲发莲华开,今正是时愿生彼。

身欲无常时欲过,众苦交煎应当离。

愿速念佛同修行,尽此报身生极乐。

又愿此集所述念佛法门,常能流通存在于世间,如同佛的法身,为众生做不待请求的益友,利乐一切众生,同生于极乐安养。并愿天龙八部常来护持,于此念佛法门不容遭到毁灭。如同法性之理,永远流通世间,与佛常住不灭。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终

附录:破妄念佛说

(一名《直指心要》)

念佛三昧者,大雄氏观此娑婆,有生老病死等业系诸苦,教人念彼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国土之法也。以彼佛身及彼国土,清净无比,庄严第一,依正极妙,故得名焉。彼佛众会所有大心菩萨,闻佛言教,得生彼者,何止万亿。自是法流天下,东土西国,自始至今,如教生者转多,不可以微尘恒沙比其数量也。去圣逾远,人世浇漓。不知西方极乐实境现存,乃错解“诸法在心”一句以为玄妙,便妄认胸中六尘缘影昏扰扰相为心,谓乐土在内,不求生彼。颠倒甚矣。此六尘缘影,皆属前尘,本无自体。前尘若无,此心即灭,云何更有彼土在此心内耶?汝又谓心本在胸。心小在胸,焉可著此广大佛土耶?纵谓悟道便为佛土在心者,只可名为见性悟道,焉可谓之净土在心?若人作此见者,实名邪见。纵是天魔恶贼外道种性,亦超此见。世间无有此见最下劣矣,可怜悯哉。汝今若欲悟真实本然心者,先当观汝所认六尘缘影之心,本在汝胸。胸住于身,身居国土。此土及一切净秽刹海,悉在虚空之内。此虚空界,无际无外,十界依正,一切在中,广大难思。此空虽大,我之天然不动真实本心,非大极大,又能圆裹如上最大虚空。彼空在我真心,尚如小片之云,忽点太清之里。云何娑婆极乐一切净秽刹海,而不在我本然心中耶?然则佛说诸法在心者,实非在汝胸中妄想缘影心内也,乃在现前一念本真之心内也。此真实心,远离知觉,超诸闻见,永断一切生灭增减之相,非始非今。性本真如,具含众妙。乃十界迷悟之本,实不可得而思议其广大者。既一切身土,皆在汝今大觉不动真心之中,与佛同证。则知极乐、娑婆等土,虽是实境,乃全我心。既全我心,我今任意于中舍东取西,厌秽忻净,恶娑婆求极乐,乃至憎生爱佛,恣意炽然著相而求,皆不离我心也。如是而求,不离心故,故彼极乐弥陀相好现时,即自心显。自心显时,即彼佛现。又我心即是彼佛之心,彼佛即是我心之佛,一体无二,故云“唯心净土,本性弥陀”。非谓西方无土无佛,不须求生,但在汝生灭缘影之中,名为唯心本性也。又云:求彼佛,即求自心。求自心,须求彼佛。义意甚明。云何今时有等破法散僧,闲道游儒,与泛参禅理者,不知即境即心,求不碍真之理。反于不二法中,分内分外,辨境辨心。又教人舍外取内,背境向心。使憎爱转多,分别更甚,而深违理趣也。一分其境,便以极乐为外,教人不必求生。一分其心,便妄指六尘缘影虚伪妄想为心,谓极乐在内。因思此心无质,又谓本无一切因果善恶修证之法。从是恣意,妄涉世缘。教人不须礼佛,烧香然灯,诵经忏愿等。种种善行,谓之著相。其上者,又使彼缚心不动,如顽石相似,坏乱禅法。甚者更令其放旷自如,言杀盗淫业,悉是空华,无妨于道。因此邪见,堕落生死,直向阿鼻狱底最下一层而住,罪甚屠酤。直待此见悔时,彼狱亦随而坏,方乃得出。又于身外田屋山河大地所依之境,虽见实有,不敢说无。亦皆指为心外之物,打作两橛,不能得成片段,使心境一如。唯于著衣吃饭,因贪口体之重,不敢叱之为外。而于天堂地狱及极乐土等尘刹,虽曾闻名,因不见故,直说为无。反言某人某处快乐,便是天堂。某人某处苦楚,便是地狱。曾不知彼真心非幻,而亦实具天堂地狱刹海也。以此教人不必求生,愚之甚矣。呜呼!汝既不识不生灭真心含裹太虚,妄认身内方寸缘影为心。以贼为子,不求于佛,其见卑哉。经云:譬如百千澄清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正此辈也。是以我心实与佛心同一理故,故我弥陀愿力威德光明在我心中,承我心愚痴之力,作一切佛事,无时不引导于我。我心亦于弥陀愿力大心之内,修诸念佛求生一切善行,无一善行而不具含佛德。了彼佛德,成我三昧。故知弥陀愿力,始于发心,终于究竟,无一法而不直趣我心,以我心即佛心故。我心亦于无始至今,尽未来际,修一切三昧,无一法而不摄归佛海,成本来佛,以佛心即我心故。如是依正色心,因果净秽,虽同一心,而实不妨一一自分,各住其位于一心内也。以一心故,虽净秽不同,所求不出于真心。以自分故,虽一心,而必舍秽取净也。舍秽取净,则感应道交,见彼本性弥陀。了悟一心,则净秽自分,可悟唯心净土。如是而修,譬如一滴投海,便同一味,方知大海即自己也。岂有一行虚弃,不成功德者哉?今彼三家村里愚夫愚妇,虽不识理,以信实有彼土故,于命终时,反得往生。彼畏有陷空之人,因认缘影为心,谓无外土故,虽修道行,还受生死。如是则知弥陀光明威德愿力,常在世间,化事不息。尚欲摄取逃逝专忘众生,况忆念佛者,岂不生也?又彼国土既胜,其求生者,亦必当深心起胜愿行。或单称名号,专持一咒,及但旋绕礼拜,乃至烧香散华,六时忏悔。尽拨世缘,一心专注。观佛形容,与白毫相,心不懈废,命终定生。更能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修如此法,亦生彼也。若得生彼,非止得生,又能了知如上著实努力念念求生之时,正是无念无求无生之理。何以故?即精修是无修,非谓不修是无修也。若果谓一切放下,善恶无著,坦荡无碍,为无修者,又何异断见外道,非愚痴而何?岂不闻古人以色相反为无相,以深修乃为无修。以彼例此,法法皆尔。可不审之?今念人命无常,转息来世。又况尘事连环,如钩锁不断。若不能于世事萦心,尘劳郁结时,及正当得志歇手不得处,一割割断,起愿立行,尽力一跳,焉得应念生彼?是故我今作礼,奉劝佛子,皆当一心精进而行也。

此说因吾乡大方李居士,作“劝念佛图”,请著语于中,故述此云。时洪武乙亥九月二十日书附。

【译文】

念佛三昧这个法门,是大雄世尊释迦牟尼佛,以其深妙智慧观察此娑婆世界的众生,普遍存在着生老病死等被本身业力系缚的种种痛苦,因而教人们修行一种极简易而又极圆顿的微妙方法,那就是通过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以祈求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国土。因为阿弥陀佛的身相以及极乐国土,是无与伦比的清净庄严,依报和正报都极为微妙,是故得名为极乐世界。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众讲经说法会上,所有发大菩提心的菩萨,闻佛宣说有关净土言教,依教修念佛三昧而得以往生极乐世界,何止万亿之多。从此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便流布传遍于天下,无论在我们东土震旦,或在西国天竺,自净土教门开始以至今日,如教念佛往生净土的人越来越多,很难以微尘恒沙来比喻其数量。

但是到了这个末法时代,距离佛陀住世的年代越来越远,人心向道的理念已不如前人淳厚。一些怀有异见的人,不能了知西方极乐世界的妙境是真实存在的,于是错解“诸法在心”这一句以为玄妙,便妄认胸中的六尘缘影昏扰扰相为心,认为极乐国土也在这妄心之内,不必求生彼西方。这实在是颠倒之至。岂知这能缘六尘影像的妄心,皆属六根缘着六尘而有,本来没有自体。所缘的六尘若是不存在,此妄心也当下消灭,怎能说还有彼极乐国土在此心内呢?持此异见的人又以为心原本就在自己胸间,这种见识未免太浅薄了。如果心小到只不过存在于胸中,怎么可能安置着如此广大的佛土呢?纵然认为悟道之后,便可以称为佛土在心,那也只可名为见性悟道,哪可以称之为净土在心?若有人作此等见解,实名邪见。就算是那些天魔恶贼外道种性的人,也超过这种见解。世间没有比这种见解更下劣了,真是可怜悯的人哪。

你今若欲悟明真实本然的心,首先应当观察你一向所认为六尘缘影的这个心,原来存在于你胸中;而你的胸分明就在你身上,你的整个身体寄居于国土。而此国土以及十方一切清净或秽恶的世界海,全都存在于虚空之内。此虚空界没有边际没有外围,十法界依报正报,一切尽在其中,其广大着实难以思议。然而,此虚空虽然广大,我所具有天然不动的真实本心,却是超越大小概念的极大,又能圆满包罗如上最广大无际的虚空。彼虚空在我真心之中,尚且如同一小片浮云,忽然出现点缀在碧蓝的天空。那么,如何能说娑婆世界、极乐国土乃至一切净土秽土微尘世界海,而不在我本然的真心之中呢?

由此可知,佛所说的“诸法在心”,其实并非是指存在于你胸中妄想缘影心之内,而是在于我等现前一念本真的心内。此真实的本具之心是绝对清净的,远离有分别的知觉,超越世间种种见闻。永断一切有生有灭、有增有减之相,并非始于过去,亦非来自于今时。其体性本来就是真实存在如常不变的(真如),具含恒沙妙用。乃是十法界迷悟的根本,其广大周遍实在是不可思议的。

既然一切色身国土,皆在你今大觉不动的真心之中,与佛所证的真心相同,则可以了知极乐和娑婆等土,虽然是真实存在的尘境,但完全不出我的本心。既然完全不出我的本心,我今便可以任意于本心之中,舍东方取西方,厌离秽土欣慕净土,嫌恶娑婆求生极乐,乃至不甘继续成为轮回的众生而希望早日成佛,尽管这样任意炽然着相而求,皆不离我的本心。

正因为如是而求,不离本心故,所以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出现于行人之前时,其实也即是行人自己真心的显现;当自己真心显现时,即是彼阿弥陀佛显现。再则,我的真实本心即是彼阿弥陀佛之心,彼阿弥陀佛即是我心之佛,同一体性而无二无别,故称为“唯心净土,本性弥陀”。并不是说西方没有极乐国土没有阿弥陀佛,因此不须求生西方,以为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只是存在于你生灭缘影的妄心之中,名为“唯心净土,本性弥陀”。

再说,求阿弥陀佛,即是求自己本心;求自己本心,必须求阿弥陀佛。此中义理意趣,其实甚是分明,为何今时有此等破坏佛法的散僧、闲散道人、游学儒者,以及那些泛称参究禅理的人,居然不知“即境即心,求佛不碍真心”之理。反于心境不二之法中,分内分外,辨境辨心。又教人舍外取内,背离外境趣向内心。使憎爱之念转多,分别之心更甚,而深违佛经义理旨趣。因为一分别其境,便以极乐世界为外,于是教人不必求生极乐净土。一分别其心,便妄指六尘缘影的虚伪妄想为心,以为极乐世界就在此妄心之内。同时因为联想到此心并无形质,又以为本无一切因果善恶报应以及各种修证之法,从此便恣心肆意妄涉世俗尘缘,而且教人不须礼佛、烧香点灯、诵经拜忏发愿等。见人修种种善行,便讥之为着相。其间稍有道心的,又使他们令心系缚不动,如同顽石相似,以此破坏扰乱了真实的禅法。甚至还有教人放旷自如,对人宣说杀盗淫之业,全是如同空华无实,于修行办道并无妨碍。这些狂妄无知的人因持此等邪见,必然堕落生死,直向阿鼻地狱底最下一层而住,其罪业比屠夫杀生、酤酒害人更严重。直要待到这种邪见彻底悔改之时,彼地狱果报也随之而止,方能得以出离。

此外,对于身外的田园房屋、山河大地等所依赖生存的环境,虽然所见都是实有,不敢说无。但也是视眼前这些实有的景物,全都指为心外之物,把心与境打作两橛,不能得成片段使心境一如。唯独对于自己着衣吃饭,因特别重视口体方面的奉养,不敢叱之为心外之物。而对于天堂、地狱,以及极乐国土等尘刹,虽然曾经有所闻名,但因不是亲眼所见故,就直接否定为无。反而说某人在某处享受快乐,便是天堂,某人在某处遭受苦楚,便是地狱。何曾知道彼真心并非虚幻,而是实实在在具有天堂地狱以及无边刹海的。以此等邪见教人不必念佛求生净土,真是愚痴之极。

可悲啊!你既然不识得自己不生不灭的真心包含整个太虚空,却妄认身内不过方寸大小的缘影为心,这真是以贼为子;而又不求于佛,难怪其见解越见卑劣了。《楞严经》上说:“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来说为可怜愍者。”正是指此辈人而言。

是以当知,我心实与佛心同一理体故,因此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威德光明全在我的心中,承受我心现前愚痴之力,而作一切佛事,无时不在引导于我。我心亦在阿弥陀佛的愿力大心之内,修习念佛三昧求生净土等一切善行,因此无一善行而不具足包含阿弥陀佛的功德。同时也正因为能正确了知彼阿弥陀佛的功德,所以能够成就我念佛三昧。故知阿弥陀佛愿力,始于发心修行,终至究竟成佛,无一法而不直趣我心,因为我心即是佛心故。我心亦于无始以来直至今日,乃至尽未来际修一切三昧,无一法而不摄归佛的功德海,以成就本来佛,因为佛心即是我心故。

如是则依报正报、色法心法、因地果地、净土秽土,虽然同属一心,而实际上并不妨碍一一各自有其分际,各住其位于同一心体之内。以同一心体故,虽然净秽二土迥然不同,但所求净土并不出于真心之外。以其净秽二土各自有分际故,虽然同在一心,也必定不妨碍舍秽土而取净土。能于一心之中舍秽土而取净土,则与诸佛感应道交,因而能见彼本性弥陀。既了悟同一心体,则净土秽土各自有其分际,由此可悟唯心净土。有了这样正确的见解而后起修,譬如一滴水投入海洋之中,便与海水同一咸味,方知大海即是自己。难道还有哪一种善行是形同虚设,不能成就其功德的吗?

而今住在偏僻村庄里那些没有什么文化的村民们,虽然他们不认识净土法门微妙的道理,但他们却能深信确实有西方极乐世界存在,于是至诚念佛求生净土,至临命终时,反而都能得以往生。而那些害怕耽着“有”相、陷于顽空的人,因妄认六尘缘影为心,以为心外不存在有国土故,虽然勤修道行,还是免不了受生死轮回之苦。

由此可知,阿弥陀佛的光明威德愿力常在世间,教化之事从来不曾停息。尚且要摄取那些“若子逃逝”“一人专忘”的众生,更何况是忆佛念佛的人,岂能不得以往生呢?

又极乐国土既是那样的殊胜庄严,当然求生净土的人,也必定应当以深心而发起殊胜的愿力和修行。或单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或专持往生神咒,以及旋绕佛像、至诚礼拜,乃至烧香散华、昼夜六时忏悔。把能妨碍修行办道的世俗尘缘尽情放弃,一心专注观想阿弥陀佛的庄严容貌与眉间白毫相,心不懈怠荒废,命终决定往生净土。

此外,更能遵照净业正因三福作为修行准则:“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依此方法而修,也能往生彼佛国土。

进一层说,若念佛为的是往生彼佛国土,其实,还不仅仅只是为求得生净土,又更能了知如上着实努力念念求生之时,正是契合“无念、无求、无生”之理。为什么呢?即精进修行念佛的当下,其心清净,便是无修。并不是说放逸不修行叫作无修。如果是认为一切该做的事都放下、不去做,对善恶也不执著,坦荡任性了无挂碍,把这种放纵当作无修,那又何异于执断见的外道,这不是愚痴是什么呢?难道不曾听闻古人以色相视为无相,同于虚空;以深切修行离垢清净,是为无修。通过前面“即精修是为无修”和这里“深修乃为无修”为例,其实法法都是如此。怎可不仔细审察呢?

今深深体念到人的生命无常,一口气转不过来了便属来世。更何况世间的尘事没完没了,如同弯曲的锁链连环不断。若是不能于世事萦心、尘劳郁结之时,以及正当人生得志、歇手不得之处,猛力一割割断,发起信愿切实修行,尽力往樊笼外一跳,怎能得以应念往生彼佛国土?是故我今至诚作礼,奉劝僧俗二众佛弟子,皆当一心精进而行念佛。

以上这篇《破妄念佛说》,是因我家乡大方李居士,作“劝人念佛图”,请我写篇文章置于其中,是故叙述此说。时洪武乙亥(公元1395年)九月二十日书附。

旧跋

净直向读《云栖大师法语》,便知有净土法门。然犹谓净业与禅,正如春兰秋菊,不妨各擅其美。未知净业即是无上深妙禅也。自丁亥冬,登祖堂礼蕅益大师,闻禅净不二之谈,谓“不唯不可分,亦且无待合”。虽慕之,而窃疑之。今读此《念佛直指》,方信蕅师实非臆说。兼信永明大师“四料简”语,真不我欺。故力募众缘,刻印流通,而众友亦各欢喜乐助。当知阿弥陀佛弘誓愿力,贯彻于人心久矣。刻既成,敬跋数语,以识法喜。辛卯中秋望日,净业弟子车净直,书于四莲居。时年六十。

【译文】

净直一向喜欢读《云栖大师法语》,便知有净土法门。然而内心还是认为净业与禅宗,正如春兰和秋菊,不妨各擅其美。尚未明白原来净业即是无上深妙禅。自从丁亥年冬月,登祖堂礼蕅益大师,听闻大师开示禅净不二之谈,说到“禅净不但不可以强分,而且也无须待合”。虽然敬慕大师的高见,然而内心仍然存有怀疑。今读此妙叶大师所著《念佛直指》,才完全相信蕅益大师实非出自臆说。同时也更加相信永明大师所作“禅净四料简”的语意,确实不是在欺蒙我等。是故力募众缘,拟将此《念佛直指》一书刻印流通于世。而众道友一闻此举,亦各欢喜乐助。由此可知阿弥陀佛的宏誓愿力,贯彻于人心已是很久远了。今刻板既成,因此敬跋数语,以识法喜。辛卯年中秋望日,净业弟子车净直书于四莲居。时年六十。